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令他毫無保留……
10年
張國榮有一點奇特之處在於:他作為演員的形象和作為歌者的形象幾乎完全不同,但又有共同點——都是在用生命表演!
對於歌者張國榮,梁文道曾經有過一個形容:“香港大部分歌手都在唱別人寫給他(她)的東西,但是張國榮唱的歌,你會覺得那真的是他在唱給你聽,是他在唱,是他的話。”
A
[形象的成長]
“不能極致表達, 那就沒有意義”
剛剛出道的張國榮,走的是公子哥路線。這跟他的出身是相符的:父親在中環開的“張活海”洋服鋪很出名,而張國榮算得上現在人們說的“富二代”。隻不過,張國榮出道並非為了玩票,他從19歲開始便在尋找如何自立的方法,甚至還到律師樓當過小弟。
張國榮在1977年參加麗的電視台的“亞洲歌唱比賽”之時,便已顯出了追求極致的性格。當時他准備了一首七分鐘的英文歌參加比賽,比賽音樂總監黎小田提醒他:比賽時不可能讓你把整首歌唱完。張國榮反感地回答:“那就沒意義了!”張國榮的早期舞台形象偏向青春和時髦,不同於老一代歌手的流行曲風吸引了很多年輕的粉絲。但他后期的成熟風格,則讓更多人印象深刻。那是在1995年他復出歌壇之后,林夕為他打造了一系列歌曲,風格用林夕的話來說包含了“飛揚、纏綿、妖媚、憂郁、沉溺、喜悅、悲傷”……那便是后來定型於人們腦海中的張國榮。
B
[舞台的天分]
“不能超前一步, 我就不是明星”
在那個年代的歌手裡,張國榮顯得有些前衛。他復出歌壇的第一張唱片《紅》,封面採用過初出茅廬的攝影師夏永康的設計。當時對方提出:“封面能不能不出現你的照片,也不出現你的名字?”沒想到,這個離經叛道的提議,卻被張國榮接受了。只是,后來這張整個隻有一片紅的唱片封面,還是被唱片公司在專輯出版后一個禮拜就換掉了。
在很多人至今津津樂道的“跨越97”演唱會中,張國榮再次將《紅》演繹出了超越時代的味道,穿裙子,抹口紅,還套上驚世駭俗的紅色高跟鞋……人們一時議論紛紛,張國榮卻說:“如果我不在舞台上超前一步,我就不是明星。”
追求真我的極致體現,這在張國榮的2000年“熱情”演唱會中尤其明顯。那次,他請來法國時裝大師讓·保羅·高緹耶設計服裝,想在舞台上展現“從天使到魔鬼”的視覺理念。張國榮拼命減肥,三次赴巴黎面見高緹耶,但最后他在舞台上的超前表現卻讓當時的媒體無法接受,報道紛紛說他“扮貞子”、“裝女人”。這件事讓高緹耶非常生氣,他批評香港媒體不懂藝術,但最傷心的還是為了這場演唱會懷著熱忱的張國榮。
C
[創作的個性]
“確定想要什麼, 然后再去找歌”
香港音樂人陳少寶回憶,當時很多唱片公司已是今天的操作模式:找到好聽的歌,就拿回來給藝人唱。但是他跟張國榮的合作不同,“我們先確定想要什麼,再去找歌”。如此一來,張國榮的個人形象跟他的歌曲便結合得更緊密,即使是從日本淘來的歌,經他演繹后,都像是為他度身定造。
很多人至今認為,張國榮只是一個由特定年代造就的歌手。他的歌喉如何,至今也仍有爭論。很多人忽略了,張國榮其實也是一名優秀的創作者。《由零開始》、《沉默是金》、《風再起時》、《紅顏白發》、《有心人》、《這麼遠那麼近》……這些經典歌曲均是由張國榮作曲。
張國榮的歌曲創作始自1983年的第二張粵語專輯《一片痴》,其中一首《情自困》由他填詞。此后,張國榮的專輯中先后收錄了八首他的詞作。他的第一首曲作則是收錄在1988年的《Virgin Show》專輯中的《想你》。他一生共創作了30首作品,專輯《一切隨風》收錄了其中四首,這張唱片在張國榮去世之后方由環球唱片公開出版。
“紅,
像年華盛放的氣焰。 紅,像斜陽漸遠的紀念。”
像年華盛放的氣焰。
紅,
像斜陽漸遠的紀念。”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