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聞文風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記者》>>2013年第6期

當前新聞文風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課題組

2013年06月24日14:04        手機看新聞

來源:《中國記者》雜志

當前新聞文風存在哪些問題?症結何在?媒體改文風應該往哪兒改、怎麼改?本文通過深入調研北京、上海、江蘇、吉林、廣東、湖南、陝西、四川等地的宣傳部門和媒體單位,採訪了多位業界學界專家和不同職業的普通受眾,梳理了當前媒體改文風的理念和實踐、學界和業界對新聞文風的疑惑、思考和建議,以期為媒體改文風提供參考。

一、當前新聞文風存在的問題

在中央的指導和推動下,當前新聞文風已經有很大改觀。但是課題組調研發現,媒體在改文風的過程中,既存在沒改到位的老問題,也存在“過猶不及”的新情況,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在“貼近性”上存在偏差。

當前很多主流媒體過分強調引導,按照慣有模式灌輸,不顧受眾感受,自娛自樂,造成受眾流失。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媒體對自己的定位缺乏認識,對受眾缺乏了解,甚至不在乎受眾是誰、受眾關心什麼問題、什麼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接受方式。很多報道是“命題作文”,記者並不清楚為什麼做這個報道、報道做給誰看,只是趕緊把報道任務應付過去。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立場不穩、“刻意迎合”的情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慶安認為,近年來主流媒體有迎合網絡媒體和網絡社會中少數人意見的趨勢。更有甚者,有的媒體為了取悅受眾,片面追求發行量、收視率,社會責任感淡化,將大眾化、通俗化曲解為低俗化、媚俗化,迎合一些不良心理、庸俗趣味、低俗需求,而不是著眼於公眾利益。

2.“長、空、假”“僵硬、雷同”等痼疾尚未根除。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李良榮認為,目前媒體上仍有不少“官話、套話、大話、舊話、廢話”。如會議新聞過於注重程序性內容,摘文件、抄講話,缺少深入挖掘﹔方針政策解讀沒有獨立主張獨立看法﹔報道生硬干癟和套路化,缺乏生活氣息。

經濟新聞等類型的報道可讀性差,飽受詬病,專業人士覺得經濟報道業余,普通讀者覺得太硬看不懂。如鋪天蓋地的經驗報道、成就宣傳,就事論事或無限拔高,缺乏對經濟現象、熱點問題深度分析和前瞻性把握﹔缺少人性化視角,從工作角度報道多,從經濟生活、群眾生活的角度報道少。有些報道不能當好“翻譯”轉變話語體系,學術氣濃,生搬概念、堆砌數字,不注重解讀。

同時,新聞來源單一,報道方式和策劃方式簡單化雷同化﹔記者“抄通稿、抄同行、抄網絡”現象嚴重,導致很多報道尤其是重大活動報道常常是從標題、內容到結構都幾乎一致,引起受眾審美疲勞。

3.“失實”“失范”“失衡”的現象普遍存在。

有的報道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合理想象”,甚至編造一些故事和細節。如典型人物報道任意升華拔高,強加心理活動、拼湊編造“豪言壯語”、加工整理書信日記等﹔一些娛樂新聞過分挖掘編造明星緋聞隱私﹔從網上扒新聞搶新聞的過程中,過分注重時效,求証不到位造成失實。

一些報道中語言規范缺失,在表述時隨意夾雜英語等外來語、含義不清的概念和術語,過多引用網絡用語。有的報道不注意把握分寸,違背新聞倫理,如過分渲染暴力、色情或凶殺場面,或將違法犯罪分子作案細節和公安民警偵查細節等“全景再現”造成不良引導等。

有受眾反映,當前媒體報道覆蓋面窄,不夠均衡,如隻關注城市居民的民生問題,不重視農民的民生問題。另外,有些熱點焦點問題負面報道過於集中,缺乏冷靜理性分析,把握不好輿論監督和輿論引導的尺度,不能平衡報道老百姓呼聲和政府的難處與積極舉措,加重社會無助感,出現“媒體講故事悲情化”“社會矛盾放大化”的趨勢。

