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記者》雜志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特大地震,雅安全市遭受重創。
2013年4月20日,蘆山7.0級強烈地震。雅安受創更甚,蘆山、寶興、天全、滎經、雨城、名山、石棉、漢源六縣二區無一幸免。
2008年—2013年,五年,雅安,兩次地震之殤。
作為當地主流媒體,雅安日報傳媒集團見証了雅安這五年的起起落落,從受災到重建,從重建到再度受災。
作為當地媒體人,雅安日報傳媒集團全體員工,在每次大地震中,既是受災者又是記錄者,他們把屋破人傷的悲痛掩藏心中,扛起無畏的愛與責任,一直堅守在抗震救災報道第一線,講述受災群眾心聲與他們同在,記錄危難關頭的大愛鼓舞生者的勇氣,並將各級黨委政府的強力舉措及時傳達,為廢墟之上的人們重鑄信心。
於雅安日報傳媒集團,是兩次切膚之痛,兩次絕境奮起,兩次使命召喚,兩次危中求進。
與時間賽跑
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剎那,與時間的賽跑就已經開始。
4月20日8時2分,雅安大地以及所有依附其上的萬物劇烈搖晃、坍塌。這天是周六,雅安日報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楊建光像往常一樣早已起床。
“地震了!”小區內有人驚聲尖叫。
8:05,楊建光沒有加入小區樓下惶恐不安的人群,而是在撥不通電話的情況下馬上用手機短信向集團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和骨干記者發出“戰斗”指令,明確相關班子成員的分工和職責,並第一時間趕到集團查看災情,指揮採編工作。
8:30,雅安城區通訊幾乎癱瘓,許多因通訊中斷未接到“戰斗”指令的同事也自發地沖回集團。在余震不斷的辦公樓下,楊建光同志臨時召集集團領導班子成員、採編人員、行政后勤人員召開緊急會議,就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採訪、緊急組織自救和做好採編后勤保障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9:00,首批《雅安日報》、北緯網、《雅安新報》等媒體第一小分隊10余名採編人員“拔錨起航”,奔赴蘆山震區,第一時間掌握和報道震中的傷亡、損失情況,成為第一支到達災區的媒體團隊。
10:00,《雅安日報》、北緯網、《雅安新報》《生態雅安》雜志等媒體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第二小分隊10余名記者趕赴天全、寶興等縣,留守雨城區的40多名記者前往雅安市醫院、民政局、氣象局等單位了解情況,編輯、行政人員也立即投入到工作狀態。
16:00,集團召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會,對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和開展單位自救進行了總體安排部署,成立了“4·20”抗震救災工作組,分為綜合協調、採編統籌、新聞報道、外宣報道、對外聯絡等9個小組,全面啟動了做好災后宣傳報道和災后自救工作。
與死神擦肩
災情不斷傳來。
震中蘆山縣遭到毀滅性打擊,寶興縣與外界一切聯系中斷,成為“孤島”,雨城區、名山區、天全縣、滎經縣、漢源縣、石棉縣,全市所有縣區均不同程度受災。死亡人員時時在增加,失蹤人數隨時在上升,余震連續不斷,房屋不斷坍塌,山體不斷垮方,交通不斷阻塞,雅報集團的記者們和受災群眾、救援人員一起,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
