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回應《楚漢傳奇》熱播爭議:確實拔高了劉邦--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導演回應《楚漢傳奇》熱播爭議:確實拔高了劉邦

2013年01月09日08:07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劉邦”陳道明

  “項羽”何潤東

  投資2.4億元的歷史巨制《楚漢傳奇》正在浙江衛視熱播,在拍攝的精良度上,該劇得到了一片掌聲,但劉邦被拔高,項羽不夠霸氣,韓信、樊噲等重要人物感情戲過多也引來頗多爭議。前天,導演高希希和編劇汪海林接受專訪,回應觀眾質疑。高希希表示確實拔高了劉邦的形象,他不想把劉邦當流氓拍。對於劇中的一些常識錯誤,汪海林稱認可導演的二度創作,但不願為此背黑鍋。

  爭議 劉邦霸氣勝痞氣

  回應 不想往流氓上靠

  開拍伊始,陳道明演劉邦就是《楚漢傳奇》的最大賣點,現在也成了最大的爭議點。不少觀眾認為,陳道明的表演依然霸氣十足,眼神不怒而威,讓一幫小兄弟從一開始就對他服服帖帖、前呼后擁,這並不符合劉邦早期的混混樣。對此,高希希回應稱,對於如何定位劉邦,他跟陳道明有共識,“我們創作之初就溝通過,這個劉邦不想往流氓上靠,他也不算惡棍,只是個市井的小人物。他的職位是泗水亭亭長,是最底層最底層的嘍?,我們不想把他弄得痞氣太重,只是努力表現他那種市井氣”。

  高希希坦承現在的劉邦形象有所拔高,“每個人理解的方式不太一樣,觀眾理解的流氓也是通過司馬遷《史記》中的幾行字,大多數人寧願相信他是流氓,而不是一個好人。其實劉邦也有可愛的地方,比如跟人賭輸了,他願賭服輸,不耍賴﹔有的字,他實在認不了,會去問蕭何。他是一個草根皇帝,有他的農民性,有粗俗、粗魯的東西。我們在塑造時,很注意痞的分寸”。

  至於陳道明演繹時透出的霸氣,高希希認為這是陳道明表演的特點,“他在表演上沒有太多約束自己的框框,他一進片場就願意把自己往地裡扔,從不端著,很有帶動性”。

  爭議 樊噲盧綰搶女人

  回應 增添人物豐富性

  《楚漢傳奇》增添了不少情感戲,除了韓信愛跟女人眉來眼去外,盧綰、樊噲兩人爭呂雉妹妹呂嬃的場面更是被觀眾指重口味。呂嬃本來已被劉邦夫婦許給盧綰,但樊噲生生插上一腳,大白天將呂嬃生米煮成了熟飯,激情的場面把觀眾雷得外焦裡嫩。高希希稱,增添情感戲是為了讓人物更豐富。

  高希希說,韓信的兩段感情附著在人物的必經之路上,不損害韓信這個人物的整體感覺。至於盧綰、樊噲為搶呂嬃大打出手,高希希認為此橋段豐富了人物,“角色得有血有肉,不然就太干了。盧綰、樊噲都看上了呂雉的妹妹,樊噲來個先下手為強,增添了人物的豐富性,也比較符合人物的性格”。高希希認為,這些情感戲,加得比較合理。

  爭議 項羽符號化出場

  回應 他靠體魄征服人

  劇中,項羽的出場是他在集市閑逛時,控制了一輛失控的馬車,引得村婦們贊嘆“誰家的男人這麼壯”,被指非常符號化。對此,高希希稱,項羽本來就是一個符號化的人物,“力拔山兮氣蓋世,這說明項羽有扛鼎之力,他靠力氣和體魄征服人,項羽的出場一下子讓觀眾看到了他的體魄,感受這種氣魄”。高希希很認可何潤東的表現,“何潤東的表演很有霸氣,塊頭夠大,我們在造型上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項羽攻翁城那一場戲,我們設計的是他光著膀子上陣,那場戲拍了兩個星期,零下14℃,現場全是煙、火,何潤東演得很辛苦,但完成得非常好”。

