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吳奇隆:和劉詩詩八字沒一撇 就問婚禮在哪辦?

2014年05月09日07:09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吳奇隆:八字還沒一撇,就問我在哪兒辦?

  戲中·不出演同類角色

  戲外·不急於談婚論嫁

  自出演《步步驚心》后,吳奇隆的事業風生水起,今年已進入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的前10名。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三年前,穿越劇《步步驚心》引發收視熱潮,吳奇隆趁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迎來事業的“第二春”,而另一個收獲就是結識北京姑娘劉詩詩。之后,他們在《步步驚情》中續寫緣分,“張曉”和“殷正”的戀情也延續到現實中。

  自從公布戀情之后,吳奇隆隻要在公眾場合露面總會被媒體“逼婚”,在北京接受專訪時,吳奇隆調侃到,外界對這段感情過分關注,不時幫兩人制定計劃,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反而是,如何在密不透風的工作安排裡找到拍拖的時間,“像這一整個宣傳月,我們也隻見過兩面。我是個慢熱的人,寧可花時間去經營好這段感情”。談起兩人17歲的年齡差,吳奇隆坦率地表示他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隻要真的用心就好。

  下一部不苦情,我和詩詩會很好玩

  我不希望大家看到我們隻在一個類型上很出色,像“驚情”之后我又找詩詩做了一部古裝戲,你們看那個喜劇就知道,我們可以很好玩。

  新京報:不少人覺得《步步驚情》和《步步驚心》在人物性格上有很多相似,甚至重復之處。

  吳奇隆:其實人物性格是有保留的,大家看到《步步驚心》中人物感情跟關系會有不圓滿和遺憾,所以在“驚情”裡會希望看到一些不同的延續。其實我們當初在拍這個戲時,會有這樣的設定,會把以前的人物關系和情節和現在的結合,包括名字上,以前叫“雍正”,現在叫“殷正”,人物的個性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年代不同,一個古裝一個現代,所以表演方式不一樣,否則真的會讓人覺得是完全不相關的戲。

  新京報:所以演“驚情”你是覺得駕輕就熟,還是有新的挑戰在裡面?

  吳奇隆:其實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因為清裝戲限制很多,一方面是劇本的限制,另一方面清朝的宮廷有很多規矩,所以很多表演不能外露,這也是為什麼拍《步步驚心》時大家說我是“冰塊臉”。臉上不能有太多表情,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一些表情會引來殺機或不好的后果,所以表情冷一些,你可能隻能透過一個呼吸,或者一個慢慢地抬眼,手在背后的一個小動作去對人物當下的心情作出反應。時裝戲如果這麼演就很奇怪,因為時裝戲比較貼近生活,人對情緒的控制不會像以前那麼受到壓抑。所以我保留四爺的個性,但表演方式完全不一樣,可能我高興就高興,不高興就不高興,表現方式比較外放直接。

  新京報:《步步驚心》有很多追劇的粉絲,“驚情”是拍給那些粉絲看的嗎?

  吳奇隆:我覺得不完全是這樣,但避免不了,從制作方角度來講延續那個情感對其影響力絕對是有加分的,所以他們會保留人物關系、人物個性。但就戲劇角度來講,你把它當做一部全新時裝劇也是沒問題的。而且古代和現代發生(故事)的時間不同、演員表演方法不同,基本上我覺得它是一部全新的東西。

  新京報:在這兩部戲中你都比較霸道腹黑,有沒有想過你會因此被觀眾定型?

  吳奇隆:不會啊,我又不會隻拍這種類型的戲,《步步驚心》后,十幾部清裝戲找我我都不拍,我就拍戰爭戲,戰爭題材也很好,那種痞痞的人物也很好,都沒問題。我是盡量讓自己做新嘗試,像“驚情”之后我又找詩詩做了一部古裝戲,我不希望大家看到我們隻在一個類型上很出色,一個演員好玩的是,你可以嘗試不同角色。你看周星馳他的喜劇大家很認可,那他就隻拍喜劇嗎?他也會拍《長江七號》啊,拍一些有感情的。每個人都希望在戲的類型上多元化地發展,演員很怕會變成習慣性表演,失去表演上的樂趣。

  新京報:你接下來還有新的戲和詩詩合作嗎?

