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調查的文獻進行綜述,歸納總結了現有文獻有關大學生媒介素養的調查內容。研究發現,現有文獻缺乏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成因的調查分析。本文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現狀調查的同時,也調查了社會、家庭和學校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參與和認知情況。最后,本文基於調查結果提出 “三元互動”大學生媒介素養提升模型。
關鍵詞:三元互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
關於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目前我國學術界在借鑒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頗有價值的觀點,這些觀點大多是國外的學者基於他們國家國情而提出的,如何借鑒並結合我國的國情對這些觀點進行吸收創新,是值得我國的專家學者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希望通過在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方面狀況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國情而且操作性較強的措施或建議。在筆者《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的調查》一文中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調查分析結果闡述比較詳細,本文只是希望在原來調查結果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1]。因此,本文對原來的調查結果不做過多重復,隻借助於主要調查結論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調查的研究綜述
劉佳調查了上海大學生對媒介的基本認知情況、媒介消費行為、對媒介的理解領會、參與媒介傳播能力等方面媒介素養現狀的調查[2]。覃川等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媒體接觸的基本情態、媒介行為和媒介素養特點、對媒介素養的認識等問題[3]。趙虹調查了南京和徐州兩市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包括大學生在媒介常識、媒體建構特征、客觀性、媒體類型及語言、大眾傳播過程及大眾文化、媒介效果等幾個方面的媒介認知能力的調查[4]。韓燕等對杭州地區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進行研究,主要調查了大學生接觸媒介基本狀態(大學生課余時間接觸媒介情況、大學生媒介擁有情況、大學生媒介消費情況等)﹔大學生接觸媒介的目的及對媒介的認識﹔大學生媒介創作能力及接受媒介教育的態度等幾個方面[5]。李天姣對幾所高校學生的媒介素養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媒介接觸行為、媒介消費動機、對媒介的解讀能力、媒介道德規范認知和自律意識、參與媒介傳播能力﹔和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情況等[6]。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的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大學生媒介接觸情況(包括大學生對媒介的消費水平、消費時間、消費動機和媒介的擁有以及利用情況等幾個方面)﹔2.大學生對媒介的認知能力(包括媒介知識水平、媒介意識水平等方面)﹔3.大學生的媒介分析和批判能力(包括媒介解讀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判斷和反饋能力等幾個方面)﹔4.大學生的媒介道德水平﹔5.大學生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認識(包括對媒介素養的理解、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認識等方面)。
本文認為,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提升不僅僅是大學生本身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提高不僅僅大學生自身去加強提高和完善,也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三個主體共同參與。因此,本文不僅就上述6個方面對大學生對媒介素養的現狀進行調查,同時調查了大學生對社會、家庭和學校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看法與認知情況。通過這樣一系列完善的調查,我們才能夠了解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現狀和成因,才能針對性提出大學生媒介素養提升的途徑和整體方案。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以江西省高校為主要調查對象,以定量調查為主。定量調查主要是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分析。本次問卷調查採取隨機抽樣法,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08份有效問卷,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0.67%。本文數據處理全部採用spss16.0軟件進行處理。
三、調查主要結論
(一)被調查者對“媒介素養”概念了解較少
被調查者中聽說過“媒介素養”這個詞語的僅佔7.88%,認為媒介素養教育“一般重要”和“不太重要”的合計佔68.98%。由此看來,“媒介素養”概念並沒有深入大學生心中,從而導致大學生未能正確認識“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二)被調查者媒體選擇和媒介信息判斷能力較為缺乏
對於“選擇媒體和收集信息能力的判斷”,“一般”佔61.77%,“較好”和“很好”合計僅佔28.44%。對於“能夠對媒介提供信息進行判斷或批判”,“基本沒有”佔77.03%。這既反映大部分被調查者選擇和利用媒介能力較為欠缺,又反映許多被調查者對媒介提供的信息缺乏一定的判斷和反饋能力。
(三)被調查者未能很好地使用網絡媒介
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是被調查者接觸最多的媒介,佔90.07%。盡管大學生經常接觸網絡媒介,但是,許多大學生並不能夠正確地對待和利用網絡媒介。“休閑娛樂”和“消磨時間”佔據被調查者接觸媒介的大部分時間,分別佔68.53%和47.92%,“獲取學習資料”僅佔44.39%﹔如果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不能給予大學生正確地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將浪費大量時間,影響和耽誤大學生的正常學業。
