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口記者:如何擅“跑”又善“刨”【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3期

跑口記者:如何擅“跑”又善“刨”【2】

王媛媛

2013年03月13日14:2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刨”字上見真功夫

世界銷售訓練大使博恩•崔西曾經說過,“任何人在任何行業要想出人頭地、出類拔萃,必須在那個領域奮斗五年以上。”作為跑口記者,也應該這樣。由於跑口單位的職能不同,社會分工不同,使得跑口記者所分的“責任田”存在很大的差異:出新聞質優量多的跑口單位稱之為“肥口”,而出新聞數量少而弱的跑口單位稱之為“瘦口”[5]。其實,所謂的“肥口”和“瘦口”都是相對而言的,一片從未有人開墾的處女地,如果善於經營,同樣可以變成“膏滿油肥”的“肥口”。

眾所周知,新聞線索是媒體的生命之源,誰最先掌握了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誰就掌握了新聞採訪的主動權。獲取新聞線索一般可以從以下途徑:如從媒體設立的新聞熱線中找新聞,從國家出台的新政新舉、法律法規中找新聞,從國際國內大事中找新聞,從會議和領導活動中找新聞,從新聞同行中找新聞,從季節變化和節假日中找新聞,向聯系人要新聞,向市場要新聞,向生活要新聞,從相關部門中找新聞[6]。作為跑口記者,要 想從口內“刨”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和新聞,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客觀冷靜,展示媒體的獨立立場和思考

作為跑口記者,新聞線索往往游離於跑口單位工作之中,或游離於跑口部門工作之外,關鍵在於記者是否獨具慧眼,同時還在於記者是否能精心策劃。另外,作為一名合格的跑口記者,還需要獨立思考,彰顯自己所代表媒體的立場和主張。對自己跑口單位成就的報道,跑口記者應該深入實際,進行盡可能的調查和考証,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無中生有。針對跑口單位出現的問題,跑口記者不能護短,瞞而不報,更不能毫無顧忌地直接曝光。瞞而不報會失去媒體的公信力,毫無顧忌地直接曝光則可能導致跑口單位的不滿,甚至直接造成跑口記者直接失去該跑口單位。正確的做法是“小罵大幫忙”:跑口記者改變報道的角度,側重客觀剖析,指出症結所在,做好跑口單位的“良師”﹔第一時間發布跑口單位新的舉措,消除該事件負面影響的同時,使得該事件合理、妥善地解決,做好跑口單位的“益友”。

(二)擁有自己的專家庫,用好外腦。

由於跑口記者長期固定地在某一領域或某一部門採訪,所採訪的人群比較固定,這些人群針對跑口記者而言是異常珍貴的。跑口記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廣辟蹊徑、多方聯絡,建立自己的“智囊”、“學者群”、“專家庫”。這些“智囊”、“學者群”、“專家庫”的成員是該領域的行家裡手,他們既能第一時間捕捉領域、部門內的風吹草動,善於發現其中的風向,同時具備高屋建瓴的眼光和通過表面看到實質的能力。他們不但能為記者及時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而且能為新聞報道出謀劃策,甚至參與到新聞報道的策劃中來。有這些大家的幫助,無疑會拓寬跑口記者的思路,為尋找新聞線索和新聞報道上開拓深度和廣度。

(三)掌握行業動態,善於甄別真偽,及時辟謠

目前,一部分跑口記者過於依賴網絡,不是主動到跑口單位尋找新聞線索,而是盯著跑口單位的網站,對網站上發布的消息或新聞不加核實,直接改頭換面或加以主觀上的拓展,甚至照搬照抄,不加任何改動,有的竟然連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7]。由於跑口記者缺乏敬業精神,有時候竟然分不清消息發布的時間、背景,將陳年舊聞包裝成新聞,混淆視聽,這是出現假新聞的一個常見的路徑。

一名合格的跑口記者,要竭力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因為一旦發生此類虛假新聞,則可能為同行所不齒,同時將很難在跑口單位中立足。另外,發現此類假新聞后,應做出積極反應,充分掌握虛假消息的來源,指出其中症結,第一時間辟謠。

(四)善待會議,認真開掘

作為跑口記者,不可避免地會面對很多會議,有些跑口記者怨聲載道將其稱為“文山會海”。長期以來,報道會議新聞的固定套路致使會議新聞單調乏味。其實,眾多的會議如果開掘得當,裡面潛藏著很多的“礦藏”。善於從會議發言、文件、活動、交談中,發掘出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線索或新聞,是跑口記者的看家本領。

那麼會議的“新聞點”究竟在哪裡?其實,無論還是會議上某人的發言,或者是參加會議的人員,或者是會議的決定,還是會議本身都是新聞。屬於動態消息的會議新聞有很強的時效性,及時地捕捉到每個會議最亮的“新聞點”,無疑是會議報道成功的關鍵。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聞的時效性,並不意味著盲目地搶發。而應該事先領會會議精神,通過對信息進行篩選、整合,確定新聞報道的主題,注重挖掘其現實意義,通過背景資料增加其信息量,才能把會議新聞“做大”,將其做成深度報道[8]。

(五)立足跑口領域,加強策劃意識

目前,新聞傳媒愈來愈重視策劃。作為跑口記者也應該重視策劃,特別對於跑口記者所處的媒體和跑口單位來說,要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加強新聞策劃是毋庸置疑的,新聞策劃貫穿於新聞報道的全程。因為隨著媒體間競爭的加劇和社會透明度的不斷提高,獨家壟斷新聞資源已經幾無可能,從前跑口單位的獨享新聞資源已經變為其他媒體均可共享的資源,作為跑口記者,能否有效利用和開掘這些有限的共享新聞資源便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方面依托於跑口記者的新聞功底、新聞嗅覺,更多的是依靠跑口記者的策劃水平。通過跑口記者的策劃能力將本來已經共享的新聞資源變成“獨享”,方能在同一領域或同一跑口單位的新聞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可以綜合為一句話:策劃制勝[9]。

總之,一名優秀的跑口記者是其綜合能力的完整體現:既需要其有超凡的公關能力,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的形式,善於處理各種矛盾﹔同時,跑口記者還需要具有扎實的新聞業務能力、敏銳的新聞嗅覺、高超的策劃能力﹔而且,跑口記者還應放眼口外,加強同一領域不同媒體之間的互動,加強同一媒體不同領域之間的互動,加強跑口單位與媒體之間的互動,集中所有資源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 蔡騏.反思新聞“跑口”制度[J].青年記者,2002(11).

[2] 張旭亞.鮮活新聞“跑”出來[J].青年記者(下半月),2008(11).

[3] 伊聖濤.談跑口記者協調關系的策略和自我定位[J].中國廣播,2005(12).

[4] 陳潔.跑口記者的“草根”情懷[J].採寫編,2008(4).

[5] 秦家杰.記者跑口應做到“四盡”[J].新聞研究導刊,2010(6).

[6] 王大瑩.新聞線索的發現與新聞選題的確立[J].新聞愛好者(上半月),2009(9).

[7] 張曉平.2010年假新聞四大特點[J].新聞實踐,2011(2).

[8] 俞益.捕捉會議的新聞點[J].傳媒觀察,2005(12).

[9] 徐建中.關於廣播新聞策劃的幾點思考[J].江南論壇,2007(12).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