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播音腔”的含義--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8期

追求播音主持語言創作“說話”的實質——

論“播音腔”的含義

賈 寧,李 浩

2013年07月31日09:2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播音主持的本質是說話,在廣播電視傳播過程中的語言有其獨特的魅力。播音主持語言傳播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語言樣態,因而產生了“正宗”播音腔。由於節目的播出風格和傳播特點,並且播音主持的本質是說話,因此在廣播電視創作中要正視播音腔回歸生活的觀點。播音腔具有雙層定義,播音腔與廣播電視語言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播音是一門研究有聲語言學科,必然要有自己的語言特征,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項說給人聽的工作,其本質就是說話,並且要在前輩總結的經驗中正視傳統,發展創新,在廣播電視播音創作時要追求播音語言的實質,既反對泛自然化的簡單自然的生活語言再現,又反對失去生活語言基礎的固定強調,回歸說話的本質是播音主持創作發展的正確道路。

關鍵詞:播音本質﹔說話﹔有聲語言﹔播音腔

播音語言在廣播電視創作傳播中有其獨特的語言樣態和魅力,在《主持人語言藝術》中王朝彥闡述道:“電視節目主持人已出現在觀眾面前就要說話,話語的形象、話語的風格是吸引觀眾的最重要的條件。主持人的語言不是一種單純的字、詞、句的組合,而是蘊含豐富,用心靈才能感受到的高於生活的存在。[1]”歸根結底,播音主持的本質就是說話。

由於近幾年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和改革層出不窮,業內外人士對“播音腔”的質疑和探討也隨之增多,對傳統的“播音腔”的理解和研究也各執一詞,這對廣播電視傳播質量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從廣播電視語言的特色和播音主持語言樣態的角度研究播音主持語言,界定“播音腔”,顯得尤為緊迫而重要。

一、語言的傳播特點以及廣播電視語言的魅力

語言是由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創造和發展的,隨著時代的轉變和社會的進步,語言的傳播方式也在不斷的創新。從單純的口語交流到書面文字語言,再發展到文字語言轉化出來的有聲語言,即廣播電視語言的傳播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從傳播的角度看,無論是書面語言還是有聲語言,其目的性是一致的,為了表達交流、傳播思想。廣播電視語言則是大眾傳播的一種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字正腔圓的有聲語言結合內容深邃的書面語言,創作出獨特的播音主持語言為大眾傳播更好的服務。

(一)書面語言的傳播

自古以來除了肢體語言的表達,人類主要的表達傳播方式就是了口語傳播,漸漸各地域形成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文字語言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達方式。文字是一種用來記錄的符號,由於人們社會生活的需要從而產生了文字,它擁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在文字發明之前,古人通過在繩子上打結的方式來記住某些事,用不同的結代表不同的事,通過這種簡單的方式來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傳遞,現在仍有部分民族沿用這種方法進行消息的傳達,這也正是最原始的語言傳播。殷商時代,出現了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文字——“甲骨文”,為之后文字和紙張的發明奠定了基礎,甲骨文的出現是人類語言傳播進步的顯著體現,人們通過記錄文字的方式將語言的傳播更加具象化,甲骨文刻畫書寫的模式是文字形態傳播的最大特點,從而產生了各種形式的書面語言交流,顯然在傳播領域符合了文字語言傳播的社會性和大眾化。秦始皇時期“書同文”的頒布使文字語言的傳播有了歷史性的進步,當時社會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文字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書面語言不斷規范化,是以寫和讀為傳播方式的語言,成為了口頭語言的文字符號形式,直至今天仍然在傳播領域佔據著一席之地。

規范、確切、嚴謹、得體的表達方式是書面語言的主要特點,從“之、乎、者、也”八股文到接近口語化的白話文,書面語言也逐漸回歸自然和生活。在播音主持行業裡書面語言是傳播表達的依據,字斟句酌,從文字中發掘和創作,將書面語言的內涵更形象化的傳播出去,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二)有聲語言的特點

聲音是語言的外殼,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有聲語言的傳播簡單、直接,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感情和思想的載體,它可以把空間和時間等內容生動地表達出去。從兒童們的“牙牙學語”開始,到有思想有認知的表達,人們始終把有聲語言作為表情達意的必然能力。有聲語言區別於書面語言更加形象、具體,將其“音聲化”傳達,回歸了自然狀態,生活化的表情達意奠定了有聲語言在交流溝通方式和大眾傳播領域中的地位。

有聲語言是媒介進行傳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廣播電視是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進行傳播的,作為廣播電視傳播媒介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有聲語言便成為了他們賴以溝通媒介與受眾的主要手段,所以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就是以說話為基礎,所說出的內容、表達的思想必須讓廣大的視聽群體能夠聽的明白、願意接受。

