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明(中)拍攝《老井》,請張藝謀(右一)當攝影和主演,編制和年資在他那裡都不是問題。
1987年,《老井》《紅高粱》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吳天明、張藝謀(前排左一、左二)在政協禮堂外擺拍,意氣風發。
張藝謀、吳天明私下裡也能玩得“沒大沒小”。
吳天明常說,自己是沾了張藝謀、陳凱歌這些后輩的光,“當時我只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支持了這些年輕人一把,僅此而已,他們后面取得的成就與我無關”。但事實上,如果沒有吳天明,中國“第五代”導演的命運可能將被集體改寫:陳凱歌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粱》也許因為資金緊缺而暫停,顧長衛、黃建新們則得在攝影和場記的位子上苦熬數年。吳天明讓這些年輕人在充滿創造力和激情的年月裡,將青春奉獻給電影事業,其魄力與膽識,無人能比。
助張藝謀 走程序太慢,“小金庫”拿去種高粱
昨日下午,記者在國家大劇院見到了正在籌備京劇《天下歸心》二輪演出的導演張藝謀。張藝謀曾在吳天明執導的電影《老井》中出演男主角“孫旺泉”,並憑借此片榮膺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談及恩師吳天明的突然去世,張藝謀表示“非常沉痛”。他透露,不久前還曾與吳天明商談一個電影項目,並一起吃了頓飯。“這麼多年我一直習慣叫他‘頭兒’,直到現在見了他還是這麼叫。他身體非常好,不知疲憊,精力旺盛,上次見面,他還是和以前一樣”。
1985年年底,吳天明導演電影《老井》,借調了廣西電影制片廠的青年攝影師張藝謀來掌鏡。選角之初,吳天明希望男主角“孫旺泉”照著張藝謀的樣子找,“外形要像太行山的石頭,硬朗、結實、有棱有角,氣質要深沉,質朴中有股陽勁”,然而搜尋始終不能令導演滿意。最后,吳天明決定干脆就由張藝謀出演男主角。張藝謀也不負眾望,憑借《老井》在東京國際電影節和“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連獲三個影帝。吳天明對張藝謀朴實而充滿能量的表演十分滿意。他曾在採訪中透露,張藝謀演《老井》的片酬是500元,在當時已是“高額片酬”。
吳天明在擔任西安電影制片廠廠長期間,曾在工作與生活上給予張藝謀許多幫助。採訪中張藝謀回憶起當年他籌拍電影《紅高粱》時,影片尚未立項,但種高粱的時節已到。吳天明當機立斷,從廠裡的“小金庫”撥了3萬元給張藝謀,3萬元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數目。正是有了這筆錢,《紅高粱》才能順利開機,年輕的導演張藝謀也憑借此片一鳴驚人。
在生活上,吳天明也為張藝謀解決了妻子工作調動、分配住房等諸多問題。
作品:《紅高粱》《老井》(主演)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