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與受眾的沖突與平衡【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8期

媒介與受眾的沖突與平衡【2】

張 亮

2013年07月30日16:1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新聞輿論監督干預司法公正

新聞輿論監督是依靠媒體而形成的公眾輿論監督,狹義上理解新聞輿論監督,是指公民依法運用新聞傳媒充分發表意見、建議和呼聲,表達自己的意志,對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及相關人物言行實行監督。司法公正要求在司法權的運行過程中處理好司法權與當事人權利之間的關系,使當事人的權利能夠對司法權形成有效的制約。我國的司法現狀呼喚新聞輿論監督。近年來,新聞媒體對司法機關的監督力度有了明顯的加大,對司法公正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了法院審判公開公正,有效監督司法機關、司法人員的職務行為,並且通過客觀報道、評論司法過程和判決結果,正確引導教育公眾。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體表現為新聞輿論監督侵犯司法獨立,干擾司法公正﹔媒體行為失范,干擾司法工作,影響法律的正義性。

(三)新聞泛娛樂化的消極影響

在媒介娛樂化的傾向下,電視選秀節目成為近年來非常火爆的電視節目形式。尤其是2004年湖南衛視推出的《超級女聲》,拉開了中國電視選秀節目的序幕。在收視率、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級、各地電視台紛紛跟風創辦類似節目,如央視的《夢想中國》、東方衛視的《加油,好男兒!》,江蘇衛視的《絕對唱響》,北京衛視的《紅樓夢中人》等等。“超級女聲”作為選秀節目的代表被不斷復制和拓展,電視熒屏上也充斥著大量的“海選”、“投票”和“PK”的字眼。我們應該冷靜的看到,電視選秀節目亦折射出了青少年的諸多心理問題,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著較大的消極影響。

首先,青少年對成人世界有相當強的模仿能力,成人社會的思維方式和社會風氣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成人社會對物質利益追求的短期行為,也已經潛移默化中滲透進青少年的思想生活。

其次,在電視選秀節目所渲染的熱鬧氣氛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已不再是青少年的唯一價值目標。電視選秀節目強調平民參與,推崇和樹立平民偶像、明星夢想,無限放大選手的成功幾率,大膽改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和以“知識改變命運”的傳統價值觀。

最后,電視選秀節目讓青少年容易性別角色模糊。中性化也成了青少年的一種時尚,一種另類的美。然而,這種性別角色行為的偏差與現實社會期待相矛盾,讓成長期的青少年容易迷惑,對其未來生活也會有一定影響。

(四) 受眾對隱私權被侵犯不滿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們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名人明星,還是社會大眾,隱私權被侵犯的事件屢屢發生。

“人肉搜索”是一把雙刃劍,究其本質來說,是信息搜索的一種方式,可以彌補單純機器搜索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合理利用的話可以為人們提供不少方便,但如果被不當利用的話對一些人來說是一種災難,尤其在所謂的“很黃很暴力”事件之后,個人隱私的保護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於受害者是未成年人,因而這一案例更加引起人們對於人肉搜索侵犯個人隱私問題的思考。

三、媒介與受眾的平衡

(一)媒介與受眾的相互影響

1.媒介的正面功能。媒介的正面功能,是指媒介有益於社會的積極作用而言。對正面功能的論述,以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的拉斯韋爾最有影響。

1948年,拉斯韋爾在其《社會傳播與結構》一文中,提出傳播活動的三大功能。第一種功能是監視環境,第二種功能是聯系社會,第三種功能是傳遞遺產。准確地、客觀地反映現實社會的真實情景,再現周圍世界的原貌和重要發展,並且把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部分聯系起來,同時延續社會的文化傳播,這三大功能使媒介的地位在受眾的生活中日顯其重要性。1957年,社會學家賴特在《大眾傳播的社會學觀點》一書中,對拉斯韋爾的功能學說做了重要補充,在三大功能上又增加了一大功能——提供娛樂。這一功能的提出,媒介的正面功能全面而又准確地呈現在受眾面前。

2.話語權的回歸。"話語權”是人們為了充分地表達思想、進行言語交際而獲得和擁有說話機會的權利。后現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通過“話語”獲得的。受眾開始希望表達自己的呼聲和見解,以期實現自身的話語權利。而媒體為了獲取受眾的關注和支持,開始注重給予受眾話語權。媒體作為傳達公眾訴求的一個新型渠道,真正的實現了受眾話語權的回歸,不僅反映了民情民意,為受眾提供了輿論監督的平台,而且成為黨和政府與人們群眾及時進行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媒介的互動性傳播,比如傳統媒介的讀者、聽眾來信、來稿,以及新媒介更為突出的傳者和受眾心理上的互動,更有效地滿足了受眾對信息掌控的願望,這就使得各種文化程度的受眾都可以輕易地接受媒體傳遞的信息,並通過手機、網絡等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媒體以人性化的傳播為核心,立足受眾的需求,不斷的完善資深技術和傳播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需求的同時,將話語權真正歸還給了受眾。