  有觀眾指項羽霸氣不足,跟項羽與虞姬過於瓊瑤化的相遇有關系,虞姬在江邊飲馬,驚鴻一瞥后飄然而去,讓項羽朝思暮想。高希希稱,兩人是怎麼相遇的,歷史上並無記載,“這麼長的一個劇,總得有一個相遇、相識、相知的過程,有一個生死相依的過程,所以我們運用了很多蝴蝶派的理念在裡面”。他認為戰爭劇、歷史劇,也可以有些小情小調。

  爭議 台詞文風很混亂

  回應 人物身份有差別

  劇中主演們的台詞,或文言文,或白話文,既有“哀大秦將亡”的厚重,也有“誰家的男人這麼壯”“你相信一見鐘情嗎”的雷語。高希希稱,這是刻意區別對待的,“比如李斯說話就是往文言文走,皇宮裡貴族們的語言都比較文言文化。劉邦那些人是農民,得有農民的語言特點,自然不能滿口之乎者也”。

  高希希說,《楚漢傳奇》整體台詞特點比較生活化、接地氣,“大多是生活常態的語言,這樣離觀眾比較近”。他同時強調,台詞接地氣並不代表可以惡搞,“你要劉邦說發微博,能行嗎?”他說現在很多“歷史戲”其實隻能算古裝戲,“只是穿著古裝衣服的戲,跟歷史戲是兩回事,是典型的快餐文化。《楚漢傳奇》是按歷史戲的思路來拍,台詞雖現代但不惡搞”。

  爭議 幾條線既亂且暈

  回應 拍的不是劉邦傳

  《楚漢傳奇》採用了劉邦、項羽、秦王宮三條線同時鋪進的方法敘事,這邊秦始皇正醉生夢死,那邊劉邦就跟人打上了,不少觀眾看得有點暈。高希希稱:“我拍的不是《劉邦傳》,我隻想寫楚漢相爭這段歷史,他們共同推翻秦的過程。如果只是拍劉邦傳,我早就拍了,用不了等7年。”

  對於改編引起的各種質疑,高希希坦言早就預料到了,“僅僅靠歷史記載,不可能完成一部電視劇,我們隻有把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融在一起,才能成為電視劇。但我們盡量去靠近真實的歷史”。

  此前的《新三國》也引起了巨大爭議,高希希對此毫不介意,他認為這是因為觀眾對他的期待值較高,“觀眾打分的標准不一樣,普通導演60分就及格,我80分才能及格。“高希希作品”對我來說很殘酷,我隻能往好裡走,不能拍折了,壓力很大”。

  編劇汪海林說法:我不能背黑鍋

  1月6日,《楚漢傳奇》編劇汪海林接受記者採訪。網上有許多關於該劇歷史常識錯誤的吐槽,對此,他認可高希希的二度創作,“但我不能背黑鍋,我承認我這方面的確很小氣”。

  《楚漢傳奇》播出正酣,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了找錯誤的行列。諸如“先秦人用政治、銀兩、萬裡長城等穿越性台詞”“項羽虞姬相遇橋段太瓊瑤”之類的指摘不絕於耳。對此,汪海林無奈地在個人微博以集為單元貼出原劇本,並指出遭改動之處以証清白。他稱:“倘若全劇敘事結構有瑕疵,我會反思和總結,但是提這方面意見的網友很少,他們看到更多的是表面上的歷史錯誤。”

  汪海林直言,劇本未經自己許可被改,他很生氣,“我不是不贊成導演二度創作,問題是出現了如此低級的錯誤,我不能背黑鍋,我承認我這方面的確很小氣”。他稱已與高希希見過面,但沒有聊到劇本改動這件事,“他有他的苦衷,我們有我們的不高興,他也理解”。

  此外,有網友認為陳道明戲份過多,何潤東戲份少得可憐。對此,汪海林力挺陳道明,稱整部戲拍攝過程中陳道明隻請了一天假,其他主創對劇本的態度要是有陳道明的一半就不錯了,“我們每晚在他那開劇本會,導演不來他就不開,很堅持”。

  京 華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