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公映 王家衛電影圈"最大拖延症患者"--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一代宗師》公映 王家衛電影圈"最大拖延症患者"

李麗

2013年01月08日08:16    來源:金羊網    手機看新聞

  王家衛與梁朝偉、章子怡、張震、小沈陽 (右起)出席北京首映禮

  王家衛向不少武林名家取經

  由電影圈最大“拖延症患者”王家衛打造的《一代宗師》今日終於如期公映,除了2D版,中國巨幕版同樣通過“人肉快遞”的形式准時到達各地院線。昨日下午,王家衛率梁朝偉、章子怡、張震、趙本山、小沈陽等主演共同亮相北京首映禮。事實上,直到前晚拷貝運到北京之前仍沒有任何主演看過成片,傳聞王家衛帶《一代宗師》在泰國做后期直到“最后一刻”。

  全國多家媒體記者在首映禮當天上午觀看了這部新鮮出爐的影片。終於揭開面紗的《一代宗師》不出意外地激起雙重反響———喜歡和不喜歡,全都立場分明。客觀來看,王家衛作品的質感依舊在本片中得以張揚,但敘事和節奏卻存在不少問題———若非早已定檔公映,估計王家衛本人還會用更長的時間去修改,因為影片離他追求的完美還存在不小距離。

  先睹為快

  愛情很動人,武林有點弱

  不少記者表示,《一代宗師》最動人的地方是一段沒結果的愛情。有妻室的葉問碰到了章子怡扮演的宮二,兩人不打不相識,后者更對葉問產生感情,但最終她還是把這份愛藏在心底。“我心裡有過你,我在最好的時候遇到了你。”兩人最后相見時,宮二說出心聲。有記者表示這是他在近年的大銀幕中看到的“最動人告白”。

  相比感情戲的豐滿,武林戲則顯得有點弱。電影的主要故事線索幾乎都集中在宮二所在的宮家之內部恩怨———師哥殺了師傅,師妹想要報仇。梁朝偉扮演的葉問雖然早早得到宮家大當家的力推,但之后便無任何表現,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武林事件的旁觀者﹔日本侵華的背景跟故事主線脫離﹔片中所弘揚的一個重要主旨“武林是整個世界”則同樣缺乏后續闡述……有記者質疑:“江湖或許很大,但它卻被王家衛拍小了。”

  前半部精彩,后半部拖沓

  影片前半部分的精彩程度得到了大部分記者的肯定。全片從預告片著重體現的“葉問雨夜?殺”開始,“詠春三板斧”背后的萬千變化在王家衛的鏡頭裡體現得淋漓盡致。之后,王家衛又頗具創意地將各種武術流派對決的戰場放在佛山一家名為“金樓”的奢華妓院內,詠春拳、八卦掌、形意拳、洪拳……宗師們拳打腳踢的背景是一個個身著精致旗袍“走秀”的美女,談不上寫實,但卻相當寫意。

  但從宮二為父親送葬開始,影片的節奏突然走向緩慢,太多的靜態特寫甚至讓一些記者打起了呵欠。在后半段的影片中,王家衛充分展現了他的細節迷戀癖好,無奈由於影片的主題並不集中,這些細節並沒有很好地“抓住觀眾”。不過在一些王家衛迷看來,影片的后半段或許更有玩味的余地。

  台詞很經典,可惜有點多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輸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話,我四十歲之前都是春天。”“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男人過了四十,就要做有把握的事情。”“無聲勝有聲,這就是夫妻相處之道。”“我不是想做英雄,而是想造時勢。”“這天底下的事,你不看就沒了?看看無妨。”“人這一輩子有很多事,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世間沒有相遇,隻有久別重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在包括王家衛在內的三位編劇的努力下,全片的台詞不乏亮點。可以預見,這些台詞很快就能形成一套全新的“王家衛經典台詞集”。

  對於台詞,有記者表示喜歡這種味道,但也有記者指出,假如全片的台詞都如此言簡意賅,電影能加分更多。隻可惜,王家衛似乎生怕觀眾看不懂,台詞一句連一句,除了對話還有旁白,把原本的回味空間都給擠沒了。

  演員很賣力,戲份不平均

  如果不是王家衛,很難想象一部電影需要拍這麼久﹔但同樣,如果不是王家衛,很難想象有那麼多演員願意為一部電影付出這麼久。《一代宗師》無疑展現了一種“演員也能當宗師”的可能性,片中無論梁朝偉、章子怡還是張震,都打出了各門派的特點和架勢。尤其是梁朝偉,詠春的小念頭、標指、六點半棍法或許在甄子丹版葉問身上並未完全展現,但在梁朝偉身上卻得到非常地道的體現。

  不過,就人物本身的豐滿度而言,卻當屬章子怡扮演的宮二最為討好,片中另一個女人———扮演葉問妻子張永成的宋慧喬雖然戲份不多,但同樣完滿。主演中最悲催的當屬張震,這位練功練到得了八極拳全國比賽一等獎的演員,在片中扮演的“一線天”總共才三場戲份———火車遇到宮二、雨夜對敵、在香港開了理發店……

  兩位重要配角———趙本山和小沈陽最被詬病。趙本山扮演的武林神秘高人丁連山每次出場都有些詭異,說著貌似哲理卻引起笑場的台詞:第一次是貓在黑暗中做蛇羹,念叨著“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就要焦”﹔第二次是以“大鵬展翅”的姿勢給葉問點煙,台詞是“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小沈陽則隻有一場戲,他扮演的小混混到理發店收“保護費”,結果被“一線天”修理。他的台詞“我想我娘”和“你的眼神真的很像我爹”,讓他看起來就像剛剛從二人轉裡穿越來的。

  對話王家衛

  臉上多了皺紋,我的心卻沒變

  Q:為什麼叫《一代宗師》而不是《葉問傳》?

