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 舌尖上的中國奪評審團大獎--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 舌尖上的中國奪評審團大獎

黃岸

2012年12月05日07:23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2012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前晚在友誼劇院舉行。據悉,本屆紀錄片節共收到評選、展播的紀錄片和方案達到1488部共2608集,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報名參評影片達到509部,其中國內193部,經過評選70部影片進入終評環節。最終,今年頗為走紅的中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獲得本屆紀錄片節評審團特別獎。

網友

“擺脫了以往紀錄片嚴重的說教意味。”

7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自今年五月在央視播出之后得到觀眾的強烈反響,片中不僅對中國各地美食進行了最生動最精細的展現,對於中國人的人情味、中國人的智慧等也有深刻的描寫。不少網友認為,該片從食材、風味、烹飪等全新獨特的視角,擺脫了以往紀錄片嚴重的說教意味,傳遞出蘊藏在中華美食之中悠久的東方文化傳統,從飲食文化中解讀中國人對生活、社會、自然的態度。

評審

“表面上是在說美食,實際上體現傳統中國文化”

本屆評審在獲獎詞中也對《舌尖上的中國》給予高度評價:“目不暇接的奇幻畫面,質朴生動的美食故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代中國,傳統的美食方式,依然展現著獨特的東方智慧,清晰流露出中國人朴素的生活理想,固守親情,克勤克儉……民以食為天,這是一部向中國文化致敬的作品。”

本屆紀錄片節評審團主席、曾拍攝《望長城》等多部著名大型電視紀錄片的劉效禮在頒獎結束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可說是中國紀錄片發展的一座新的裡程碑:“這部片子的出現,讓中國紀錄片縮小了與世界紀錄片的差距。”“這是一部沒有一點宣傳味道,但卻是最好的宣傳中國的一部片。”

談及該片成功的原因,劉效禮說:“片子裡有很多人物,在細節的處理上做得很好,最主要是在文化上,表面上是在說美食,實際上體現的是傳統中國文化中父子,夫妻,鄰裡之間的和諧,即和的文化,已經超過了飲食的邊界。”

主創

“我們最想講的依然是與勞動人民有關的故事。”

在前晚的頒獎禮上,《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並未到場,代之領獎的是該片的主創之一張銘歡。選擇在深夜播出的《舌尖上中國》,曾經讓不少吃貨每天都對著電視屏幕流口水。但張銘歡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坦言,雖然表面看起來是講美食,但食物中蘊含的人對故鄉的感情、親人的情感和童年的記憶才是本片最想呈現給觀眾的東西:“美食是與世界溝通最容易產生共鳴的一道最好的橋梁,但如果沒有講勞動人民與食物之間的故事,這部紀錄片不會這麼打動人心。時代變了,主題變了,但無論拍什麼,我們最想講的依然是與勞動人民有關的故事。”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十周年

評審團主席劉效禮:

純粹是中國紀錄片最大的變化

作為本屆的評審團主席,劉效禮其實已經是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老朋友,一共參加了六屆廣州紀錄片節的劉效禮感慨,經過十年的歷練,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越辦越好了:“從一開始規模較小,到現在影響力越來越大,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為中國與世界紀錄片的交流建立了一個有效的平台。十年來這個節辦得更加純粹,更加專業。”

22年前,劉效禮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望長城》被視為中國紀錄片裡程碑式的作品。盡管中國紀錄片市場現狀面臨重重困難,但如今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觀眾願意關注紀錄片,似乎也預示著中國紀錄片又一春天的到來。劉效禮認為,純粹是近年來中國紀錄片最大的變化:“以前的國產紀錄片主要是宣傳,說教的目的,而現在的國產紀錄片越來越純粹了,目的在真實的記錄。當下的電視電影都是娛樂至上,但是在娛樂之后,人們需要的是對當下實際問題的思考,紀錄片剛好做到了這一點﹔紀錄片記錄的是人們當下的表情,不同於電視電影,可以演出來,紀錄片提供的是最真實的場景,就能提供信息又符合大眾審美。”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