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與少年》一行人來到羅馬第二天的第一頓早餐“超額”花費了157歐元,直接導致他們后面的行程必須“節衣縮食”。
不過新京報特約記者實地探訪后發現,他們這一餐吃得有點貴,很多賬目對不上。為此我們制作了一份每人每天120歐元的食宿單,可以看出羅馬的物價並非那麼高。
節目將更多的鏡頭放在了幾位明星如何“摳門填飽肚子”上,卻忽略了不少旅行中的人文元素。
早餐這麼貴?
節目用價:157歐元(用餐地不適合“窮游客”)
實地體驗:最多112歐元(“鄭佩佩餐”並不存在)
羅馬的早餐是怎樣的?意式濃縮咖啡?不,當地人認為這是十點后才能喝的。一份常見的意式早餐是咖啡與鮮牛奶的調制品搭配各式面包。
經記者問詢,《花兒與少年》入住的酒店並不提供早餐。他們外出覓食,選擇的這家高級咖啡館在當地小有名氣,人氣旺,收費也不菲。很少成為“窮游”游客的選擇。詳細查看餐廳價目單后,竟然無法與“會計”華晨宇對上賬。
7人早餐,該節目標出了157歐元的“天價”。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鄭佩佩“享用”的54歐元素食。記者查閱了餐廳的早餐菜單,價位多在4-16歐元之間,新鮮的水果沙拉分為10歐元、14歐元兩個價位,早餐並不提供蔬菜。
瀏覽菜單還能看到,咖啡是5歐元,並非節目中標出的4歐元﹔比薩和三明治原本價格一致,但在節目裡出現了“比薩8歐元”“三明治7歐元”的差別﹔而“雞蛋蘑菇”更是遍尋不著“蹤影”。
■ 制作人回應
對於天價早餐,陳歆宇表示,157歐元這個價格是准確的。“其他人的早餐和價格是根據事后他們回憶記的賬單。花花的賬單沒有把每個人的賬記清楚。而隻記了一個總價”。
【120歐該怎麼花?】
以《花兒與少年》節目組設定的經費,每天840歐元,除去房費300歐元,剩下的540歐元均攤到7個人身上,每人約77歐,在羅馬可以瀟洒“走你”,完全不用捉襟見肘,省得“姐姐”“弟弟”們討白食,又被訓“不要臉”。
早餐:7歐元
咖啡館,一份咖啡+面包,人均4-7歐元,還能從容不迫地看看報紙,晒晒太陽。
午餐:20歐元
普通餐廳:一份意大利面8-14歐,或一份比薩4-10歐,飲料2-6歐。
下午茶:10歐元
咖啡館或甜品店,如提拉米蘇4—6歐元,冰激凌雙球2—4歐元。
晚餐:40歐元
正式餐廳的營業時間通常在晚上7點半以后。前菜8-12歐,頭道12-18歐,二道20-35歐,一杯酒精飲料8-16歐,甜點10-14歐,餐后酒或咖啡4-6歐。但這一系列流程進行下來,且不說要花兩三小時,對於明星們來說,更是多久都減不掉的卡路裡。
■ 其他BUG
鏡頭剪輯錯誤不斷
1 節目中張凱麗等人遺憾未能登頂聖彼得大教堂,實際情確實需要重新排隊進入聖彼得教堂后,方能在想登頂的隊伍后排隊,這同樣是一項耗費時間的工程,因為頂部同時隻能容納二三十人,大多隻能堵在幽暗的旋轉石階緩慢地拾階而上。當然,在這過程的初始確實能近距離地欣賞到米開朗琪羅藝術生涯的杰作——教堂穹頂,及穹頂精美壁畫。然而節目中接連出現的一系列壁畫畫面中居然包括了米開朗琪羅的《創造亞當》,實際上這幅名作並不在聖彼得大教堂,而是梵蒂岡博物館中西斯廷教堂的穹頂,具體可見湯姆·漢克斯的電影《天使與魔鬼》。
2 奇怪的剪輯還出現在,4月4日10:35大部隊已經游歷過威尼斯廣場,向斗獸場進發時,畫面卻給了反方向一公裡外他們早就經過的街口。此外,10:10行進到的所謂“圓柱廣場”,該廣場在意大利更著名的地標實際上是總理府,想要看圓柱,不如移步到威尼斯廣場旁的圖拉真柱。
3 據節目預告,“花兒”接下來將去“托斯卡納”和“佛羅倫薩”。等等,“托斯卡納”並非一個地名,而是意大利20個行政區之一,位於意大利中部,首府是佛羅倫薩(托斯卡納以自然風光和酒庄聞名)。這個邏輯錯誤就好比說,一行人要去黑龍江和哈爾濱。
■ 節目組回應
針對幾個鏡頭和地名標注上的錯誤,陳歆宇表示剪輯有視覺上的需要,而標注地名更多的是為了便於沒去過意大利的觀眾了解。“比如我們到達的是佛羅倫薩旁的聖吉米亞諾小鎮,千塔之城。但畢竟托斯卡納更為出名,我們想從更通俗的意義上讓觀眾對佛羅倫薩和佛羅倫薩式的小鎮有個區隔”。夏青也表示,《花兒與少年》受到的關注度超出預期,接下來會在后期制作上更下工夫,畢竟不能讓導演組受的苦白受。“明星沒起床,他們要起床﹔明星空著手,他們扛機器﹔甚至還出現過好幾次明星沒有走丟,導演為了提前踩點而走丟的狀況”。
■ “窮”游貼士
1、購買公交通票,有天票、三天票、周票等。
2、超市內的水果比水果攤上的便宜。
3、自帶水杯,在羅馬街頭有免費水可以飲用。
4、喝咖啡站著喝比坐著喝便宜多了。
5、速食店出售意式三明治,比薩按重量計價,通常女生4歐元可管飽。
6、羅馬收費的景點很少,觀看博物館可買博物館通票或含交通和部分景點的Roma pass。(記者 鄭淇 吳立湘 羅馬特約記者 薛章妮)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