摘 要:時評本地化是一種必然趨勢。但是時評本土化也受到各種局限。本文以中國象山港網站為例,論述縣級新聞網站時評本土化應從題材本土化、外地新聞本土化和評論方式多樣化等做法入手,著力構建網站架構,順應新聞時評的發展趨勢,滿足讀者的要求。
關鍵詞:縣級新聞網站﹔時評﹔本土化
時評本地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就新聞的閱讀心理而言,地域上的接近性直接關系讀者的閱讀興趣,地域越接近,讀者的閱讀興趣越大。縣級新聞網站所報道的大都是身邊事,市民有不解也有憤怒,本土化時評最能表達出他們的感情,疏導他們的情緒。當地的新聞網站及其報紙代表主流的聲音,給自己釋疑。從讀者的需求出發,時評就需要本地化。實現時評本地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評論的力量。特別是針對一些獨家報道的時評,可以使報道和時評互動,使新聞更深入,更有價值。本土化時評做得好,對本地事務建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象山港網是中共象山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唯一新聞門戶,同時也是中國寧波網下轄的象山縣新聞支站,所設立的“丹山晨談”和“蓬萊閑話”、“象山港論壇”時評專欄和評論板塊,點評象山時事,品評休閑象山,在時評本土化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成為中國象山港網和《今日象山》、《休閑象山》最受網友關注的亮點品牌欄目之一。近幾年來,象山縣各項建設如火如荼,建設休閑象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環球皇后游象山、中國開漁節等活動紛紛助力象山,這些活動對宣傳象山、傳播象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上述所有活動的籌備和活動進行過程中,中國象山港網及其象山新聞中心主辦的《今日象山》、《休閑象山》總是在第一時間對活動發出響應,或熱情解讀、或理性建言、或坦陳自己對活動的看法、或暢談希望……其時評欄目“丹山晨談”、“蓬萊閑話”走本地化的路線。這些時評充分挖掘這些新聞事件中的本地元素,找到有效落點,探索外地新聞事件本地化評說的路徑,做到了既不缺位,又不流於空泛。參與本地事務建設,發表市民身邊的“小事”評論,受到讀者的歡迎。一篇篇本地化時評的及時出籠,幫助民眾擴寬了看問題的廣度,拓展了看活動的深度,在宣傳黨的方針、措施,引導網民主動、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引領作用。
以2012年前8個月為例,中國象山港網站共刊登本地時評共96篇,佔總數的70%。這些時評除了講究思想性,更講究為市民服務,針對性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縱觀中國象山港網時評本土化的實踐,筆者有以下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評論題材本地化
時評選取《今日象山》報道的本地新聞,或外地媒體報道的本地新聞為主,或是象山人評說象山事為主。以象山新聞事件為切入點,進行評說,做到新聞由頭本地化。如:2012年6月,象山天安集團駐甘肅銷售省區收到酒泉發射中心指揮部的一封信:天安之前提供給基地電網上的電器設備處於正常運行狀態,可以隨時執行保障發射神舟九號的任務。《今日象山》隨之發表了《“天安”助力“神舟”是象山人的驕傲》。2012年7月12日,象山港大橋勝利合龍。我們即發表了時評:《大橋時代,你准備好了嗎?》。象山的志願者在丹城千丈岩自發組織清理垃圾,《休閑象山》即發表《文明是最美的風景》。象山旅游達人評選出來后,發表《人人都應成為旅游名片》﹔象山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出系列漁文化旅游紀念品后,“蓬萊閑話”就發表了《旅游紀念品多一些象山味》評論,旅游紀念品開發應成為旅游景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象山民間藝術家謝才華以全國個人創作的8000幅剪紙作品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后,發表了《優秀文化是發展旅游之魂》的評論,指出:“優秀文化是現代旅游業發展之魂,用優秀文化鑄就象山旅游之魂應是我縣旅游發展的方向”﹔第十五屆中國開漁節之際,面對開漁節先后榮膺“中國十大最具潛力節慶”、“中國十大自然生態節慶”、“中國十大品牌節慶”、“最具創新價值節慶”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在推出深度報道的同時,推出《開漁節的創新價值》評論,評論認為其創新價值主要體現在“看頭、玩頭、吃頭、說頭”上,高度概括的評論總結,令人啟迪。象山出現一批民間拳師義務授拳的事跡后,我們即發表評論《生命因快樂而精彩》,對拳師義務授拳的事跡進行解讀,令人讀后感到親切。象山的兩個古村被列入市級十大古村,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古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針對這種現象,我們發表了《請把那份活著的文化記憶留下》,呼吁有關部門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護古村,同時尊重村民們的選擇權。等等。這一系列針對當地特色的評論,深受讀者歡迎。
二、外地新聞本地化