二、文風問題背后的症結透視

1.傳播環境的沖擊。

①新的傳播方式凸顯傳統話語方式的滯后。新的媒介技術打破了原有的傳受界限,使新聞信息的生產、傳播、接受逐漸融為一體,傳播的主客體區分不再那麼明顯,傳統的點對多的傳播方式讓位於多點對多點的交互網狀傳播、裂變式傳播,新聞信息呈現海量化、碎片化、即時化、跨時空等特征。主流媒體在終端拓展的過程中,新聞理念、報道內容、報道時效和表達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尚未適應新傳播方式對話語方式的“革新”。

②受眾閱讀習慣和閱讀期待發生變化。在新媒體環境中培養出受眾多元化的話語方式,並形成新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期待,對媒體有更多的審視眼光,而媒體尤其是傳統主流媒體尚未適應這種新的表達方式和閱讀期待。如2013年3月的“長春偷車殺嬰”“黃浦江死豬”等事件,地方媒體的報道就受到不少網友的批評。此外,新傳播技術帶來的多元化信源,使得受眾在對同一事件、同一題材的報道對比中,對傳統主流媒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2.媒體操作的不足。

①新聞理念和生產機制落后。一些主流媒體新聞理念僵化保守,生產機制死板低效,缺乏市場意識、受眾意識和競爭意識,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導致文風積習難改。

陝西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徐永兵說,主流媒體在社會熱點面前,“等”管理部門指令,自身缺乏主動性﹔重大事件前面,“靠”通稿應付版面,不思內容創新﹔經營困境面前,“要”財政補貼度日,不敢深入市場﹔分析原因時,統統“推”到體制機制上去,不從自身找原因。這種“等”“靠”“要”“推”的慣性思維已經成為媒體改文風的障礙。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社教節目中心副主任靳雷認為,對改文風最大的挑戰是習慣惰性。“按照原來的方式寫,大家都會寫得特別快,又不出錯,但要用新方式呈現的時候就需要花比較多的力氣。”

②人才隊伍職業素養不夠。一方面媒體競爭使得主流媒體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主流媒體內的人才隊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日益嚴重。人才隊伍的新聞理念問題長期得不到引導、適應新傳播環境的專業能力長期得不到提升。

有的新聞工作者不注意學習,尤其是年輕的記者編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堅定、不了解中國社會基層,宗旨意識、基層意識淡漠,不關心主流價值引導,習慣於快餐式的閱讀和傳播,缺少“我為我的故事負責”的職業新聞人心態,“打工者心態”明顯。

③部分媒體“走轉改”不到位,在實踐中缺乏“話語”自覺。“走轉改”活動是讓新聞工作正本清源、風清氣正的有效途徑。然而部分媒體“走轉改”活動流於形式,削弱了“走轉改”的應有意義。在話語體系的更新完善上,部分媒體重視不夠,缺乏貫穿培訓、採寫編、考核評價等環節的具體規范和嚴格把關,有時甚至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縱容各種打擦邊球的新聞“失范”,損害了主流媒體應有的話語體系和嚴肅定位。

三、對媒體健康深入推進改文風的建議

1.在新聞理念層面引領“改文風”——改文風要把握方向和原則。

①把握方向,堅守定位。媒體應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下,形成健康的文風觀。在改進文風的過程中,應把握定位,立足新聞生產的專業性,實現視角、語態的轉換。同時,不能為了“貼近”而片面“迎合”,要把握應有的基調和格調,在緊跟時代的同時更要有引領時代的追求。

②尊重規律,務求實效。在立足大局把握方向的前提下,媒體改文風不僅要解決新聞報道的篇章、語言、版面欄目等表面問題,更應著力解決文風背后的新聞生產制度、流程、評價標准以及新聞工作者作風和素養問題。

改文風需要尊重新聞規律,從規律中要實效。這就需要媒體直面問題,理性看待,理性表達,深入研究新時期的輿論生態,積極回應輿論關切,提升新聞報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比如,媒體應有更多直面復雜問題的選題,展示中國社會的復雜性,而非簡單化地報道好人好事、揭露壞現象。

2.在新聞生產層面促進“改文風”——改文風應在新聞生產流程中形成機制。

①形成“市場倒逼採編”的內容生產機制。文風源於新聞生產機制的土壤。要將受眾意識、產品意識、市場意識融入新聞生產流程,優化、重塑新聞信息採編發流程和發布模式,形成“市場倒逼採編”的內容生產機制,提升新聞信息採集、編輯、發布等各環節的交互性,促進文風的動態生成、更新。議題設置上,要在工作重點、社會熱點和受眾看點中找到平衡,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貼近輿論中引導輿論。

