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11期

非時政類報刊制度性變革的意義【2】

吳光振

2014年02月11日16:16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三 專業人做專業事

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狹義上就是指建立健全“三會一層”制度,即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

股東會是公司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公司業務執行機構﹔監事會是公司監督機構,三者形成分權制約關系。董事會和監事會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處於並行地位,二者同為公司法人治理機構必要組成部分,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只是職能分工不同,並不存在地位上的差異。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成員不得少於5人,其中職工代表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

監事會行使《公司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職權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權。檢查公司財務﹔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建議﹔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公司法》中並未專門列示監事會表決方式,但實際上是以票決制來規定的。上海証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事會議事示范規則》第十二條監事會決議第一款明文規定:監事會會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以記名和書面等方式進行。

國有獨資公司董監事會成員中,非職工董監事由股東指派,但值得指出的是,《公司法》第六十八條明文要求,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職工董事)﹔第七十一條對監事會要求更詳細,不僅成員不得少於5人,且職工代表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以5人監事會為例,必須有2人為職工監事。職工董監事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公司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為3至13人。實際運作中,一般公司董事會成員為9至11人。上市公司中還包含一定比例的獨立董事。董事會人員過少或過多,運作起來都非常困難。

此外,報業集團公司還專設了另一種機構:設置編輯政策委員會和權威的報刊內容管理機構,確保正確的出版導向。

《公司法》中隻有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高管設置,沒有設置總編輯崗位。新聞出版總署2011年3月11日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出版單位總編輯工作的意見》中規定,總編輯是出版單位主要負責人之一,在出版單位領導班子集體領導下,負責出版導向、落實出版制度、保証出版物內容質量、培養編輯隊伍等工作,在業務方面承擔主要責任。

報業集團公司作為報刊出版單位,按董事長(報業集團社長)、副董事長(黨報社總編輯、兼任報業集團公司總編輯)、總經理序列設置治理結構,似為可選路徑之一。

(作者單位: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資產管理部)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