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正文導演
主持人張騰岳
隨著《中國成語大會》播出,節目掀起了一股青年人追捧傳統文化的熱潮,不少觀眾對成語中平時不為人知卻令人受益菲淺的內涵津津樂道。節目中那些年輕的面孔也讓觀眾眼前一亮,比賽中他們對於成語的稔熟運用和非凡談吐,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據悉,參加成語大會的優秀選手們,有90%都是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在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其中,來自復旦大學的選手有6名,來自北京大學的選手有3名,高手雲集賽況十分激烈,讓成語大會一時間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節目組總導演關正文老師近日接受採訪,對於成語一直人們被忽視的局面,犀利直言,表示現代人“對不起”成語,並暢談與節目主持人張騰岳的合作。
成語價值被嚴重忽視 總導演稱現代人“對不起”成語
關老師表示,成語是中國獨有的語言資源,它全面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下來的智慧和核心價值觀。中國成語的總量超過兩萬個,生活中被人們常用的成語大概也有一兩千個。一個人一生中可能經歷的各種境遇、事件,可能體會的各種心境、情感,可能面對的各種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甚至與超自然的關系,都能在成語中找到細致的對應,並完成微妙而生動的表達。不僅如此,中國成語還有著明確的褒貶臧否的態度,代表著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基因中的核心價值觀,在一代又一代國人心中,不斷明確著我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可是成語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漸漸被忽視,除了個別愛好成語接龍、成語印章的民間玩家,生活中幾乎沒有聽說過誰愛好積累成語。像是做飯、飲食和唱歌這些人們與生俱來的基本需求,都是如今電視的熱門題材。漢字節目的熱潮也是一樣,書寫是每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這個能力下降了,所有人都會被刺痛。但是成語不一樣,作為一種常被使用又被人忽視的語言資源,對它掌握得好未見得能有利益,掌握得不好也好像沒什麼損失。
這個幾千年來被我們民族全體成員幾乎是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地傳承和發展著的東西,如果突然想要讓它擁有超越自身軌跡的地位提升,大家會贊同,卻很難響應。節目總導演關老師稱:“成語就是進入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鑰匙。它是表意工具,也能開啟一扇大門。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現代人真的是對不起成語。”
總導演響應觀眾需求 題庫標准首度揭秘
很多觀眾在收看了節目之后都非常好奇,節目裡出現的成語都是怎麼選出來的。對此,關老師對成語題庫的選擇標准進行了揭秘:
成語通常來講有五大來源:古代神話、歷史故事、文學經典、民間口語和外來語。這五大來源構成了成語在不同層次、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中使用的現狀,有些通俗習用完全接著地氣,有些深奧微妙透著濃濃古意。因為猜詞游戲有避開題面字的規則要求和競賽的速度要求,是否是常用成語也不是難度的標准,因此可選擇的范圍是自由的。
在總量兩萬多個的成語庫中,節目組排除了兩類傳播價值不高的成語:一類是大多數人都已經掌握並經常使用的,另一類是千百年語言實踐中很少被使用的。前者太過普及再傳播一次對觀眾沒有學習價值,后者活性太差即使傳播也不會被使用。節目組排除了這兩者,將成語最核心的的部分,大約三千條成語呈現到了節目中,節目組為這些成語加上了標准釋義,有的還加入了原典例句,由學術講解嘉賓給出重點講述。因此,不管節目中選手在比賽時是否提供了正確的語義解釋,觀眾都能學習到正確的成語知識。
關正文導演暢談張騰岳與節目背后的故事
《中國成語大會》作為國內第一個以傳統文化為核心資源的大型季播節目,並沒有現成的國外模式可以照搬。由於賽制原創性較高,並非像引進國外版權的節目一樣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節目面臨很大的風險。而數十位優秀選手的參與更令主持人的選擇成為重中之重。接受採訪時,關老師也談起了節目對於主持人的選擇:“央視領導支持我們在央視所有優秀主持人中挑選成語節目的主持人,眾多人選中我們選擇了張騰岳。他主持過多年的科普節目,而且他的文科基礎非常好。節目錄制過程中,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准備節目,在我看來這比邀請名氣更大、更加繁忙的主持人更有利於節目。而且作為主持人,名氣都是積累出來的,如果節目獲得了好的影響,他也會和節目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