(二)媒介與受眾的相互作用

1.媒介突出“受眾本位”。受眾本位,是指傳播媒介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應以維護受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滿足受眾獲取多方面的信息需要為己任,以提高受眾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為目標,全心全意為受眾服務。21世紀的今天,新的媒介傳播方式與舊的傳播模式並存,舊媒體依托新媒體的傳播模式,在信息時代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隨著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新舊媒體優勢互補的信息時代的受眾遠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讀者、聽眾和觀眾的統稱,“受眾”已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前進,被賦予“參與者”的角色。受眾開始能從容地面對洶涌的信息,有效地處理信息,在擁有“知曉權”的同時,還渴求通過媒體向社會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主動地參與媒介的傳播活動。了解到受眾參與傳播活動的需求,報紙、廣播仍保留著讀者熱線、編讀往來板塊,電視也開始注重收集平民百姓的反饋信息,而網絡媒體交互性最強,獨特的網絡介質使得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走向平等,受眾可以通過網絡發出更多的聲音,影響信息傳播。媒介幾經發展,形式開始多樣,表現也更加豐富,“多媒體化”融文字、廣播、畫面於一體,即時、無限地擴展內容,使受眾對外界的求知欲不斷得到滿足。

2.受眾對媒介產生依賴。從以報刊、廣播、電視等為主的傳統媒介時代進入到以數字、網絡和通信技術為支撐,以互聯網、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介時代,受眾與媒介的關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我們發現,現代人對媒體已經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之所以產生依賴,一是受眾的求知心理。人們通過與媒介的接觸,不斷充實自己的信息儲備,拓展自己的認識空間,開闊自己的視野,無疑媒介為其提供了有利的幫助。二是受眾的求新心理。受眾讀報、聽廣播、看電視、上網,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了解新事物,增加新知識,滿足自身對外界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三是受眾的求近心理。這裡的“近”是指那些與受眾日常生活、經歷遭遇相聯系的內容,而對於這些信息,受眾容易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

四、媒介與受眾的相互提升

(一)媒介培養職業道德

所謂新聞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新聞信息傳播活動的人們,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形成的調整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第一,媒介必須堅持“真實、客觀、全面、公正”的傳播原則。新聞從業人員記錄真實的事實,提供全面的信息,客觀不加主觀意見地陳述事實,公証不帶偏見的報道事實。

第二,新聞工作者要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或案情的報道,公開審理案件的報道要符合司法程序。

第三,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報道中要維護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新聞媒介作為公共傳播工具應十分注意維護公民隱私。對於公眾人物,媒介應隻報道與公共社會生活有關的名人私事。

(二)受眾培養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面對媒介的各種訊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思辨性應變能力,以及創造和制作媒介訊息能力。媒介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在與媒體的接觸行為中,受眾的立場、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受到媒體影響的程度有多深。倡導媒介素養教育,不僅有利於促進公民個人的發展,也是規范媒介行為的重要力量,對構建大眾和傳媒之間健康和諧的互動關系有很大幫助。受眾媒介素養的培養具體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受眾積極接觸各種媒介,了解不同媒介之間傳播的內容。接觸的媒介單一,很容易造成偏聽偏信的局面,不利於受眾全面了解客觀事實的原貌,隻有廣泛接觸不同媒介,涉獵不同的報道內容,才有助於受眾認識客觀事實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

第二,培養分析和評估媒介產品質量的能力。通俗地講,就是受眾做好自己的“把關人”。 面對豐富多彩的傳媒內容,受眾要能夠有效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加強自身對信息的分辨能力,有過濾和篩選不良信息的能力,自覺抵制媒介低俗化,不至於迷失於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中。

第三,有效利用媒介。受眾可以通過媒介主動提出批評、建議,積極向傳媒提供信息、反饋意見,還可以通過對傳媒的選擇施加影響,促使傳媒提高質量,履行社會責任。通過互動,增強傳媒和受眾對自身責任和義務的認識。

五、結 論

媒介與受眾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下,不斷發展,不斷提升。媒介應注重培養新聞職業道德,而受眾應該積極培養自身的媒介素養,做好自己的“把關人”。媒介與受眾之間的沖突和平衡不是一篇論文可以完全闡述出來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媒介在提供信息的同時也會出現諸多問題,受眾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滿足,而新的傳播現象也會陸續展現。

參考文獻:

[1] 李榮良.新聞學導論(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彬.傳播學引論(增補版)[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3] (美)詹寧斯·布萊恩特,蘇姍·湯普森著.陸劍南譯.傳播效果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4] 吳文虎.傳播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5] (英)格雷姆·伯頓.史安斌譯.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N].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6] 蔡銘澤.新聞傳播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

[7] 趙振宇.新聞傳播策劃導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8] 陳力丹,周俊.試論“傳媒假事件” [J].北京大學學報,2006.

[9] 姚福申.新時期中國新聞傳播評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10] 周曉虹.走向社會的名片——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