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期

對電視新聞報道策劃行為的再認識

陶?佳?

2014年02月13日14:1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在一些電視媒體中,當前有不少記者編輯在新聞報道中言不離策劃,把策劃當成了搞新聞的主要手段,而對新聞信息採集的重要性卻認識不足。本文從新聞報道策劃的誤區、策劃者與操作者認識的差異、正確實施報道策劃行為、科學理解報道策劃要求四個方面入手,對電視新聞如何規范報道策劃進行了系統論述。

關鍵詞:電視新聞﹔報道策劃﹔存在誤區﹔科學認識

新聞是靠記者像蜜蜂採蜜一樣去採集來的,還是靠幾個人坐在辦公室裡拍拍腦袋“策劃”出來的?這應該是常識,無需多問。可是在具體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人已把“策劃”當成搞新聞的主要手段,而對新聞信息採集的重要性卻認識不足。一般來說,媒體的新聞報道策劃其實就是有計劃地進行採訪、寫作、編輯和編排。就電視新聞而言,就是通過策劃,使新聞節目的質量更高,更能吸引觀眾。策劃實際上是在已有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如何去做好報道的行為,如果隻強調“策劃”而輕視現場採集,那麼新聞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就難以保証。

筆者認為,對電視新聞報道的策劃行為必須進行正確的理解,避免走進“策劃”的誤區。

一、新聞報道“策劃”的誤區

(一)設置圈套,造假做假

現在,一些電視新聞節目為了片面追求收視率,總是想方設法去“策劃”一些另類題材。

如雇一個老太,讓她背一個大包,假裝剛下火車,走在路上向行人求助。記者拿著攝像機躲在車內偷偷地跟拍,把一些看似很真實的長鏡頭自然地展示給電視觀眾﹔有的則在過往行人多的馬路上扔幾枚硬幣,看誰會來撿,讓撿錢的人在電視屏幕上出出丑,並在片子后面再發一通“現在的市民素質不高”之類的議論。如果把記者當作行為主體,那麼採訪對象和受眾就是客體。靠設置圈套、造假做假“策劃”出來的“新聞”,傷害了兩個客體,一是愚弄了當事人,二是欺騙了受眾。

(二)小題大作,變相廣告

“有償新聞”是新聞界的四大公害之一,錯誤的“策劃”理念為搞有償新聞的人大開了方便之門。如一些小店開業,店主想做廣告又出不起錢,於是就請那些熱衷於搞“有償新聞”的媒體人士去“策劃”一些“活動”,花幾百元小錢買點水果什麼的,到一些福利院或敬老院去“送溫暖”,同時叫上一些媒體的記者朋友來為店名亮相。有一家保健品商店做變相廣告的“策劃”可高明了,該店新進了一些“海馬強腎”保健品,急需做廣告,但沒錢,於是叫上媒體人士“策劃”。他們請來了一個老太太做托兒,裝作買藥時營業員錯給了她“海馬強腎”保健品。

稿子是這樣寫的:某地一個老太,最近一段時間晚上尿頻經常睡不好覺,於是她來到某地某路的一家保健品商店,營業員讓她買“海馬強腎”,說能治此病。於是老太花100元錢買了9盒“海馬強腎”。當晚服了一粒藥丸后就渾身發熱,精神異常興奮,整夜都不想睡。后來經過了解,原來,“海馬強腎”是一種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藥物。報道名義上看是在對這家保健品商店進行曝光,而實際上是在為該新上市的保健品做隱性廣告,不但宣傳了藥效,還把價格也“標”了出來。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