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城市廣播電視台一般都沒有創辦紀錄頻道,大多台也沒有專門生產、播出紀錄片的欄目。但電視紀錄片卻一直在嘗試著生產播出。有時以電視專題片形式出現,有時以新聞深度調查形式出現,有時以新聞特寫甚至是長消息形式出現。盡管形式不同,但都是以紀實為主,體現了紀實藝術的特征、本質、內涵與外延,並逐步從宣教作品走向文化產品,並嘗試著延伸紀錄產業和國際傳播。以鹽城廣播電視台為例,過去拍攝電視專題片和新聞調查類新聞評論片,一般大多忽略了紀實性、現場性這些最基本、最主要的紀錄片特征﹔而是先寫詞,后拍畫面,刻意策劃設計作品亮點,人為制造“高潮”,甚至有時採用導擺補攝、制作包裝按作者喜厭取舍、著力包裝成精裝畫冊的方式,企求提升專題片和新聞評論片的可視性和沖擊力,結果喪失了紀錄片的本質特征。2011年8月10日以后,中宣部、中央外宣辦、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等中央五部門在深化“三項學習教育”中提出踐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我們開始學習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節目的特點和長處,將紀錄片生產與踐行“走、轉、改”活動結合起來,慢慢品出了一些滋味,也初步嘗到了一些甜頭。其中,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地方台多產紀錄片有利於深化“走轉改”。
一、 紀錄片的繁榮發展建筑在“走得認真、轉得扎實、改得到位”上
紀錄片生產創作的基本路徑在於紀錄的真實化、真實的紀錄化、紀錄的人性化和人生的思維化、情感化。可以說,沒有一部紀錄片的生產拍攝是記者不深入基層、不到現場而在家裡靠資料圖像編創出來的。紀錄片的根在基層,在社會生活之中﹔紀錄片的鮮活源泉在基層、在民間,在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之中。而“走轉改”秉承的也是人民至上,基層是根。隻有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貫穿到“走轉改”的各個方面,才能不斷推出有情感溫度的報道,才能切實增強“走轉改”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者目標一致,因果近似。不“走”來得淺,“轉”、“改”天地寬。今年以來,央視相繼播出的《遠方的家》的系列片“邊疆行”、“沿海行”、“北緯30度行”等,大多是採用紀實、訪問、調查、體驗等手段,讓走基層報道在創新中升華,在真實紀錄中閃光的。央視腳踏實地、追求實效、立足長遠的做法,永遠值得地方城市台學習、效仿,他們增強基層意識、樹立群眾觀點的理念,我看永遠是促進紀錄片繁榮發展的動力。
1.“入水”才能抓“活魚”,釣的“魚兒”活不長。現在,地方城市台有些編輯記者,喜歡從網上“扒”新聞,從報紙上“摘”新聞,從會議材料和領導講話中“抄”新聞,然后配上一些過去拍攝過、收藏過的圖像,再找一些當事人說幾句同期聲,錄一點自然聲響,便炮制出成就性、政經性新聞。當然,這類新聞根本算不上是紀錄片。但這種習慣性思維卻危害了紀錄片的生產。那就是心態浮躁、職業精神倦怠,沉不下去,深不到底,在踐行“走轉改”活動中,假走而不真走、淺走而不深走、“一陣風”式走而不能經常走,頻道總監和欄目制片人光叫下面“給我走”,不能做到讓記者、編輯“跟我走”。記者編輯不下基層,不接地氣,不觸碰新聞事實和事件的真像,不體現紀錄片生產的精神內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還談什麼生產紀錄片。再有水平再有悟性的記者編輯,不穿上礦工服下礦井、入礦區,怎能記錄到礦工們揮汗如雨﹔不戴上安全帽進工地、上腳手架,怎能記錄到農民工的汗流浹背﹔不拿起鐵鍬鋤頭和農民兄弟一起勞動聊天,怎能記錄到農民的酸甜苦辣﹔不深入到養殖場、養魚場跟隨採訪對象一起勞動、嘮嗑,怎能記錄到各類養殖的決竅門道。精彩源於鮮活,感動發端於被感動。拍攝紀錄片不用腳“踩”、不接地氣,就不會有靈氣,更不會鮮活感人,入木三分。