(四)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重視程度還很不夠
在被訪者回答“您是否參與過社區、社會團體等部門組織的媒介宣傳或制作等方面的實踐活動”時,“沒有參與過”佔91.14%。問及“您是否經常看到過電視或者網絡等媒體關於媒介素養信息的宣傳報道”時,回答“從沒看到”佔94.35%。以上兩個超過90%的比率說明政府和社會團體都沒有積極介入媒介素養教育,未為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家庭對子女的媒介素養教育十分缺乏
家長對子女“完全沒有給予媒介素養知識的灌輸或者引導”佔84.41%。父母也很少意識到在家庭內應該營造一個討論和分析媒體信息的氛圍。這不僅反映父母責任的缺失,也部分反映父母對媒介素養教育不夠重視,不能給予子女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提供及時有效地指導。
(六)媒體在自律方面需要加強和提高
對於“您對我國媒體自律的看法”,被調查者認為“媒體自律不夠好”佔62.43%,“媒體基本能自律”佔21.98%。被調查者對於“媒體提供的新聞信息”和“媒體提供的廣告信息”,“完全相信”所佔比例都不高,分別佔32.15%和25.11%,多數被調查選擇“大部分相信”。這反映大學生對媒體提供新聞和廣告等信息的真實性程度表示一定質疑。這可能與現實社會中經常出現的關於媒體提供一些真實性不夠或者誤導受眾信息的負面報道有關。因此,媒體首先應該自律,為大學生和公眾媒介素養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大學生媒介素養提升模型構建及建議
我們可以將社會、家庭和學校視為一個以大學生為中心的網絡系統,社會、家庭和學校是網絡系統中的結點,視為大學生媒介素養提升服務的行動主體。因此,我們可以構建一個社會、家庭和學校三元互動的以大學生為中心的網絡系統模型(見圖1)。下面具體闡述圖1所示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提升模型。在社會這一層次中,要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可以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應當從政策上大力支持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活動的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其次,社會團體也要積極參與。在沒有社會團體參與的地方,政府可以加強引導,從政策等方面支持籌辦媒介素養教育有關的社會團體。有社會團體的地方,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團體,比如傳播協會、互聯網協會、影視協會等社會團體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方面知識的普及和培訓﹔另一方面,大學生媒介素養能力的提升也需要父母正確地引導和教育,兩者相互支持﹔最后,可以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社會和公眾聯系最緊密,社區開展媒介素養的知識宣傳,可以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能力,父母媒介素養能力相應也得到提高,父母媒介素養能力提高反過來影響子女的媒介素養,這樣社區和家庭也形成了互動機制。
對於學校這一層次,可以從四個方面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首先,高校要加強對媒介素養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課題研究。在借鑒已有的比較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媒介素養教育模式和教育體系。其次,在課程建設方面,既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要考慮各個學校在媒介素養方面現有條件,針對性地開設媒介素養教育的課程。再次,高校可以開展媒介素養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提高大學生參與媒介信息和媒體制作等方面的社會實踐能力。高校可以和政府、社團團體以及媒體形成互動,讓政府、社會團體和媒體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最后,高校需要加強對媒介素養教育的師資培訓。
對於家庭這一層次,可以從四個方面努力。首先,家長要對子女積極開展媒介素養方面的教育。當然,家長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媒介素養知識。這需要社會層次中的政府、社區、社會團體、媒體和家庭互動,先為家長媒介素養的提高搭建平台。其次,在家長媒介素養提高的基礎上,家長要率先垂范,在正確合理地選擇和利用媒介等方面做出表率,因為家長媒介素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子女媒介素養的整體水平。再次,家長要加強對子女媒介素養方面的引導,在子女的成長及大學期間,要結合子女的實際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指導。最后,家長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利於子女媒介素養的提高。比如,可以在家庭內經常討論媒體提供的信息,及時指出子女在媒介素養方面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劉建榮,李興蓉.基於構建和諧校園背景下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分析[J].南方論刊,2010(3).
[2] 劉佳.上海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報告[J].新聞記者,2006(3).
[3] 覃川,王磊靜,張篙印,劉浩宇.當代大學生媒介行為和媒介素養實証研究[J].當代傳播,2007(4).
[4] 趙虹.南京和徐州兩市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調查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07(4).
[5] 韓燕,任燕.杭州地區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研究[J].新聞界,2008(3).
[6] 李天姣.對幾所高校學生的媒介素養調查[J].新聞愛好者,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