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媒的首席記者,到紙媒的副總編輯,再到微博的內容運營總監。最后這一跳,讓他躋身為新媒體的弄潮兒。回顧曾有的13年紙媒經歷,這一年多的新媒體職業生涯,讓作者在感受新媒體無限的魅力之時,也對自己的轉型進行了思考。
在紙媒工作了13年,於2012年到騰訊微博工作。從紙媒到新媒體,雖然還與內容相關,但自感是一個不小的轉型,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是:紙媒強調視野、採訪和文本,而微博強調運營和傳播。
在《南方都市報》和《雲南信息報》工作的10年,深知一份好報紙,應該是有理想、有情懷、有格調的媒體﹔一名好記者,應該是有思想、有人脈、有能力的尖兵﹔一位好總編,應該是有方向、有魅力、有朋友的領導。那麼來到騰訊,來到互聯網,對一個運營leader的要求又是什麼呢?
我理解首先要熟悉自己所運營的“產品”。騰訊微博有5億多用戶,每天產生一億多條信息,用戶間有上百億個關系鏈,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數百億條傳播通道。用戶在這裡結網,運營就是要讓這張網更強健。
二、內容由誰生產。
內容運營中心,表面上內容是重點——及時發現並把重要內容用各種渠道推送給用戶,發現新聞,拓展新聞當事人。這些並不是難點,難點在於如何讓用戶自發產生高質量內容,並快速有效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用戶的興趣千差萬別,內容雖然重要,但遠不是全部。這份工作,表面上雖然和傳統媒體相近,但實質上和傳統媒體大相徑庭。
由誰生產內容?傳統媒體秉持客觀公正原則,要做冷靜的觀察者,對新聞事件不介入。不參與,由專業的採編團隊生產內容,媒體主動設置議題,生產的內容精英色彩濃厚。但微博僅是一個平台,無法像傳統媒體那樣自己生產內容讓用戶消費。一個活躍、有影響力的平台,必然是UGC的舞台,用戶們在這裡生產並且尋找、消費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這些用戶可能是名人,可能是某一領域專業人士,可能是官員,也可能是一個默默無名的草根。這些人散布在中國社會各個階層,形象模糊,產生的內容也千差萬別。
一句話,媒體是自己生產內容,而微博是讓用戶自己生產內容。
三、龐大的內容,如何選取運營的重點。
理論上,微博這個平台上信息自由流動,用戶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轉播,不同信息優勝劣汰。現實中,任何一份媒體,一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特點,從而吸引特定的群體。從來沒有一個媒體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目前微博的兩大屬性,一為社交,二為媒體。在微信沖擊下,人際關系中的強關系鏈遷移迅速。大潮退去,微博的媒體屬性會不會減弱?在近期的幾個重大事件中,微博仍然是用戶獲取資訊的主要平台。
但強媒體屬性的新聞遠遠不是微博內容的全部。
以地域、興趣、人際關系為紐帶的關系網中,絕大多數信息不具備公共性。微博如何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一是在運營中照顧到更寬的面,二是借助大數據挖掘,使用技術產品手段建立精准分發渠道。多元的內容才是健康的微博生態。
四、傳統媒體和微博運營目的不一樣。
微博是一個平台,在上面流動著各種信息,但隻有大概5%用戶的發言對其他用戶產生價值,還有大約25%的用戶是活躍的轉發集團。他們雖不能原創有價值的信息,但經常使用微博,樂於傳播分享。重要用戶的信息通過他們能更快,更廣地擴散出去。
不活躍的社交網絡,這些用戶像信息孤島,沒有豐富的傳播網絡,無法在信息的層層傳播過程中讓信息增值。而內容運營的目的就是讓關系鏈更強壯。
傳統媒體基本不考慮也無法控制二次傳播,而微博的魅力恰是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被豐富,逐漸逼近真相。
五、產品意識相差很大,傳統媒體缺乏意識和工具。
傳統媒體產品意識很淡,對媒體本身的產品演進、設計、用戶體驗關注不足。
1927年,美國寶潔公司出現第一名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后來產品管理制度逐漸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得到應用和推廣,並且取得了廣泛的成功。
互聯網產品經理IPM(Internet Product Manager),負責互聯網產品的計劃和推廣,以及互聯網產品生命周期的演化。根據百度定義,互聯網產品經理核心工作內容基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負責網站的需求方案的提出及運營策略的可行性建議﹔
2)負責網站的內容規劃、廣告位開發、管理及日程運營管理﹔
3)統計網站各項數據和用戶反饋,分析用戶需求、行為,搜集網站運營中產生的產品購買及網站功能需求,綜合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統籌安排,討論、修改、制訂出可行性方案﹔
4)和技術部、編輯部等部門緊密結合,確保產品實現進度和質量,協調相關部門進行網站的開發及日常的維護﹔
5)配合市場部、客服部進行相關的商務合作,跟蹤競爭對手﹔
6)把握互聯網市場趨勢,制定產品競爭戰略和計劃。
可以看出,產品經理在互聯網公司裡舉足輕重,互聯網產品質量有時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生死。
在我的紙媒工作經驗中,幾乎沒有體系化的產品概念。報紙的歷史上,從黑白印刷演進為彩色印刷,從隻有單疊到內容分疊,是兩次大的產品升級。最近十年比較接近產品設計的工作,往往是由總編輯至上而下主導的改版,從報紙內容定位,到版面設計、版面規范等,但改版基本是編輯部根據自己經驗作出的判斷,缺乏數據支持,也很難有用戶反饋,改版周期基本是幾年一次,這和互聯網重視用戶體驗,產品快速迭代的做法相差很大。
這也和傳統媒體的產品形態有關。電視的收視率,報紙的發行量是兩個指標。而互聯網具備收集用戶行為的能力,可以制訂詳細的指標,每一次產品的改變,對比指標變化,可以分析出用戶對產品的好惡。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增加對產品的研究,找到感覺,也是一個必須面臨的轉型。
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時代。
在《雲南信息報》工作時,我被委任探索報紙向新媒體轉型的任務。時至今日,傳統媒體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大都水土不服,從新聞門戶,到微博大潮,再到現在的微信公共賬號,自媒體狂飆,傳統媒體雖然一直在嘗試轉型,但成績乏善可陳。
流行的觀點認為,雖然傳統媒體在衰落,但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需求不會降低,因此傳統媒體總有一道免死金牌。相對應的策略是提升報道品質,在碎片化獲取信息的用戶習慣下撐出一片空間。
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剛落幕,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又挽回一局,電視台從制作精良的產品上受益,可惜馬上山寨不斷,讓各種名人去跳水竟然又成爭奪收視率的利器。紙媒除了幾家雜志和報紙,大都在2012年受到了廣告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寒流,內容品質卻無明顯提升。
理想的推斷和現實的逼仄大大增加了傳統媒體轉型的復雜。
一份日報如何能每天生產出無可替代的報道?即使生產出來了,怎樣突破地域發行限制,投遞到使用互聯網的用戶手裡?用戶習慣了免費獲取新聞,要鋪多大的裝機量才能吸引廣告投放?姑且不考慮新媒體運營投入的人力資金,紙媒在互聯網上的用戶來自何處,如何營銷。產品和運營還不能比現有互聯網公司差得太多。
“用戶需要優質內容”,這只是一個推演的起點,傳統媒體的新媒體之路還有待探索。(作者是《南方都市報》原首席記者,《雲南信息報》原副總編輯,現任騰訊網編委、騰訊微博內容運營中心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