魏南江在《節目主持藝術學》中解釋:“節目主持主要是靠有聲語言傳達信息、表達思想,並與觀眾交流的,同時節目主持人的個人魅力、風格特征也主要是靠有聲語言的運用才凸顯出來的,所以,有聲語言既是主持人的創作材料,又是主持人謀生的工具。[2]”播音員、主持人依據文字語言的內容主旨,將其轉化為有聲語言進行再創作,利用有聲語言的傳播特點進行廣播電視的大眾傳播工作。

(三)廣播電視播音語言

廣播電視語言傳播是通過播音員、主持人以有聲語言為主線並進行引導的規范化的大眾傳播。播音語言在廣播電視傳播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播音語言的傳播是播音員、主持人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有聲語言傳達給受眾的一種廣播電視傳播方式。

由於受到特定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廣播電視播音語言的表達需要現想現說、即興而談,與生活的交流語言不同的是,播音員、主持人在演播室與特定的對象進行交流,需要不斷進行思維整合,在大腦中迅速思考和組織語言,從而產生新的想法和話題,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求播音語言的嚴謹性、生動性和明晰性。廣播電視播音語言結合了書面語言和有聲語言傳播特征,“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傳播特點,涵蓋了廣播節目中的以聲傳情、聲情並茂,電視節目中的聲畫和諧、形神兼備等特征,成為了播音主持學科主要研究的一種傳播語言形式。[3]”

播音語言從本質看是傳播者“出聲說話”的語言形式,傳播特點是:“規范性、庄重性、鼓動性、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播音語言創作是賦予文字生命力的過程,若要讓受眾真正有所理解和感悟,就必須將自己所理解的一定的語句深意、傳播角度、觀點態度轉化為言語形態進行傳達。畢一鳴在《語言與傳播》中解釋:“播音語言從本質上說是廣播電視訴諸聽覺的語言,是口頭語言的一種類型。廣播電視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傳播媒介,播音是溝通媒介與社會大眾的重要語言方式。”[4]由此可見,播音語言的傳播也必須遵循語言表達的基本規律:“深入理解——具體感受——形之於聲——及於受眾”。

二、播音主持的獨特語言樣態:“播音腔”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是一門藝術、一門學科,1940年12月30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座人民廣播電台——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第一次開始廣播起,播音主持就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樣態和風格。廣播電視傳播中的有聲語言創作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創作,改革開放后不斷蓬勃興起新的節目形式,不同類型的節目有著不同的創作風格,形成了獨特的語言樣態。“播音腔”作為一種傳統的語言樣態一直傳承至今,它是老一輩播音員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發展的傳統播音語言傳播表達的獨特樣態。近幾年,隨著節目的創新和發展,盡管業內外人士對“播音腔”的理解和討論褒貶不一,但從本質看,播音主持就是在用一種獨特的語言樣態去“說話”,用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完成廣播電視傳播任務。

(一)“正宗”傳統播音腔的起源

“正宗”播音腔作為一種藝術特色,其形成和發展必然經過了歷史的洗禮和創新,才成為了播音主持獨有的藝術特色。字正腔圓的規范、厚重庄嚴的感覺、親切朴實的態度、嚴謹生動的表達從中國廣播事業誕生之初就被廣大聽眾深深的記在了心裡。這是傳統的播音腔,是齊越、夏青等老一輩的播音員從當年每篇稿件中一字一句反復思考、創作出來的,兢兢業業工作數十年才形成了的播音主持特有的語言樣態,是播音主持創作中“正宗”的播音腔。自播音主持藝術產生之初,所有早期作品創作中都融合這種語言樣態進行大眾傳播,例如九評、《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鐵人王進喜》、《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等一系列影響著時代進程和民族氣勢的優秀播音作品都在不斷傳承和發展著“播音腔”這種傳統的表達藝術風格。直至今天的《新聞聯播》節目,這對廣大受眾來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聞節目,同樣延續了傳統“播音腔”的語言樣態,並且從近年來創新引入“說新聞”的播讀樣態,“播音腔”仍保持著在廣播電視中的主流樣態地位。可見,傳統“播音腔”在探索實踐、發展創新、規范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直接體現了播音主持“二度創作”的藝術形式。

“播音腔”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是播音主持工作進步和發展的必然的產物。“播音腔”是一種區別於日常談話、曲藝等語言藝術的腔調,是廣播電視播音所獨有的、不可替代的特色。任何語言藝術都有自己的特點,“播音腔”的產生是追求廣播電視播音內容和創作形式完美融合的必然趨勢,直接體現了播音語言的特點。規范的普通話是播音創作最基本的語言要求,嚴肅認真的態度和求實可信的原則使得“傳”“受”雙方真誠的交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並且廣播電視播音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滿足受眾的需求和期待,符合時代進步的趨勢,但要時刻注意恰當的分寸,讓受眾主動願意接受,深入淺出的體現播音內涵,尤其是語言的色彩不能單一,親切自然才能拉近與受眾的距離,更好的傳達創作內容實質,這也正是“播音腔”在廣播電視播音中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是“播音腔”產生的時代要求。