②在採集環節,深入走基層,增強貼近性。要深化走基層內涵,擴大走基層外延,貼近基層、貼近現場、貼近群眾。走基層要深入,就要拒絕形式主義。此外,要增強受眾意識,提高“走轉改”的針對性。

③在寫作環節,應增強新媒體意識。媒體應增強創新意識,積極探索新傳播生態下主流媒體的內容構架和話語方式。具體說來,媒體可不斷更新寫作案例和細則,提高寫作規范化水平﹔通過培訓研討等手段提升單體能力,賦予記者規范寫作、創新寫作的壓力和動力,形成鼓勵創新、兼容並包的寫作氛圍。這方面,很多主流媒體展開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嘗試。如2011年6月新華社播發的“微博體通訊”《“向革命前輩借點勇氣吧!”——互聯網領軍人物眼中的“紅色奮斗”》引起的反響,讓我們窺見話語方式創新的廣闊空間和潛能。

④在編輯呈現環節,要適應雙向傳播模式,增強受眾意識和交互意識。新興媒體快速發展並逐漸躋身主流媒體,對傳統新聞信息發布方式形成新的挑戰。在編輯、傳播、呈現上,要根據受眾需求和載體特點、通過N次交互進行個性化、對象化、定制化內容加工和價值延伸,優化新聞信息內容結構、產品形式、話語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和受眾評價。隻有本著受眾意識和交互意識,在文風上才會出現多維、多態的景觀,從而最大化新聞價值,最小化傳受距離。

⑤在評價考核環節,要打造更開放、更有效的評價考核體系。在考核評價環節,需要增強專業評審和受眾評價的話語權,要加大貼近性、可讀性等評價指標的權重,打造更具開放性、動態性、全面有效的評價體系,拉開考核層次,從而倒逼文風不斷更新,形成文風生成與流變的良性循環,形成鼓勵創新、包容多元的多樣化文風。例如,對編發會議材料的稿件賦予低分,甚至可以不計入考核﹔加大對素材鮮活、觀點獨到、解讀深刻的稿件的獎勵力度。

3.在新聞表達層面落實“改文風”——改文風應該具體化為語言規范和表達方式。

①平衡嚴肅性和貼近性。傳統媒體在網絡議題和網言網語的沖擊下,往往陷入傳播自信弱化、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尷尬,或為吸引眼球盲目介入而“失態”,或因顧慮重重消極回避而“失語”,或為片面迎合而“失儀”。

媒體改文風,當然需要改變以往生硬僵化的話語方式,但是並不意味著一味“軟化”甚至粗鄙化。所以,媒體一方面要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學會網絡表達方式﹔一方面要有自己的風骨,保持應有的嚴肅性和風格化。

②善用事實說話,慎用價值判斷。缺乏客觀姿態損害公信,缺乏理性態度損害“專業”,缺乏邏輯敘述無力“說服”。因此媒體應強化專業性,小心求証,逼近真相,而不要用價值和感情代替事實、削弱客觀。尤其在當下網絡輿論風生水起、魚龍混雜、習慣站隊的情況下,媒體更應強化調查求証、深度解讀的核心競爭力,不能人雲亦雲,也不能用立場代替思考。

③善講故事,慎講道理。對於媒體而言,無論什麼樣的新聞題材,都要圍繞講故事來展開。《新京報》編委、深度報道部主任劉炳路認為:“不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要從新聞本身,從各種背景的、當下的以及未來的層面中找故事。”

“講故事”的方式應該根據報道對象、報道時機等因素確定。比如:時政報道要讓文本“軟化”和增強接受性,加入背景性的內容﹔社會新聞要注意用詞的准確性和嚴謹性,報道要克制,不能僅僅追求好看,爭奪眼球,而是要體現理性、克制和大局觀,多挖掘一些政治根源、政策解讀。

④兼顧規范化和多樣化。改文風要規范化,就是要細化要求,“有章可循”“有例可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鄭保衛建議:“要對消息評論通訊等都有一些細則,讓大家有一個規范”。如不要出現“據說”“大家說”等模糊表達,不要有過多的二手三手材料,規定必須深入採訪當事人,等等,以制約採寫編環節。此外,“評論要加強,學習短小精悍、直入主題、一針見血的表達方式。”規范化不意味著模式化,要警惕形成新八股。(課題組成員:白繼紅、王會、李成、譚林茂、劉麗琴)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