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自曝與馮小剛"分分合合":調整腳步配合丈夫--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徐帆自曝與馮小剛"分分合合":調整腳步配合丈夫

易東方

2012年12月05日07:39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徐帆在《一九四二》中扮演花枝。        小易供圖

  那些年,從《大撒把》到《手機》,徐帆頻繁出演馮小剛的電影。電影之外,徐帆在馮小剛生活中的角色也順利從大姑娘變成了小媳婦。在2003年合作完《手機》后,馮氏電影中便少見徐帆的身影了。近兩年的《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兩人重新開始合作。提及與丈夫馮小剛的“分分合合”,徐帆說這種狀態特別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們都能和不同的演員或導演合作、配合,感受不同人的個性和創作習慣”。

  □談出道 憶老友恩情落淚

  徐帆的父母是楚劇演員,她從小就是他們的觀眾。徐帆說,父母謝幕時贏得的掌聲,讓她記憶深刻又倍加崇拜。五六歲時,徐帆就有了當演員的想法。但是,身為演員的父母卻反對女兒學戲,因為他們深知學戲的辛苦、出路的狹窄,不過這對徐帆來說毫無說服力。1979年,11歲的徐帆做了一件非常“叛逆”的事情:瞞著父母考取了湖北省戲曲學校京劇科。父親對此很反對,每季度向家長的匯報演出,他一次都沒去過,不聽不看也不過問。

  不幸的是,3年半后京劇科解散了,刻苦練功的徐帆成了“棄嬰”。兩三個月后,她考上了武漢話劇團,因為年齡小,幾乎沒有適合她的角色。后來,徐帆遇到了來武漢拍戲的楊立新,兩個人通過合作成了好友。

  1987年春節,在楊立新的提醒下,徐帆來到北京參加中戲的考試,並如願考上了中戲表演班。徐帆感動地說,楊立新和他太太是她的恩人,“考試時,我有非常嚴重的貧血,隨時都會暈倒,楊立新的太太給我准備了紅糖水和巧  克力”。上學后,她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每周末去楊家蹭飯,“他太太每次都會炒兩三個小菜給我補營養,后來才知道那時他們正在給兒子攢錢買鋼琴,自己都舍不得吃什麼,每餐隻吃面條”。說到往事,徐帆的眼淚就涌上來了。

  □談新片 放棄演技終於過關

  早年間和馮小剛拍《一地雞毛》,徐帆還是馮小剛眼中的“麻煩”,拍陳道明炒菜,徐帆從幕后走到中間的場景,拍了8次,陳道明炒了8回菜,但徐帆怎麼也走不到馮小剛要求的位置上。如今,經過數部電影的磨合,兩人的合作已經變得極為默契了。

  對徐帆的演技,馮小剛從不吝嗇贊語。不過,在拍《一九四二》時,徐帆卻對自己的表演產生了懷疑:“我不是悟性差的演員,當時馮小剛讓我演出‘苦到麻木’的境界,我能聽懂,但是如何有所控制地發揮出來,卻成了一道坎兒。”

  片中,徐帆飾演為了4升小米把自己賣了的花枝,為的是給一對兒女換來一口糧食。分離的那場戲,徐帆拍了好幾遍,馮小剛一直搖頭,不是說她流淚了,就是說她聲音哽咽了。徐帆說:“那時我真恨不得撞牆,覺得沒辦法,不自覺地就要動情,太難控制。我也知道,真正的災民應該已經絕望到沒有工夫去可憐自己了,就是不知道怎麼演。最后心想,說大白話吧,跟劇本無關,跟眼前的場景無關,徑直說了,結果還真過了。”

  徐帆說,拍完《一九四二》,她徹底懂了怎麼才是沒有情感流露的表演,“導演要求大家把身上的‘武器’都削弱,盡量不要演。因此《一九四二》裡不是拼演的技術,而是另一個方向的回歸。有經驗有技術的演員,當他把所有的經驗、技術削弱后,還能顯出沉澱的、積累的能量”。

  □談婚姻 不添麻煩就是分擔

  馮小剛和徐帆的婚姻已經走到了第14個年頭。徐帆過得知足而快樂,“我不知道是不是會相伴到老,就是過一天算一天,有些東西不能提前預知。可能別人會覺得我特別消極,但我過的每一天都是高興的。換句話說,我是用最消極的方式去說,但是用最積極的方式去過”。

  拍電影是一項復雜的創作工程,作為導演,馮小剛要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徐帆用她的方式默默地支持著馮小剛,她說:“不給他添麻煩就是最好的分擔。”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徐帆總會調整腳步配合馮小剛:“就像我們的合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們之前在一起合作,完了之后分開一段時間,都和不同的演員或導演合作,感受不同人的個性和創作習慣。這段時間,我學會了如何去配合別人的工作,因此再跟他合作的時候,我就能更好地配合,他會很輕鬆。我是一個不願意給任何人帶來負擔的人,不管是我的生活也好,還是工作也好,我覺得給人帶來負擔就說明我缺少能力。我希望我有能力去幫別人解決問題,而不是加重負擔。”

  馮小剛脾氣火暴,性情直率,遇到看不慣的事情便立馬開炮,因此獲得了“小鋼炮”的綽號。作為妻子,徐帆並不覺得直抒己見有什麼不好,但她也有擔憂,“每個人的性情都不一樣,不過有時一個人太愛說實話,也讓人著急。我不願意看著他遭罪”。對於馮小剛無意中透出的倦怠,想要歇息的想法,徐帆表示支持:“他是一個勤奮的人,即使在玩,頭腦都沒有停歇過,他所有的玩都像海綿在吸水。我倒是希望他玩的時候能什麼都不想。”

  □談女兒 讓丈夫變得有耐心

  結婚十余年,徐帆一直想要一個孩子,卻未能如願,最終領養了女兒朵兒。如今,朵兒7歲了。此前,由徐帆發起的關注兒童心理健康“M計劃”中,她第一次帶著女兒公開亮相。對此,徐帆曾一度非常掙扎,“我覺得,我要做兒童慈善事業,就要承認我是一個媽媽,這其實是我一直以來都在回避的問題,因為不想有太多麻煩。但現在作為發起人,我必須起一個帶頭作用,母親的身份讓我的行為更有說服力”。

  徐帆透露,相比而言,馮小剛更加溺愛女兒,“她就敢欺負爸爸,見著爸爸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私下裡卻經常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馮小剛會不時問我,‘她今天問我了嗎’,我說‘問了’。可見他多麼重視女兒”。

  徐帆說,有了女兒后,馮小剛最大的進步就是有耐心了:“朵兒小的時候還不懂得交流,馮小剛對她的熱情隻能維持10分鐘,現在能和她玩40分鐘了。女兒愛畫畫,他們倆就一起畫畫,女兒可崇拜她爸爸了,說他畫什麼像什麼。”言及於此,自認天生與美術無緣分的徐帆隻能甘拜下風。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