2.紀錄片源泉雖很多,無限風光在基層。拍攝紀錄片,雖然不一定非得下基層,比如記錄一位科學家的漚心瀝血、執著追求﹔記錄一位老軍人、老學者、老勞模、退而不休,關愛社會等,在城裡某一特定地方也能拍到。但真正接地氣、感地溫、有地熱的好紀錄題材,還是大多在基層、在民間、在最艱苦最能體現人性美的地方。鹽城廣播電視台去年拍攝一部《世上最富有的媽媽》,內容是射陽縣洋河漁業社區有一位退職的村婦女主任,家住村辦小學附近,多年來她收養了180多名孤兒、殘兒和父母長年在外捕魚無法上學的小學生。她把這些學生領養得舒舒服服,卻不計報酬。我們跟隨這位60多歲的老媽媽生活了3天,全程紀錄了她給孩子們補習功課、燒飯、做菜、洗衣、剃頭、洗澡、治病、剪指甲、縫衣補鞋織毛衣的許多生活細節,也記錄了孩子們感恩謝“母”的許多事例。還拍攝到十多個暑期回家的過去在她家生活過的大學生現在主動來做義工。孩子們都親切地叫她“媽媽”,村鎮干部則稱她為“世上最富有的媽媽”。這部紀錄片也使我們獲得省裡年度好新聞評比政府獎一等獎,還讓我們悟到:埋下身子到基層去,真正接觸到平民百姓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與他們深入交流,仔細觀察,實地感受,讓我們沉澱了思考,增長了見識,錘煉了作風。隻有把“走轉改”作為長期堅守的理念和永遠肩負的責任,用“走轉改”統領紀錄片生產,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3.拍攝採編紀錄片,有種情懷叫奉獻。地方廣電媒體雖然接近基層,但拍攝生產紀錄片卻有許多先天不足。由於紀錄片生產拍攝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而地方廣電媒體現在在考核上都實行按件計酬,優稿優酬。紀錄片生產周期長、難度大,下基層要一呆幾天。加上地方台生產拍攝紀錄片一沒經驗,二沒人才,三缺交通工具和採編經費,四沒完善的獎勵機制,五沒專門的紀錄片頻道和欄目。許多從業人員都感到生產拍攝紀錄片不劃算。所以寧可拍專題片不拍紀錄片。而要真正貫徹落實《廣電總局關於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把紀錄片的繁榮發展與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聯系起來,就得要有一種不怕艱難困苦、不計個人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切實將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創造體現在新聞實踐之中,將深化“走轉改”、提升影響力與生產拍攝紀錄片結合起來,以多生產紀錄片促進“走轉改”活動成為新聞戰線的自覺行動和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追求,時刻用一種奉獻的情懷去探索紀錄片的生產、拍攝,用實際行動去體現愛崗敬業、恪守職責。去年冬天,我台生產、拍攝一部《大規模撤點並校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是喜是憂》紀錄片,跑了8個邊遠鄉鎮,拍攝到8所鄉鎮中心小學的情況,其中涉及到校車安全、年幼初小學生生活自理安全、學校飲食衛生安全、富余老師如何發揮其作用等問題。學校老師和鄉鎮干部開始都不接受採訪,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更是明令學校不准記者進校門。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我們的記者還是想盡辦法進入學生宿舍、食堂、廁所,找學生採訪拍攝同期聲,紀錄六七歲小學生的起居、學習、生活,提出“校車安全亟待解決”、“學校食堂外包有害無益”、“大規模撤點並校不合我國農村實情”等尖銳嚴肅的問題。紀錄調查雖然翔實有力,片子也很好看耐看,但記者編輯們所吃的苦頭也是難以言表的。事后下基層採訪的人員總結:不是有奉獻意識支撐,是不可能把片子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