然而,在廣播電視的發展中,特別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曲折,“播音腔”也存在著一些問題。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於當時的社會特點,對於直接面對廣大聽眾的播音員來說,所播報的內容和形式格外謹慎,“穩而不錯”成為了諸多播音員自我評判播音質量的要求。理論上播音創作可分為有稿播音和無稿播音,但在60年代初,廣播電視播音有著嚴格的規定,“不得無稿播音”、“不要播錯一個字”等要求束縛住了播音員的再創作,明顯的念稿痕跡和照本宣科的要求使得播音表達有些生硬和局限。隨著各層級廣播電視的興盛和發展,中央台的播音成為了各級電視台、電台競相效仿的對象,一種模式化的創作給“播音腔”的改革摻入了雜質,對於“播音腔”美感部分的欣賞和提高也就略顯偏頗了。

“播音腔”的發展道路曲折而漫長,有進步也有問題,借用張頌老師的形容“作為廣播電視播音特色的‘播音腔’,有其合理內核,也有某些雜質需要經過仔細辨別,這樣就不會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時,把小孩兒也扔出去了。”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簡史》中關於1978年第11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對播音方向的要求是這樣記載的:會議指出“廣播電視新聞的播出,最后是由播音員來完成的,播音員有好的傳統,但有些過於適用的播音腔要改革,除發布政令、宣讀重要報告、播送重要政治性文章,語調必須庄重外,一般來說播音員要像知心朋友同聽眾朋友談話” [5]。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老一輩播音員們早已經開始對播音腔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肯定了“正宗”播音腔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獨有特點,並且排斥“千篇一腔”、“高高在上”的播音語言形式,重視播音主持的本質——說話,這對我們研究播音主持的本質以及“播音腔”的發展具有充足的歷史依據。

(二)當今對廣播電視“播音腔”的誤解根源

廣播電視改革正在廣泛而深入的進行,隨著時代的推進,廣播電視節目在不斷的創新中謀求發展,機械的、死板的、不從內容出發的固有腔調的現象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日益涌現,從而對“播音腔”的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傳統“播音腔”也漸漸被越來越多業內外人士所排斥。

改革開放以后,廣播電視事業不斷創新發展,老一代的播音員、主持人數量少,不能滿足高速的發展趨勢的需求,為了快速的充斥整個播音主持隊伍,穩定當時正在發展的廣播電視事業,廣播電視行業領域在選拔人才是過於注重音質和外貌,忽略了優質的嗓音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創作技巧做支持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這一基礎問題,殊不知好的音色並不代表能播讀好的作品,駕馭好的節目,滿足高質量的受眾需求,播音員、主持人在像做公告一樣的談百姓身邊的事情,沒有真情實感,沒有內心感受,給人以千裡之外的感覺,沒有將傳播效果達到最好,反而使“播音腔”這一傳統語言樣態扭曲成了主持人的缺點。多年來,播音員、主持人固定的語言樣態和表達形式已經讓多數聽眾、觀眾有些厭膩了,而新出現的那些自然活潑的表達形式卻漸漸吸引了無數受眾的目光。於是一種“保險調”、“平直調”的語言樣態給受眾留下了“誤解”,直至今天,一成不變的新聞播讀腔調、詩歌朗誦語調讓越來越多的業內外人士開始對傳統“播音腔”產生質疑並有所排斥。

(三)“播音腔”的雙層定義

播音腔的概念在播音理論著作中並沒有予以闡明,《中國播音學》裡面是把播音腔概括為“三性三感”,即“規范性、庄重性、鼓動性、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

隨著廣播電視節目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播音主持工作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和改革,廣播電視傳播的服務性和娛樂性,以及報道、表達的客觀性和親切感都增添了濃重的色彩,來迎合新時代的發展趨勢。但是參差不齊的改版和盲目地機械模仿,使播音主持的有聲語言傳播偏離“說話”表達的本質。現如今,單純的“讀”稿、“念”稿的現象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日益涌現,並且“固定腔調”、“千篇一律”的形式讓業內外人士所排斥,大眾則認為這就是傳統的“播音腔”,從而漸漸將傳統“播音腔”與貶義曲解的”播音腔”混為一談。

其實,大眾認為的這種所謂的“播音腔”是對播音語言特點的貶義理解,播音腔有兩個含義:褒義是有規律的、規范的、具有行業特點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其本質是生活語言規律的延伸——語言創作﹔貶義是機械的、死板的、不從內容出發的固有腔調。褒義的理解認為播音腔是傳統的播音技巧,是新中國誕生前后形成的“字正、腔圓、庄重、大度、犀利而又溫和”的播音風格﹔貶義的理解則認為“播音腔”就是裝腔作勢、高高在上,甚至被稱為“不講人話”,脫離了播音主持的本質,是“高、平、空”的表現。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