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廣電媒體優勢 實踐社會管理創新【3】--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6期

發揮廣電媒體優勢 實踐社會管理創新【3】

李愛彬

2013年01月16日14:19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三、精心設置大眾議題,引導社會輿論

隨著經濟發展轉型、社會結構轉型、思想行為模式轉型,社會公眾的價值追求、社會行為、思想意識呈現多元多變的特征。網絡等新媒介在公眾面前所表現出的開放、多元和“去中心化”姿態,雖然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時代心理,但由於一些信息失范、失真,導致眾聲喧嘩。在這樣的輿論生態和傳播格局中,迫切需要主流媒體發出鮮明聲音,引領公眾“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

“圈點”網絡熱點,引導網上輿情。徐州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新聞評論欄目《今日圈點》今年1月改版后,提出彰顯主流媒體社會責任的欄目定位:“每個人都在發言,你聽誰的?萬眾喧囂中,我有我的思考:做徐州傳媒的意見領袖。”該欄目把網絡報道作為新聞信息源,肯定、支持正確輿論,分析、矯正片面報道,充分發揮了主流媒體溝通和引導網絡輿情的作用。

設置公共議題,介入事件引導。針對有可能誘發輿情的社會事件,徐州台建立健全了新聞策劃機制,注重以議題設置介入輿論場,增強了主流新聞對輿情的引導能力。2010年4月初,為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徐州展覽館門前露天夜市影響交通、影響市容等問題,徐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其搬遷至室內。搬遷最大的難點在於,近千戶的小商品經營商戶主觀上認為:露天夜市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已成氣候,搬遷會對市場客流、收入等造成影響。針對搬遷可能引發的輿情,徐州廣播電視台整合所屬電視、電台、廣電報、淮海網相關欄目、版面和論壇,設置“夜市該不該搬遷”議題,引導商戶、市民理性認識搬遷一事,連續採訪播出《交通堵塞成難點》《安全隱患成隱憂》等系列報道,對夜市臟、亂、差、堵等現象進行曝光,為夜市順利搬遷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採訪中,市民及人大、政協代表紛紛發表看法及態度,形成“夜市該搬遷”的強大輿論共識。

跟蹤輿情反應,及時解疑釋惑。在展覽館夜市搬遷中,徐州台密切注意網上及熱線輿情反映,解疑答惑,消除商戶疑慮,相繼播出《新夜市的布局規劃》、《巨龍淘寶夜市:萬事俱備 等待業主搬遷》、《夜市搬遷:抽取順序號全程公証》等新聞,對新夜市的環境、搬遷流程及各種優惠政策進行宣傳、解答,對搬遷工作中的涉及商戶利益的攤位抽號等關鍵環節進行公開透明報道,促進了夜市平穩、安全、有序搬遷。搬遷結束后,又及時回應商戶反應,對新夜市初期運營中出現的“門前交通擁堵”等一些新問題進行監督、調查和剖析,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陸續完善管理措施。這些議題設置立足輿論先行,以主流聲音佔領輿論陣地,使雜音消彌於“青萍之末”,有效消解了商戶焦慮情緒,起到了社會“穩壓器”的作用。

回顧徐州廣播電視台近年來實踐社會管理創新的工作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主流媒體要履行職責全力參與社會管理、服務社會管理、全方位融入社會管理大格局,必須堅持:理念上主動能動。社會管理創新是新命題。主流媒體必須主動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和輿論傳播環境,敢於破題,勇於探索,積極實踐,努力在促進社情民意的暢達、社會共識的凝聚和矛盾糾紛的化解中彰顯媒體的能動作為。導向上守正激濁。以構建和諧輿論環境為核心,引導公眾理性、建設性地關注社會問題,積極運用正面的、客觀的觀點和信息去應對流言性、疑慮性的信息,努力形成主流輿論佔據主導的良好格局。做法上不缺位越位。正視新傳播格局帶來多元信息沖擊的現實,強化權威信息的公開、及時發布,暢通公眾權利表達渠道,阻止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信息失真”和“信息錯位”,把握介入尺度,不濫用話語權,不越位,努力構建服務社會科學管理客觀、及時、暢達的信息平台。探索上敢創新作為。積極擴展媒體的社會功能,充分發揮媒體在社會調和、活動組織、議題策劃等方面的優勢,尋求節目樣式創新的落點,通過整合社會力量,倡導和組織各方協作有序討論和化解社會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努力塑造起媒體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新型社會管理體系。

(李愛彬:徐州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