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州廣播電視台積極探索社會管理與節目創新的深度對接,著力推動由傳播向介入、由輿論引導向行為引導、由環境監測向環境影響“三個轉變”,在創新社會管理實踐中擔當起了應有的責任。
一、發揮媒體調和功能,化解社會矛盾
很多突發事件或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其誘因往往是個體問題得不到響應和解決,積小疾為沉?,以致釀成慘痛教訓。因此,面對輿情,快速解決問題是首要原則。媒體雖然不具備直接解決具體問題的職能,但它是輿情的“瞭望哨”,站在溝通政府與百姓的最前線,在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促進矛盾化解等方面發揮著“連心橋”、“減壓閥”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徐州廣播電視台《行風熱線》、《徐州夜新聞》、《第一百姓》等民生欄目在傳播中適度介入對個體行為和職能部門的行為引導,有效疏導了社會情緒,促進社會矛盾在基層順利解決,實現了對媒體功能的創新拓展。
牽線部門群眾,直接化解矛盾。在社會轉型期,民生報道應秉承怎樣的准則?是一味質疑制度監管和放大群眾的困難遭遇以博取眼淚與憤怒,還是服務百姓解決問題,使文字和畫面溫暖而不刺眼、憂患而不麻木?這些追問與思考促使我們重新審視民生欄目的定位。立足“以人為本”,給受眾“有溫度”的報道,徐州廣播電視台將民生報道升級為民生服務,主動對接職能部門連線群眾,推動民憂、民怨、民難的排解在理性的軌道上運行,使民生報道呈現出溫暖和亮色。《第一百姓》與市政府督查室合作,對“市長信箱”中群眾反映的問題作跟蹤報道﹔電台與市監察局、市政府糾風辦聯辦《行風熱線》欄目,全市上線單位已發展到102家,先后受理群眾咨詢投訴28700余件,群眾滿意度達96%以上,2011年該欄目擴版為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四位一體”新模式。這類欄目以建設性監督超越了過去媒體監督對事件本身的停留,既理性曝光,又“有話好好說”,有力促進了矛盾的解決,不僅成為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民心線”,推動職能部門改進工作的“監督線”,更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線”,發揮了媒體對社會矛盾的介入化解能力。
深化媒體傳播,組織社會動員。群眾是社會管理的主體,讓群眾積極參與社會管理是改變現狀的有效途徑,這就需要媒體在事件報道引發社會關注的基礎上,組織起有序的社會動員,彰顯全社會的人文關懷、價值導向和道德建設。去年10月,安徽一個小伙子遭電擊燒傷,急需稀有血型“熊貓血”救治,《徐州夜新聞》等欄目緊急倡議,引發江蘇衛視、央視跟進報道,全國各地眾多“熊貓血”血型的擁有者紛紛趕赴徐州,一場由本地發起的救助行動演變成全國性的愛心救助行動。去年6月,徐州環衛工人張景和在路邊鼻吻孫女欣欣的照片走紅網絡,在全社會引發了“‘幸福’大討論”。今年初,張景和被查出身患癌症,而老人對此卻十分樂觀和堅強,用笑容直面不幸。徐州台《第一百姓》欄目得知張景和病情后迅速介入報道,呼吁社會關愛救助。在欄目多方努力下,多家單位、個人相繼伸出援手,央視《新聞直播間》等欄目也給予高度關注。張景和的“幸福”笑容與社會的溫暖行動,再次讓觀眾感受到“幸福”的廣闊社會內涵。這些報道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將理念具化,將情懷彰顯,將事件升華,在社會動員中弘揚主流價值,樹立群體道德標杆,產生了強大的感染力,引領了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
擴展品牌影響,彰顯集群效應。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節目制作委員會舉辦的“2011名優電視節目創新研討會暨名優電視欄目推選表彰活動”上,徐州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張慧幫你問》獲生活服務類“2011十大品牌電視欄目”稱號,是地市級台獲此殊榮僅有的兩個欄目之一。欄目主持人張慧常年來奔走於反映問題的群眾與職能部門之間,先后受理完成各類服務幫辦事項5300余例,得到地方領導和群眾的認可和廣泛贊譽,“有困難有疑問,張慧幫你問”的欄目口號深入人心。2011年,徐州台對《張慧幫你問》進行擴版,樹立“為民解憂、服務百姓、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的宗旨,建立了由張慧領銜、律師等各界人士參與的幫辦團隊和13個社區聯系點,團隊每周深入社區、廣場,走進群眾百姓,在構建一方和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張慧幫你問》也以個人效應帶動了媒體效應,強化了徐州台的媒體影響力、公信力和美譽度。在《張慧幫你問》的帶動下,徐州台陸續在相關欄目中開辦了《胖哥調解》、《“四丫”來了》《“馬•商”就辦》、《曹科看房》等節目板塊,或側重當事人之間的矛盾調和,或注重現場幫辦,或著眼專業知識咨詢,形成了不同類型、不同領域、不同表現形式的介入式節目集群。“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辦”,無論是張慧還是“胖哥”、“四丫”,業已家喻戶曉,成為百姓心中的“代言人”,社會矛盾的“調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