  A:最開始,我們像是在講一棵樹的故事,但慢慢發現,原來講的是一個武林,而武林裡不可能隻有一棵樹。片中有句話:“能耐還是其次,很多事都是時勢使然。”其實這個故事裡,很多人都有可能成為宗師,但或因時代的變化或因自己的選擇,最終命運都不同。比如宮二,她最終選擇留在自己的世界裡。

  Q:有人覺得這不像王家衛作品,你自己覺得呢?

  A:臉可能多了皺紋,但心還是一樣。

  Q:台詞有點文藝,這種風格是怎麼來的?

  A:這些話不是我寫的,也不是我從書裡翻出來的,是我採訪很多武林老師時聽他們親口說的。我覺得這些話很淳朴,又包含很多哲理,就把它們用進來。

  Q:跟別的同題電影比,你拍的“葉問”有什麼特別?

  A:很多葉問題材電影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葉問是在光緒年出生的人,一生經歷了清朝、民國、北伐、抗戰……波瀾壯闊。每個人物有不同的選擇,葉問對自己走的路很堅持,這就是為什麼梁朝偉覺得他的角色很有正能量。

  Q:這個電影對今天的年輕人有什麼意義?

  A:片中有句台詞:“別打聽我的消息,沒消息就是消息。”假如你明天跟你的男朋友分手,就可以用這句話。

  若非人生有限,我會沒完沒了

  Q:為什麼拍這麼久?

  A:因為享受。這是我從小的夢想,但也是陌生的旅程。這是一種我不熟悉的情懷,一旦走進來,就很難走出去。這個過程太難忘了,那麼好的故事,那麼好的演員,那麼好的團隊———若非人生是有限的話,拍幾年根本不夠,我願意一路拍下去。我這個人是沒完沒了。

  Q:這幾年裡,你覺得最費神的是什麼?

  A:我想最難的就是怎麼打造出一個民國武林。這不是說打造就打造,我得有足夠的理解,得進入那個世界———他們穿什麼,吃什麼,出門花多少錢……都要搞清楚。

  Q:這次電影去柏林電影節當開幕影片,是想促進票房嗎?

  A:電影的檔期我是不管的,反正什麼時候完成就什麼時候上映。做完的時間正好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去柏林,既有發行方面的考慮,也有柏林那邊邀請的原因。

  Q:這個電影會剪一個專給西方觀眾看的版本嗎?

  A:我看的不是一個餅,我看的是整個世界。對於我來說沒有中西方觀眾的區分,觀眾就是觀眾。

  梁朝偉的表演,達到新的高峰

  Q:小沈陽和趙本山出場的時候觀眾笑場了,你怎麼看?

  A:小沈陽出來時大家笑場是正常的,因為他的角色就是這樣。本山老師的角色本來有很厚重的背景,但沒有拍出來。他演的人物其實很偉大,如果他的師弟是“面子”,他就是“裡子”。我沒有當他是春晚裡的趙本山,而是一個很有氣場的人。我跟他說:你平常都當“面子”,這次就當“裡子”吧。

  Q:章子怡說她以后不拍功夫片,是不是拍你的戲拍傷了?

  A:我相信她遇到好角色還是會演﹔同樣,如果我下次還拍功夫片,有好角色我還是會找她。我想她的意思不是拍傷了,而是她覺得這部電影是她的巔峰,她想把最后一刻留在這裡。但人生很難說,有另外一個高峰也不一定。

  Q:你怎麼評價這次梁朝偉的表現?

  A:我們合作了二十年,拍了六部電影,我是看著他成長的。拍《花樣年華》的時候,我跟他說,這是你一個重要的階段,因為你不能永遠當偶像,你必須當演員。到了《一代宗師》,我跟他說,你最大的挑戰就是讓大家忘了你是周慕雲。他原來台詞很多,但后來都被我刪掉了,我給他的挑戰就是,他只是坐在那裡,像鬼魂一樣把所有氣場都吸走。我覺得他這次達到了一個很難超越的表演高峰。

  Q:既然梁朝偉演得這麼好,為什麼還要拍這麼久?

  A:就是因為他演得實在太好了!我還記得他說,他拍戲那麼久,從來沒有像這一次那樣明確知道自己想干什麼。他完全知道葉問這個人是怎麼回事。

  Q:張震的戲份有點少,聽說他本來跟梁朝偉有對手戲?

  A:如果是完整版本,這部電影該有四個小時。所以,很多我很喜歡的場面,現在都要舍棄。我取舍的標准就是故事的完整性,張震和梁朝偉是平行線,他們都成了“一代宗師”,但一個是“裡子”,一個是“面子”。現在有很多方法去彌補,比如特別版或DVD版,具體還沒定,但一定會讓大家沒有遺憾。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