  吳奇隆:暫時不會,是有不少戲找我們合作,但我覺得工作的規劃上面不需要這麼密集,除了“驚情”,后面還有一部古裝喜劇,你們看那個喜劇就知道,其實我們可以很好玩。

  下一步不著急,想經營好感情再說

  很多事需要時間過程,有這個時間過程把感情基礎扎得更穩更好,我寧肯先花時間經營好再說。

  新京報:你的時間都放在工作上,留給女朋友的時間在哪兒?

  吳奇隆:她拍戲呢。

  新京報:拍完戲呢?

  吳奇隆:其實很多時候不是這樣嗎,比如說你早上上班出門,有婚姻有男女朋友的,該出門出門,該上班上班,下班回去能有多少時間講話?了不起吃完飯,看電影、看電視,看累了聊兩句就睡了,你們會天天沒事聊到兩點三點?不會的。

  生活就是這樣的節奏,對我來講我會盡量運用所有的時間,比如我現在這麼密集安排事情,也是為了后面擠出一些時間做其他事情。

  新京報:做其他的事情是談戀愛嗎?

  吳奇隆:也未必是談戀愛。你說談戀愛怎麼談,她都在拍戲,了不起我去看下她,她在拍在忙,你也不能吵人家。你隻能坐在那兒當觀眾,挺好的,生活不就是這樣的。除非兩人都忙完,能夠湊個幾天大家一起出去走走,但這個可遇不可求,不同公司都有自己的安排。

  新京報:那你有沒有想過把她簽到你公司,至少她的時間你能控制。

  吳奇隆:那不是以公濟私嗎,那不是我的習慣,其實我覺得她在唐人一路走來也不容易,她跟公司也有一定的感情,這是不可否認的,我還是鼓勵她跟公司繼續合作。

  新京報:在戲裡面殷正和張曉有冥冥中注定的感覺,在現實中你和詩詩也會有這種感覺嗎?

  吳奇隆:我是一個慢熱的人,需要時間去了解一個人,拍完《步步驚心》后兩三年,我們沒有那麼多聯系,也沒有再合作過,然后接著拍“驚情”,你慢慢會了解更多,很多東西慢慢出現。你也不能說是不是冥冥之中,因為沒有人知道將來會是什麼結果。現在,我知道我們要努力去經營,如果只是把它當成冥冥之中的話,那就可以不負責任,感情上我不是這樣的觀念和態度。

  新京報:那你和詩詩現在有進一步的打算了嗎?

  吳奇隆:我們現在要談的是什麼時候能碰到見一面,人跟人相處是要時間的,其實我們能碰到面真的不多,包括這整個月的宣傳我們就碰了兩次面。

  隨緣吧,我們是盡量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身份,處理好自己的關系,我們之間在想辦法努力,但是這個過程大家就不要替我們太操心。這是大家美好的願望,但很多事需要時間過程,有這個時間過程把感情基礎扎得更穩更好,我寧肯先花時間經營好再說。

  新京報:那你介意劉詩詩比你小17歲嗎?

  吳奇隆:有的人可能這麼覺得,但我不認為在這個年代還有什麼樣的限制,隻要你是真的用心就好了。

  藝人的生活已成為大家茶余飯后討論的話題,但有時候也會讓人家蠻尷尬的。比如剛剛公布兩人挺好的,大家祝福,但兩人得有時間相處啊,可是媒體就會直接問“什麼時候有好事啊”“什麼時候結婚啊”“婚禮在哪兒辦啊”,八字沒一撇你就問我在哪兒辦,媒體會說:“趕快生一個去上《爸爸去哪兒》啊”,小孩也有長的過程吧,(小孩)長成后,《爸爸去哪兒》那節目都不知去哪兒了。

  【和詩詩無關的吳奇隆本人】

  工作狂?做喜歡做的事,總有新鮮感

  新京報:你每天都在忙,體力能保証嗎?