選取域外的事件,尋找其與本地公眾在利益或心理上的相關性題材來評論。這是外地新聞象山化,將外地新聞與本地時事相結合,實現象山落點,外為我用,以我為主。借外地的事,說本地的理。如2012年8月,特大暴雨傾瀉京城,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嚴重。《今日象山》立即發表了《下水道建設改造應提上日程》,反省本縣的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智慧和良心。提醒有關部門進行檢查的改進,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重慶江津區中山鎮“愛情天梯”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的去世,劉國江手創的6000余級“愛情天梯”再次成為熱點話題。丹山晨談就發表了《“愛情天梯”的精神價值》,結合我們身邊的事例,闡述了企業和個人面對逆境時,在困難面前,能拿出劉國江55年堅持鑿“愛情天梯”的決心和勇氣,坦然面對。這就是“愛情天梯”留給我們的最大精神價值。報載,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表示,檢驗溫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門報上來的數據為准,要以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游泳作為河水治理好的標准。媒體報道后,丹山晨談即發表評論:《為這樣的表示,鼓掌!》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發表評論:時下部門單位流行什麼事情都“建立一把手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一把手的責任和重視往往泛化虛化成“紙質”的組長名分。“帶頭下水”切中問題的實質和要害:不能“人家事情頭頂過”,必須“自己事情穿心過”﹔不能“冒名頂替”,必須“貨真價實”﹔不能“運籌帷幄”,必須“身先士卒”。“帶頭下水”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高懸,局長和董事長還不戰戰兢兢兢兢業業?領導的責任和重視,實實在在明明白白融入到污水化清的全過程不再是一句空話。
三、評論方式多樣化
中國象山港網站的時評以正面引導為主,以理性建設的態度促進社會進步,不圖一時痛快,不說過頭話﹔把群眾普遍關心的典型性、傾向性問題作為重點,不流於瑣碎、不小題大做。
1.批評不良現象為主,批評具體單位為輔。時評只是針對現象和做法,不針對具體單位。針對春節期間領導慰問隻顧宣傳,不顧受慰問者感受和真是需求的現象,刊發了《“春節慰問少點‘秀’”》。針對有些地方的“示范點”名目繁多,熱衷於做表面文章等現象,發表了《不能“點”到為止》,指出建立“示范點”本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總結經驗、以“點”帶“面”,落到實處。這些時評針對不良現象為主,不針對具體單位,批評容易使人接受。這樣的批評雖然不針對具體部門,但可以提醒一些單位的領導重視此類現象。媒體發表哈大殺醫事件后,丹山晨談發表了《“醫鬧”不嚴打,醫患難和諧》的評論,不針對某家醫院,而是針對這種現象。這樣的批評性評論不易發生糾紛,又起到了批評丑惡、弘揚正氣的目的。
2.多些理性,少些過激。說理為主﹔抨擊為輔。過激的言語,最容易刺傷他人,且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目前很多好的批評性時評,感情色彩豐富,發在外地沒什麼,發到本地卻容易被人摳文字抓住把柄。讓批評性時評的感情色彩淡一點,心平氣和一點,除了容易讓批評對象接受,也經得住法律的推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象山藝人謝才華自掏腰包辦起剪紙藝術館免費對外開放,《休閑象山》發表了《優秀文化是發展旅游之魂》,呼吁有關部門給予扶持,言之有理,就容易被有關單位採納建議。一些重大話題,結合新聞展開議論。一個問題如果有多種觀點,把來稿組合在一起,前者可以造勢,后者則可以避免觀點的片面性,兩者都能起到吸引讀者參與、形成讀者與媒體互動的作用。讓讀者在不同的聲音中得到啟發,從中作出自己的判斷。《請把那份活著的文化記憶留下》,呼吁有關部門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護古村,同時尊重村民們的選擇權。這樣,把古村的保護作為一個系統來進行,站在全局的立場,同時也設身處地站在村民的立場來看待問題,而不是為了保護而保護,這樣的辯証評點使立論言之有據,言之有理。
3.揭露問題與提出建議結合,批評與表揚結合。批評摻些建設性。除了對丑惡現象的簡單批評,對一些並不是有意為之的事件,時評更該在批評的同時,更該提出點建設性意見。在發批評性時評比較多的時候,也可以發些具有代表性的表揚性時評緩解壓力。這樣既可以為批評對象提供解決思路,也加強了時評的深度。如果啟發了被批評單位解決問題的思路,那就更突出了時評的價值。如針對旅游市場紀念品缺乏本土特色的紀念品缺乏的現象,發表了《旅游紀念品要多些象山味》。《少一些鄉村節慶又何妨》,一方面對縣內一些鎮鄉辦節慶的熱情及其成績作充分肯定,同時又指出盲目跟風不必要。這樣有理有節,讀者及有關部門都容易接受。《為后山妹現象喝彩》評的是丹城后山村有一個企業家出資讓村人學打太極拳。結果村裡數十人學打太極拳后,原來村人因無所事事賭博的習氣煙消雲散,村裡風氣煥然一新。評論對出資的企業家倪敏進行了贊賞,同時呼吁更多的企業家更多的村民來學太極拳,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也推出鼓勵政策,鼓勵大家學打太極拳,建議太極拳教練們義務執教推廣太極拳運動。評論對社會推動太極拳運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是做本地時評的壓力大。習慣了被奉承的各個部門,聽到時評這麼刺耳的聲音,自然會通過種種方法來施壓。本地時評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本地可評價的新聞資源有限。中國象山港網網站真正實現時評本土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楊飛,金凱華.時評本地化的探索[J].新聞實踐,2009(4).
[2] 李天倫.時評本地化漫談[J].新聞記者,2004(2).
[3] 王國榮.時評本土化可以幫助媒體差異化競爭[J].新聞實踐,2011(5)
[4] 楊承佳.從硒都時評看地方網站時評本土化的理性回歸[N].中國荊楚網,2011-10-19.
[5] 崔廣宏.地方黨報時評本土化的理性回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07-14.
[6] 王會靜.時評本土化的著眼點[EB/OL].西祠胡同,2008-09-02.
[7] 薛世君.時評版的本地化趨向[J].嶺南新聞探索,2007(4).
[8] 傅一河.“時評本地化”小心觸雷[EB/OL].人民網,2004-04-12
[9] 葉邊游魚.本地化,都市報時評的必然趨勢[EB/OL].西祠胡同,2009-07-07
[10] 黃保才.運用本地化策略激活黨報評論來源[J].新聞實踐,2008(12).
[11] 李升平.時評本地化與發表問題[J].新聞記者,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