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3月下

再談都市報長假休刊的是與非

王建珂

2014年05月26日13:50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2006年,筆者寫了一篇題為《春節長假無報可讀真悶人》的博文,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對都市報長假休刊提出質疑,一時間引起熱議。這幾年仍有許多這方面的議論,有人甚至以報紙違約為由告上法庭並獲得勝訴。但許多都市報,包括開啟了我國都市報時代的《華西都市報》,以及在當地甚至全國有影響的《齊魯晚報》、《揚子晚報》、《大河報》、《華商報》、《重慶商報》等,今年春節長假仍然休刊,有的甚至從除夕前一天就無報了,隻有《京華時報》、《新京報》、《北京晨報》、《新聞晨報》、《新民晚報》、《南方都市報》等照常出版。

都市報長假休刊,到底是耶,非耶?

上世紀80年代,《揚子晚報》、《齊魯晚報》等眾多晚報興起,當時是作為機關報的補充出現的,目的主要是“小報養大報”。后來,這些報紙效法《華西都市報》“嫁接”黨報的做法,注重“新聞立報”,特別是重視刊登時政、經濟等主流新聞,可以“一報在手,什麼都有”,逐漸嬗變為獨立的報紙,成了市民不可或缺的讀物。

以前,我國一般市民並沒有讀報的習慣,正是由於作為市民報的都市報出現,才使包括攤販、的哥、農民工等群體在內的一般群眾,成為報紙的讀者。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報業協會原副會長李東東2009年在一篇文章中說:“都市報的橫空出世、異軍突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報業奇跡,也加速了中國報業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可以說,都市報的興起與繁榮是新中國報業60年發展史冊上尤為輝煌的一章。”今天,都市報,特別是大城市主要都市報的地位依然重要。雖然省以上黨報假日一般不休刊,但是,辦公室“將軍”把門,誰會到那裡去看報紙?網絡、電視、廣播倒是照常運作,但是畢竟代替不了報紙的優勢,如可以隨時閱讀、更有深度等。所以,都市報是假日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雖然國外紙媒遭遇“寒冬”,“狼來了”的傳言滿天飛,可是,在網絡、電子媒體發達的美國,讀報的人還有很多,每人平均讀報時間仍達半小時。美國一般假日報紙比平時更厚,聖誕節也不停報。

有人說,長假期間,人們忙於串門、旅游,無暇讀報。事實上,許多人會把讀報作為假日學習和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對於養成了天天讀報習慣的老讀者,無報可讀確實是很郁悶的。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應該是都市報的職責。深圳報業集團曾就節假日要不要出報做過一次調研。最后的結論是,人們在緊張工作一段時間后,到了節假日依然對信息有比較強烈的需求,對各類新聞信息、服務信息的需求量比平日更大。

老一輩著名報人成舍我先生(一生參與創辦報刊約20種,以創辦《世界日報》、《世界晚報》等聞名)曾經指出:“除環境及不得已原因外,我們認定,報紙對於讀眾,乃一種無形的食糧和無形的交通工具,應當終年為讀眾服務,無論任何節日,概不許有一天的休刊。”

有人說,報社記者編輯也要休息。確實如此。他們平時工作高度緊張,需要有一段放鬆的時間。但是,假日期間社會還在運轉,警察、醫生、公交車司機等比平時還要忙碌。許多黨報的人員也要上班。筆者上世紀60年代初負責編輯時事版,由於人手不足,一整年隻休息了一天,一些編輯也輪流代替校對人員,讓他們休息幾天。此外,長假期間完全可以採取輪休的辦法,維持報紙出版,也可適當減少版面。

其實,說到底,某些都市報長假休刊,主要還是從經濟效益方面考慮。節日出版報紙,廣告、發行等問題很麻煩,銷路可能一時上不去,報紙成本會增高,這是實情。但是,一年廣告收入上億甚至幾億元的報紙,就不能考慮一下公眾的需求?退一步說,哪怕是有一點經濟損失,就算給讀者“讓利”或“反哺”吧。何況,這樣做,還能夠提升報紙的美譽度,這可以說是潛在的經濟效益。再者,如果一個城市裡有一張都市報率先不休刊,也許反而能夠增加發行量,引來更多廣告,顯著提高經濟效益呢。

都市報堅持長假出版,彰顯了報紙的責任感,也是自信的表現。而休刊,則反映了沒有把自己看成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報紙。社會和自然界變動不居,新聞層出不窮。願都市報也能適應外界的變動,契合讀者的需求,改變長假休刊的慣性做法。

(作者為山東師范大學新聞系教授)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