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理性看待體育微博中的群體極化現象
凱斯·桑斯坦提到,群體極化現象在現實中造成的客觀結果並非都站負面的。網絡群體極化現象的負效應和負面影響未必會引起嚴重的后架,相反,通過對於它們的不斷枳累和辨析能夠更有益於網絡防控體系的建設。因此不能簡單對體育微博中的群體極化現象做出好與壞的判斷。
體育微博中群體極化現象的出現在一定壞境下有利於輿論和意見的集中,具有一定的正效應。這對於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有借鑒的意義,他們可以通過其來了解民意和輿情從而有利於下一步的計劃和決策。比如,遼寧全運會期間北京女子橄欖球隊罷賽一事在微博上掀起了激烈的討論,反對和譴責北京女子橄欖球隊的意見在體育微博中佔據了上風,對北京代表隊形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最后網民們迫使前者進行了媒體道歉。
與此同時,體育微博中的群體極化現象也易滋生出盲目指責、謾罵、人身攻擊等不文明行為,助推了網絡暴力的滋生。要想減少這一現象所造成的負效應,必須同時開展三方面的工作,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應該出台嚴格的法律來規范各種不良行為,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系統,以“監測”為主,管控為輔﹔從網民自身來看,應加強自身的媒介素養,多吸收一些積極的信息,冷靜理性的進行網民之間的討論,培養網絡公德意識﹔從媒體從業者來看,必須加強其媒介自律,完善新聞的“把關”機制和輿論應急機制,此外還必須加強媒體人員的職業規范教育。
(作者系: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版
[2][澳]邁克爾·A·豪格 [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會認同過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
[3]王大中 杜志紅 陳鵬:《體育傳播——運動、媒介與社會》[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版
[4] 魯鬆.網絡群體極化的負效應——網絡暴民現象初探[D].山東:山東大學,2013
[5] 賀坤.傳播學視閾下網絡群體極化研究[D].遼寧:遼寧大學,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