地震前一天,女記者姜雨將自己美美地打扮了一番,准備周六外出旅游。地震發生后,她第一時間奔赴地震災區。當天上午9時30分,從龍門鄉前往寶盛鄉的主要通道上,道路盡毀,她硬著頭皮進入飛石區,左邊是可能隨時滑落的巨大山體,右邊是湍急的河水,一輛被滾石擊中的貨車翻倒水中……突然,一次強烈的余震爆發,帶著飛石滾落,豆大的沙石不斷敲到頭上、身上。姜雨因膝蓋受傷落在了行進隊伍后面,一位救援戰士一把抓住她的手,扯起她就往前跑。正是憑借這樣的堅韌,姜雨將災區信息第一時間傳回了報社,讓災情及時被外界了解。
記者張敏,一個外向的眉山姑娘,地震后,在同齡女孩還驚魂未定的時候,她已經提上相機趕到了雅報集團。按照採訪部署,張敏先趕到市人民醫院採訪地震傷員,見到了從住院樓轉移到車棚裡的病患,也見到了第一批從蘆山轉移出來的傷員,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自然災難對人的傷害,也更加堅定了她要到災區一線的決心。“我請求到蘆山採訪!”晚上,張敏堅持請纓。由於交通中斷,雅安到蘆山平時30多分鐘的路,張敏摸黑走了5個多小時,終於到達被黑暗隆罩的蘆山縣城。
地震當天,跟隨“民兵敢死隊”的摩托車來到蘆山縣太平鎮的記者孫振宇,激動和悲痛交加。他身處懸崖邊,腳踩著鬆動泥土,石塊不斷從懸崖墜落。然而記者的激情治愈了他的恐高症,他眼裡隻看到一幕幕救人與被救的感動瞬間,一種熱淚盈眶的感動,立刻涌上心頭。
被地震從睡夢中搖醒的白雨鍶,是蘆山人。作為一名記者,當她到達蘆山縣城時,原本美麗的家鄉已變得滿目瘡夷,觸目的殘磚斷檐隨處可見。“家裡人聯系不上,我哭了!”她說,“但我不能回家,我是來工作的。”
地震當晚,在災區一線採訪的10多個記者面前,隻有4盒方便面。誰都不舍得吃,大家心裡都想著:我忍忍,讓給別的同事吃。看著大家又冷又餓,心裡很難受的新聞資訊中心副主任王大軍,欲言又止,最后問了大家三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來?我們來干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干?一連三問,又激起了記者們更加旺盛的“戰斗”熱情。
4月21日,北緯網視頻新聞記者李洋到蘆山龍門鄉拍攝災情,恰巧又逢5.4級余震,在強烈搖晃中,他首先想到的是保護攝像器材、保住新聞視頻。那一晚,蘆山開始下雨,氣溫驟降,李洋穿著短袖拍攝著震中災區的現場視頻,誰也不知道,此刻,他的天全老家房屋全部垮塌,家人無家可歸。
統稿記者魏燕,地震發生時正請著孕檢假。盡管如此,她還是在第一時間回到報社,擔起后方統稿的重任。魏燕的丈夫周昆是雅報集團員工,他是一名前線記者,地震后第一時間到了重災區,長達數十小時沒有消息。肚裡是躁動的孩子,遠方是杳無音訊的愛人,不過魏燕不敢多想,余震當中仍挺著肚子堅持工作。
而在后方,經歷著一天1000多次的余震,編輯們也在不斷上演著“短跑接力”,接受著余震一次又一次“恐怖襲擊”的挑戰。在不時搖晃的辦公大樓,每晚堅持到次日凌晨五六點鐘,確保讀者及時准確了解抗震救災最新進展和黨委、政府的聲音。
如果說“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宣傳報道,集團打著“配合戰”,那麼在“4·20”蘆山強烈地震后,集團便打起了“主體戰”。從汶川到蘆山,我們與其他媒體同題競賽,同場考試,但在主體設置上卻及時作了調整,我們用文字和圖片記錄著災情、救援和來自全國人民的關注,以及雅安人民如何感恩前行。從4月21日至28日,連續八天,在頭版做蘆山強烈地震主題報道,用關注民生、貼近民生的圖片和評論的組合,凸顯出主體和形式的變化。
與創痛同行
“4·20”蘆山特大地震,集團無人員傷亡,但損失慘重。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為雅報集團辦公樓留下了40多處明顯裂縫,有的裂縫長達10多米,觸目驚心。五年后的4月20日,7.0級地震讓早已脆弱的辦公樓再次“搖晃”,裂縫更多了,當年修復過的牆體、屋頂再次呈現出千瘡百孔。據統計,牆體新增了100余處明顯裂縫,有的裂縫近20米,受損面積約1200㎡,20余處門窗受損,5扇落地玻璃門損毀,5扇落地窗損毀。雅安新報社、生態雅安雜志社辦公用房,今年1月進行修復裝修后才投入使用,在“4·20”特大地震中,牆體也出現20處明顯裂縫,地面斷裂10余處,同時,有10余處門窗受損,牆面嚴重脫落。
