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對兩會期間紙媒電子版“頭版新聞導航”的研究分析【2】

——以《人民日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為例

陳官鈞

2013年11月22日15:04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二、選擇時間與分析對象

兩會作為中國政治的要事,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影響中國民眾的生活。在新聞價值上,顯著性、接近性明顯。兩會成了各家媒體的新聞生產資源,尤其是2013年的兩會,領導班子換屆選舉,這更增加了2013年兩會的新聞重要性。

在比較對象上,筆者選擇了權威黨報—《人民日報》、半黨報半都市報—《新京報》、都市報—《南方都市報》三家報紙電子版的“頭版新聞導航”為分析對象,通過分析“頭版新聞導航”的新聞標題數量、類型等數據,並借助SPSS軟件、內容分析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三份報紙的辦報理念、新聞特色、政治新聞處理等方面進行解析。

三、數據分析

筆者選擇了以上三份報紙2013年3月3日至3月18日(兩會召開期間)的電子版頭版,將“頭版新聞導航”中的新聞標題量化,以“新聞標題總數量、非兩會新聞標題數量、兩會新聞標題數量”為三大類,結合內容分析法,將出現在“頭版新聞導航“的非兩會新聞、兩會新聞分為7大類型,分別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科技類、國際類、社會民生類、評論”。

1、新聞標題總數量分析

《人民日報》在兩會期間,其電子版“頭版新聞導航”出現新聞標題91條,其中關於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為63條,佔總標題數量的69%﹔非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為28條,佔31%。《新京報》的“頭版新聞導航”出現新聞58條,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為21條,佔總標題數的36%﹔非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為37條,佔64%。《南方都市報》的“頭版新聞導航”出現新聞81條,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為34條,佔總標題數的42%﹔非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為47條,佔58%。

2、《人民日報》方面

作為中國第一大政黨報紙,《人民日報》最大的功能便是報道政府動態,宣傳政府政策。“頭版新聞導航”將三分之二的版面空間給了兩會報道,進一步分析兩會標題數量的數據,如下圖中的粗體字顯示:

 

首先,兩會標題數量和兩會政治類新聞標題數量呈正態分布,符合統計要求。其次,筆者在細化數據,對標題類型進行分類時,筆者發現有關兩會新聞標題數量的均值為3.94個,有關兩會政治類新聞標題數量為3.13個,二者相差不到一個。從這一數據中,可推測在兩會期間,各重要政治人物均會出現,各大政治會議、政治決策不斷產生。《人民日報》作為機關報,是政黨的宣傳工具,所以在兩會特殊時期,人民日報對兩會報道,尤其是政治類新聞報道必不可少。

結合內容分析法,《人民日報》電子版的“頭版新聞導航”中的標題類型通常以“人物標題”、“會議標題”為主,例如3月15日的《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3月18的《李克強總理等會見採訪兩會的中外記者》﹔3月3日的《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下午3時舉行》、3月4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准備就緒》、3月5日的《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3月8日的《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3月17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閉幕》、3月18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閉幕》等。從以上標題看,“頭版新聞導航”的新聞標題具有濃厚的黨性,重點宣傳政府領導人的動態及相關會議進程。

從兩者的相關性表格分析,相關性為0.891**>0.8,顯著性(雙測Sig)為0.000<0.05,說明兩者之間的聯系為顯著相關。在《人民日報》電子版“頭版新聞導航”中,也有涉及兩會報道中的非政治類部分,但數量很少,均以評論為主,例如《團結就是力量,民主才有活力》、《新型城鎮化,關鍵是質量》等。在涉及非兩會報道的新聞中,《人民日報》仍然側重於政治類新聞的報道。如相關性分析圖:

 

兩者的相關性為0.776**,顯著性(雙側Sig)為0.000,表明兩者呈現顯著相關。在“頭版新聞導航”中,非兩會新聞標題中的政治類新聞仍然佔據重要地位,而涉及經濟、文化、科技類的新聞基本不出現在頭版中。

《人民日報》除了報道政治新聞,在兩會期間,其與《新京報》、《南方都市報》還有一點不同,便是《人民日報》在頭版新聞導航中刊出評論標題,引起受眾的注意。《人民日報》的社論已成為《人民日報》的一面旗幟,被認為直接傳達著黨中央、國務院的聲音,受到海內外讀者的高度關注。即使是寸土寸金的頭版,或者經過把關選擇的“頭版新聞導航”,《人民日報》均會亮出其社論品牌,體現社會主流文化,宣揚主流價值觀,引領輿論走向。

在新聞特色上,《人民日報》電子版的“頭版新聞導航”的新聞標題通常停留在表層,沒有將信息的內涵挖掘出來,而是像黨政歷史的記錄者,將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詳細闡釋。它很少提供與人民群眾利益相關信息,在新聞的嚴肅性上,《人民日報》側重新聞硬處理,這也會導致報紙與受眾的距離擴大,從而失去聯系。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