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10期

空間猶在,農村報定位務必准確

范以錦

2014年02月11日13:26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報刊的生存空間既受到挑戰,但也存在某些機遇,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機遇,並與時俱進地創新。在多種報刊並存及激烈競爭的狀態下,往農村發行的報紙就不能再有“獨佔農村市場”的心態了。農字報在數字化生存、市場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從“綜合紙”到“專業紙”,再轉變為多元經營的涉農大平台。這種農字報大平台的觀念就是從單一的內容提供到大信息呈現﹔從為農民、為農業服務拓展到上下游產業﹔從線上活動到線下參與,以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動﹔從打造品牌到營銷品牌的延伸。 

農村、農業、農民在我國依然佔有很大比重,其當今的生存狀態是許多有識之士認真研究的重大課題。媒體不僅不應放棄農村市場,還應作為拓展空間的平台和機遇來看待。南方農村報的成功實踐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南方農村報的基本狀況

無論業界、學界,很多人都會關注都市類媒體的發展,卻沒有多少人會留意到農字類報紙的生存狀況。

如果不曾身在其中,也許不清楚在城市化進程比較快的改革開放前沿廣東,還有一家始終堅守為“農”服務的報紙。在許多地方農字報萎縮的情況下,這家報紙卻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有較大發行量和較好效益。這就是南方農村報。這幾年,南方農村報廣告不斷增長,2007年時不過上千萬元,去年達到3450萬元,相當於2007年的3倍。

《南方農村報》的前身是1963年1月1日創辦的南方日報農村版。“文革”期間南方日報農村版停辦。1980年2月2日復辦,更名為《廣東農民報》,並進入極盛時期。上世紀80年代,其發行曾達到56萬份。

隨著地市報紙大舉進軍農村,各類媒體對農民讀者市場的分割,以及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字報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1994年《廣東農民報》更名為《南方農村報》后,雖然適應了新形勢,但更名並非意味著成功,功夫還須放在內容定位和報業運營的創新能力上。南方農村報領導班子始終不渝的堅守和與時俱進的創新,使南方農村報在社會轉型期站穩了腳跟,逐步找到了新形勢下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現在依然是地方農字報中發行量最大、經營效益最好的一家報社。過去南方集團許多新來的大學生聽說分配到農村報,覺得難有作為,不太願意去,連見習生都不太樂意進入實習。這些年,南方農村報的地位提高了,進去之后能找到施展的平台,成就感增強了。現在,不斷有研究生進入。盡管也有人辭職,但補充人才包括優秀人才並不難。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