  吳奇隆:我還好呢,可能因為我從小就是運動員,底子算真的很好,前五年、十年我每天睡十五個小時,也很正常。我喜歡給自己找不同的事情做,像以前沒有這麼多業務,我會不睡覺,看書、打打游戲,哪怕坐在陽台發呆看看外面,我都覺得挺舒服。我是一個希望有生活的人,不希望天天只是工作。問題是我工作排這麼滿我就隻能調整,我可以睡少一點,但我一定要做一點自己的事,比如我堅持睡覺前看一部電影才能睡。

  新京報:你出道以來一直很拼,沒有厭煩嗎?

  吳奇隆:我一直在做喜歡的事情,因為工作類型不一樣,所以每次開的會都會新鮮,談的東西是不同世界的,跨一個行業就是不一樣的東西。

  新京報:看你的角色都比較嚴肅,你生活中嚴肅嗎?會是個浪漫的人嗎?

  吳奇隆:浪漫是需要學習的,我小時候沒有太多時間學習,所以浪漫這門課一直學得不好,現在也都需要學習。浪漫也不是特意營造什麼氣氛,特意做些什麼事情,有些簡單貼心的舉動就很浪漫了,這個東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我也說不出來。

  新京報:但是你有主動學習的欲望?

  吳奇隆:那是必須的。人不管做任何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必須去學習這個過程。

  ■ 焦點回應

  怎麼看待《步步驚情》被拿來和《宮3》比較?

  ——很多人都在問這個,沒什麼好擔心的,因為大家可以看數據嘛,也很難說誰好誰壞,一個古裝戲一個時裝戲,演員陣容也不一樣,播出平台也不同,也沒得比較。(電視劇)有很多因素包含在裡面,所以我會希望有機會做幕后制作,如果隻做演員,從選演員開始就總是被動方。

  作為制作人會研究於正的劇商業上的成功嗎?

  ——每一個人的戲我們都大概會知道制作上的狀況,沒什麼研究不研究,我隻知道我們盡量做到好,別去跟別人比,自己在劇組都不能控制到百分之百,因為電視劇有太多因素是你控制不住的。

  對未來的事業有沒有品牌上的規劃?

  ——我希望每次做的東西是新鮮的,有一些新創意,而不是沿著市場上的老路走。一部戲有市場新鮮度,有好的品質,有完整的主創內容,拍出來就不會太差,我比較愛面子。

  你怎麼平衡自己追求的創新性和粉絲的期待?

  ——粉絲確實很重要,但不能讓大家永遠看一種樣子,不能單為一個族群服務,如果面對小朋友那就去拍動畫片啦,很多戲是面向大眾,讓更多人找到認同感,找到共鳴。

  怎麼看待公眾被偷拍,明星私事被曝光?

  ——我會覺得藝人會受到所有人關注,我們對自己的工作要有一個認知,適當地關注和了解是應該的。但如果影響到生活、隱私,或會傷害到他人,我會真的覺得介意。我上廁所,碰到過有人拿出手機拍一張就跑了,很無奈,我們也經常啞口難言。通常媒體不會去說謊,媒體希望站在一個角度讓你去看到一件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有引導性,傷害到別人就不好了,(因為)我是公眾人物,我家人、小孩不是啊。我以前跟工作人員出門,她帶著小孩,就有人拍到,說不知名女子帶著小孩,長得跟我很像,我還對他很親。我心想,人家老公看到該怎麼罵我呢。很多事情,我覺得拍沒關系,但我不喜歡有人編故事。其實很多時候可以手下留情一點,說的方向可以讓大家正面思考,因為藝人跟媒體是魚跟水,是互相幫忙的,這是很好的一件事,不要發展到最后互相傷害。(劉瑋 吳立湘 實習生 葉靜)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