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編:用“顏料”與代碼解讀新聞--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記者》>>2013年第6期

新美編:用“顏料”與代碼解讀新聞

高杉

2013年06月24日14:50        手機看新聞

來源:《中國記者》雜志

1665年1月,當法國人丹尼斯·薩羅在阿姆斯特丹創立世界上第一本雜志《學者雜志》時,他應該猜不到2013年的本文作者,是用一台16核的蘋果電腦完成那些他看起來會覺得難以想象的工作。

“新”美術編輯

伴隨著新華社大力推進新媒體建設的浪潮,我也嗅到了新媒體的味道。

2012年春天,新華社第一本數字雜志《閱讀中國》(Read China)問世,我作為視覺設計和美術編輯見証了其創刊號以及之后幾十期中英文刊物的誕生過程。

《閱讀中國》和新華社其他新媒體產品一起,將經過精心編輯、整合過的內容傳送到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通過蘋果商店或安卓市場,直接投放到世界各地眾多電子訂閱用戶的數碼終端上面,而這些活躍用戶的數量每一秒都在不斷增長。

電子雜志不再有報紙版面長乘寬的限制,1024x768像素的觸摸屏之外,延展開的是無限的空間與可能性。似乎再也沒有因版面有限而被迫舍棄、刪除的稿件了?沒有甄別與取舍的“無限”比限制本身更可怕,這種看似廣闊與自由的改變實則需要更為專業的編輯部團隊在背后操刀。

從初步摸索到新的探索,我漸漸體會到一些電子雜志和紙媒之間的異同,也意識到自己這項任務的分量和難度,這一過程徹底改變了我作為一個“美術編輯”的工作方式,也顛覆了我對這個職業的理解和定義——在新媒體時代,我成為了一名“新美術編輯”。

“新”新聞使命

從被動到主動、從單向思維到多維度思維——電子雜志帶來了一場閱讀方式的革命。它的閱讀體驗比紙媒豐富與生動很多,它可以用更短的閱讀時間將信息更直觀地傳遞給讀者,也將編輯部與讀者的聯系和互動變得極其扁平化,可以說是一種更適合現今時代特征的媒體傳播模式。

那麼,電子雜志為何好看?是什麼讓大段大段的文字變成積木般的、以邏輯關系相關聯的易讀字段,並且和人的手指之間產生奇妙的互動呢?答案是:碎片化編輯思維、視覺傳達設計和后台代碼編寫的有機結合。對於編輯部而言,這也同樣是一場工作方式的革命,新聞不僅和閱讀者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和制作者的關系也在轉變。

傳統編輯部的文字編輯、美術編輯和技術部門的工程師曾經各自為政,但在新媒體時代,他們的職業身份彼此之間變得密不可分,也變得模糊融合。

做新媒體,單打獨斗已經行不通了,“三人成虎”才是硬道理。

假設一個理想的新型編輯部模型:由文字編輯、視覺設計、技術支持三大類人才組成,其中包含圖片、視頻、動畫等各類專門人才,缺一不可,並形成以策劃人才為塔尖、實施人才為塔基的“金字塔”形結構。而金字塔中任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觸發整個編輯部以及產品的“木桶效應”。

除此之外,金字塔中的每個人都應以“精益求精、旁涉其他”為發展方向。以我為例,我的角色是美術編輯,但眼界卻不能局限於此。我不僅要將塵封在論文中那些視覺設計原理“舊事重提”、學以致用,曾經如同“天書”一般難懂的程序代碼如今也成為了我工作的伙伴。

對我而言,我的“新聞使命”已悄然變化。那些曾經“成品”的稿件、圖片、視頻在我手中又再次變成了素材,經過解構、歸納、重組,完成新聞流水線上的第n次加工,以全新的呈現方式再度發布——我就像用“顏料”和代碼在解讀新聞,用新媒體的方式為新聞重新“畫像”,讓它變得更吸引人、更易懂、更好看。

電子雜志或許是迄今為止最大程度包容媒介功能的傳播工具,這也要求它的設計、制作者同時熟悉各種媒介形態的特點及屬性,並學會將其整合起來,逐漸形成一套媒介融合的思維模式。比如,在動態效果的使用上,要借鑒視頻編輯中的藝術表現手法﹔在版面規劃上可以參考網頁設計的獨特呈現形式——這種立體思維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的實踐與思考。

新媒體人,既要專業,更要“多才多藝”。大膽預測,未來的新媒體事業,最需要的將是擁有一項專業特長,並對其他各項專業也都有所涉獵的復合型人才。借用一句電影台詞,一專多能,什麼都要“略懂”才好。

“新”進取時代

像《閱讀中國》一樣投放在開放市場上的電子雜志,除了內容獨到、詳實之余,更要在形式上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打個比方,就是要讓雜志擁有自己醒目又惹人喜愛的獨特氣質。

新媒體時代有許多特點,其中最鮮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以超快的速度不斷發展。在制作第一期《閱讀中國》之前,我進行了很詳細的調研,但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很快我就感覺到趕不上市場的腳步,昨天還覺得很新銳的東西,今天可能就“out”了——新媒體時代發展變化日新月異,技術在進步,思想理念也隨之在進步。因此,調查研究與自我顛覆成為了一項無法間斷的持續性任務。

我最初做電子雜志的過程是從模仿開始的——仔細研讀盡量多的優秀樣本,找到其中值得借鑒的部分,歸納之后形成自己的產品雛形。

幾期之后,我開始逐漸創立屬於產品自己的風格。電子雜志和傳統紙媒不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交互技術的加盟,超鏈接和跳轉功能的設置毫無疑問是電子雜志最突出的亮點,它為閱讀注入了一股躍動的創造力。無論是自然貼切的或是令人驚喜的互動體驗,都是整體編輯思路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樹立產品獨特風格的重要環節。

什麼樣的交互設計才是最優化的?並非用得越多越好,“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設計已經是過去式,人性化設計才是正確答案。在《閱讀中國》英文版推出6個月之后,中文版也隨即問世。以之前的經驗為基石,我和同事們一起花費了更多心血完成了中文版創刊號,並對人性化的交互體驗做出了新的嘗試。

美術編輯和內容編輯進行了深度協作,根據稿件與欄目的特點進行了區分,僅在部分頁面設計了交互功能,旨在讓讀者在參與性的閱讀體驗中吸納到更多信息﹔至於深度閱讀性質的欄目則選擇平鋪直敘,用清新精巧的版面設計取代了動感和交互。有抑有揚,有靜有動,有了對比,每篇文章的屬性都得以清晰呈現。

簡化了部分頁面的交互設計,看似節省了工作量?我用更長的時間准備和設計了系統化的封面、目錄、欄目和標識,將字體、段落格式、交互符號和標准色等做了詳盡系統的規劃,確保刊物一經上線,就能一直延續創刊時所確立的視覺風格與氣質。

這次嘗試帶給我很多啟示,新媒體並非一時之煙花,而是有規律可循的異常嚴肅的時代演變。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我也希望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樹立起自身的樣本意義,讓新華社出品的新媒體產品成為引領行業趨勢的標杆。要做到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沒有盡頭的實踐和思考是必經之路。這恐怕就是新媒體時代,非進取即落伍,永遠不能停下。(作者是新華社對外部新媒體採編室編輯)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