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國學本就不該火--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人民日報海外版:國學本就不該火

2013年04月01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百家講壇》好久沒有推出重量級的說書人了。雖然標榜“架起專家和百姓的橋梁”,可實際上,欄目秉承的仍是勾欄、瓦肆、天橋、茶館的路子,架起的是百姓和歷史故事的橋梁,換湯不換藥。

  過去的百家講壇,還講些蝴蝶啦、黑洞啦,結果收視率墊底。好,那就講皇帝,講“三國”,講《論語》,結果大受歡迎。看來,“賽先生”不太受中國人民待見,要把“萬惡的收視率”提上去還是得靠老祖宗。

  有人說,中國人喜歡歷史。不對,如果是那樣的話,人們應該愛看《三國志》而不是《三國演義》。確切說,中國人喜歡歷史故事。這一點,陸游早就看出來了:“斜陽古柳趙家庄,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后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

  經濟學講理性不講道德,如果需求低俗,那麼供給也就不用高尚。既然需求方愛聽歷史故事,那麼供給方自然就要變著法生產了。最常見的生產方式就是像以《百家講壇》為代表的各種講堂、論壇,“請”專家學者出來,把文言翻譯成白話,把《二十四史》講成《故事會》。

  這樣一來,國學火了,講國學的專家也火了。古時說書說得好的,柳敬亭,“一日說一回,定價一兩,十日前先送書帕下定,常不得空。”(據張岱《陶庵夢憶》)今天說書說得好的,於丹,2007年版稅就過千萬元,頻繁奔波於各種活動中。中華書局也靠著出“於丹雞湯”而一舉扭虧為盈。

  可作為接受方的讀者、觀眾,成就了別人的輝煌后,自己得到了什麼呢?當時於丹剛講《論語》時,有人說,就算她講得不對,起碼讓百姓對經典著作產生了興趣。幾年下來了,於丹的書還是賣得好,可公認的好注本如楊伯峻的《論語譯注》還是沒人買。老百姓對經典著作還是沒興趣,還是喜歡拾人牙慧。

  這說明,國學之火太虛。國學本不需要火,隻要你願意,有光、有空、有書,就可以學國學了。悶聲發大財可以,悶聲學國學也可以。

  國學太長嗎?《老子》不過五千言。國學難懂嗎?《憫農》唱誦至今。國學沒用嗎?對了,這大概是說到了症結上。看一遍《荀子》能讓我賺錢?讀一通《詩經》能讓我升官?如今流行的是:學《孫子兵法》要與商戰聯系,看《三十六計》要與經營挂鉤。

  中國人的閱讀率一直不高,偌大的華北、東北、西北、西南、華南、華東,放不下幾個平靜的讀書人。在高鐵上、飛機裡、排隊時,大部分人都是呆著,要麼枯坐,要麼拿手機玩。極少有人看書,有幾個看雜志的就不錯了。雖然移動終端也可以看書,可一個平時愛看《讀者》、八卦的人,難道換了高檔的智能手機就會去看《史記》、《漢書》嗎?

  清代學者最看不上明代人束書不觀、游談無根,認為明亡就亡在沒人扎實求學,全被浮躁的氣氛籠罩住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當社會浮躁時,需要的不是推波助瀾之輩,而是啟蒙清源之士。從這個角度說,《百家講壇》應該向林懷民學習,不要去迎合觀眾了,該去培養觀眾了。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在演出前首先申明,演出中不許拍照。這不是跟觀眾對著干嗎?人家花錢來了,拍個照都不行?真不行,隻要有人拍照,林懷民馬上停止演出。一來二去,觀眾逐漸不在演出中拍照了,開始認認真真、專心致志欣賞演出了,從而完成審美過程,提升自己。

  林懷民能這麼干,是因為在他這兒是賣方市場,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百家講壇》過去影響力不夠,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名牌欄目了,具有一定話語權了,應該洗腳上岸、提升檔次了,別再迎合國人不求進步的喜好了。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