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蘇州》:架設官民對話的平台【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6期

《對話蘇州》:架設官民對話的平台【2】

陸玉方

2013年01月16日14:1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2.議題關注熱點,對准群眾關切點,反映民情民意

《對話蘇州》以“關注熱點,服務民生”為宗旨,從本土新聞熱點入手,凸顯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起到“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的作用。欄目話題涉及廣泛,從衣食住行、教育醫保到就業收入、生活環境,從政府決策、科學規劃到經濟發展、和諧社會建設,每次訪談的主題都是廣大市民非常關心的,與當前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等社會熱點密切相關。如:就虎丘、南環、桃花塢三大“民生工程”中的拆遷問題,對各方提出的利益訴求,給以政策解說、解決具體問題﹔在雙匯瘦肉精事件成為社會熱點的背景下,圍繞蘇州“共筑食品安全防線”的話題,權威發布信息,對菜籃子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和市民訴求,給出了解決方向,表明了政府態度,從而減少了市民的焦慮和擔憂﹔就城市化進程中怎樣關注轉型中的農民進行交流、交心、交底,讓農民感受到了城鄉一體化的美好前景。

3.話題多元開放,參與廣泛,請事件當事人出場

節目中,主持人、領導、各方嘉賓、當事人、現場觀眾,以及由名城網站等網絡媒體派出參與節目的網民、短信參與節目的觀眾,組成了開放、多元、互動的談話場,給予各方平等、公開的表達機會。在《對話蘇州》構建的公共話語空間中,隻有平等協商、互相溝通,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者、家長式的一言堂。節目充滿了思想交鋒,做到了“讓人民說話”。

《對話蘇州》每期邀請4—5名當事人出場,讓嘉賓和觀眾能了解事件詳情,增強了情節的戲劇性,把辯論引向深入。一波三折的故事,意料之外的神秘人物,戲劇般的情節轉折等近乎娛樂性的元素吸引了觀眾持續的收視興趣。

4.積極跟蹤,落到實處,解決疑難問題

欄目建立了輿情報送制度,下情上達,讓民意表達更加暢通。2011年,欄目組和蘇州市委督查室主動對接,推進跟蹤落實機制。每期節目結束后,節目組都將節目過程寫成簡報,交給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辦。開通官方微博,擴大節目在年輕人群中的影響力。在主干新聞節目《蘇州新聞》中推出《對話蘇州》“馬上辦”的子欄目,對相關問題的跟蹤落實情況進行及時報道。2011年4月15日開播后的6期節目,群眾共提出涉及切身利益的各類民生問題42個,涉及住房、醫療、社保、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多個領域,年底,已經解決或正在推動解決的有37個。在欄目組的直接推動下,去年6月24日,蘇州市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區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工作的意見》﹔9月9日,蘇州市住建、民政、財政、總工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城區最低收入家庭物業服務費減免工作的意見》。

5.項目制團隊深入民情,敬業務實

《對話蘇州》每期節目由群眾代表的故事串起,引出該群體最希望解決的突出問題。此前,欄目組的工作人員會提前預告本期節目的主題,通過熱線電話、開座談會的方式了解百姓的主要訴求,從中梳理歸納出最為突出的問題,並選擇典型人物參加節目。參加訪談的市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根據自己負責的工作領域,向群眾代表解釋政策,能當場解決的問題,當場拍板﹔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會記下群眾代表的聯系方式,訪談后再與之聯系。每期節目中群眾代表所提問題的解決情況,都會在下一期節目前進行追蹤報道,並通過“馬上辦”子欄目中及時反饋。

作為一檔以主持人為中心的項目制節目,蘇州新聞綜合頻道為《對話蘇州》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每期節目的設計、策劃及實施,頻道盡可能在財力、物力和技術手段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蘇州廣電總台各部門、新聞欄目協同配合,廣播、電視、網絡和紙質媒體全程跟蹤,踴躍報道,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節目組的固定成員隻有三個半,除了主持人徐蕾,其他都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85后。按照通常思路,時政節目95%是說成績,5%才是提出問題,但這檔節目100%說的是問題。要把問題拿到現場來探討、解決,遇到一些職能部門的疑慮和反感可想而知。面對壓力和阻力,欄目組尊重事實、嚴格要求,有時據理力爭。欄目組成員深入民情,用真情獲得的原生態素材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鑰匙,贏得了溝通雙方的滿意。

(陸玉芳:蘇州廣電總台總編輯)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