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起,本報“新春走基層”採訪組奔赴大江南北、沿海邊疆,許多返鄉過年的記者也放棄假日休息,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生產生活,反映各地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新舉措、新思路,傾聽大家的所願、所盼,用身邊人、身邊事講述“中國故事”。記者到基層、到一線、到群眾中去后,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最美風景在基層,最深感悟在基層。今天的這一組報道,就是基層對記者產生觸動的見聞和感悟。
佤族群眾圓了建房夢
本報記者 張 帆 徐元鋒
新春在雲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走基層,最耐人尋味的當屬?董鎮的趙正國圓了“建房夢”。從小住佤族草房的趙正國,對“自己動手‘種’自家房子”格外痴迷:1991年,他剛結婚,分家后自己備料建起茅草房,兩年后換成竹樓,1998年又換成土坯房。2002年第一次佤山房屋改造,國家補助磚和瓦,趙正國建起磚瓦房,“但遺憾的是,房子打了圈梁沒有柱子”。今天,趙正國新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房子,真正圓了自己的“建房夢”——怪不得他一個勁地邀請記者到尚未竣工的“新房”裡採訪。
【感言】用民生贏民心
一名佤族同胞的“奮斗史”讓記者感觸良多,而“千年佤鄉”的巨變令人噓唏贊嘆——8000多戶佤族群眾徹底告別茅草房、杈杈房和不安全的空心磚房,是佤族數千年歷史上的第一次!在阿佤山,隨時隨地都能觸摸到時代巨變的印痕。記者與佤族鄉親相約,等滄源機場通航后再來,記錄阿佤人民的又一首“新歌”。
養豬場變身濕地公園
本報記者 羅艾樺
正月初三,記者來到廣州下轄增城市石灘鎮下圍村紅旗圍濕地公園,隻見綠道逶迤,草木蔥蘢,花香水秀,游人如織。
“這裡曾有近70家臭氣熏天的養豬場,想不到吧?”石灘鎮黨委書記潘小航說,該鎮“散小亂”養豬場最多時有3131家,每天直接排放7000余噸污物。
2012年4月,增城市全面規范整治“散小亂養豬場”,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人口集中區及風景名勝區等為生豬禁養區。截至上月底,全市7288家養豬場已拆除4874家。與此同時,投資2.27億元,開工建設全市首家大型現代化養豬場,實現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費並用沼氣發電。
【感言】跳出環保抓環保
要想富,多養豬。記得小時候,兄弟姊妹上學穿衣以及全家油鹽醬醋的開支,幾乎都是從豬身上出。但也要看到,養豬對人居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可以說,整治“散小亂”養豬場,實際是“跳出環保抓環保”,是一種產業的轉型升級,更是一種發展理念的升華,是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的生動實踐。
勤勞倉覺創造幸福生活
本報記者 扎 西
2月12日,藏歷新年初二,記者和西藏畫家孟繁華夫婦到倉覺家過年。一幢200多平方米的兩層新樓,見証了28歲的農村婦女倉覺的勤勞。
倉覺從小幫父母操持家務,稍大些就到城裡打工。后來,倉覺嫁到了拉薩市奪底鄉維巴村。“那時候她懷孕七八個月,挺著個大肚子,每天背60多斤的竹筐,走路到一家家送牛奶。”孟繁華說,倉覺的准時和牛奶的好品質,贏得了所有客戶的信賴。
現在,房子蓋好了,倉覺想著快點到工地打工,為了每天能賺100元的工錢,把房子裝修起來。
【感言】靠實干奔小康
春節、藏歷年期間,記者走訪了城市和農村的不少家庭,還有寺廟的僧尼。無論到哪裡,都深切感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珍惜眼前美好生活,期盼明天更加美好的心願。西藏各族人民,像倉覺一樣,會用勤勞、勇敢和智慧,與全國人民一起,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志願服務照亮托老所
本報記者 戴 嵐
春節前夕,記者走進新疆克拉瑪依市銀河社區金色桑榆居家養老日托中心,打老遠就聽到“托老所”裡傳來的歌聲。這裡每天有近200位社區老人安享晚年生活,而每天有20余名志願者為老人服務。
今年72歲的王錦芬,自2006年加盟“志願者”組織,連年被評為“優秀義工”,這兩年又連續當選市“義工之星”。她說:“已經習慣每天來這裡,看看能做點啥,樂哈樂哈!”她1991年退休后,把108人組成的“社火隊”搞得紅紅火火。
大年除夕,她領著一家老小9口人去了福利院,其中5個孫子輩的。“培養孩子們的愛心,讓他們知道關愛每一個人。”
【感言】義工傳遞正能量
在這裡,記者感受到“志願者”的力量,他們用行動傳遞正能量。因為志願者的存在,這座城市充滿了關愛和溫暖﹔因為他們的存在,這座城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義工、志願者正在成為“油城”克拉瑪依最美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