辦公樓遭受重創的同時,樓內的辦公設備設施亦在劫難逃,集線器、交換器、路由器損毀,辦公室高級打(復)印機、高級相機、電腦、網絡直播機、攝像機等近100台(部)設備受損,戶外的燈箱廣告牌、名雅道旗、戶外大牌、閱報欄等80余個設施損毀。
然而,面對地震帶來的重大威脅,雅安報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救,而是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雅安日報》、北緯網、《雅安新報》等媒體編輯部迅速搬到底樓,由於設備大量破壞,不少同志從家裡帶來了電腦、相機等設備,自制的簡易帳篷也搭起來了,一張乒乓桌成了編輯們的辦公桌,兩個單人沙發拼成了一張暫時休息的床。由於集團反應及時,指揮有力,措施得當,確保了宣傳報道工作的及時、有序進行,確保了第一時間向世界傳遞雅安的災情和抗震救災情況。
4月21日至5月20日期間,欄目從抗震救災第一階段的“震在雅安 動在全國——直擊‘4·20’蘆山強烈地震”轉為過渡安置階段的“震在雅安 動在全國——‘4•20’蘆山強烈地震特別報道”,出版抗震救災專題報道320個版,擴版92個版,近4000篇稿件,400余萬字﹔北緯網開設《直擊‘4•20’蘆山7.0級地震專題》,並接連推出《蘆山地震72小時全程實錄》《正能量,微傳播》《血脈中華,蘆山地震百城聚力》《抗震救災人物志》和《中流砥柱》五個特色專題,對全市抗震救災工作做全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動態報道,同時還運用微博、網絡電視、手機媒體等多媒體,全體性密集式進行宣傳,共刊發9000多篇稿件,全國很多網站紛紛連線和報道,通過北緯網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雅安抗震救災最新動態。《雅安新報》開設“雅安強震 舉國馳援”“我在現場”“守護生命線”等專刊專欄,出版抗震救災專題報道300個版,1400余篇稿件,70余萬字……集團各媒體用鏡頭、畫面、文字、聲音跟蹤整個災情的進展,記錄整個救援的過程,及時迅速向世界報道災區真相,發布災區信息,讓人們看到了黨和政府全力以赴抗震救災的堅定決心,更讓災區人民感受到了整個社會的深切關懷。
為及時將災情信息第一時間傳播到全國各地,集團編務辦每晚及時向《廈門日報》《揚州日報》《三峽日報》《煙台日報》《長江日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貴陽日報》《南陽日報》等幾十家市外媒體傳送新聞稿件,僅4月20日當晚,傳送文圖稿件近百條。
災情發生后,全國各地媒體紛紛來電來信慰問,許多報社伸出援手,在資金上和物資上對雅報集團進行援助。這更加激發了雅報人勇於擔當責任,不畏災難,戰勝災難,重建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他們將以實際行動回報全國各媒體同仁的援助和支持。
災難,也許意味著毀滅﹔災難,也會帶來新生。抗震救災路還長,任務也更加艱巨,雅報人將把悲痛埋在心底,把恐懼化為力量,繼續前行,充分發揮新聞宣傳輿論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獨特作用,一如既往地奉獻不畏一切艱難困苦的意志與勇氣,和災區人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為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后勝利做出更大貢獻。(執筆:劉妍 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