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4月下

媒體的“身架”

李昌文

2014年05月26日13:40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春節期間,央視《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播出后,從沒離開但已久違的“家風”引起熱烈反響,連續幾天賣萌接地氣的結束語,更是顛覆了人們對“聯播體”的傳統觀感。相比《你幸福嗎》的生硬提問,《愛國是什麼》的宏大敘事,這次“海採”無疑是最成功的,成功在站好了媒體立場,放平了“身架”。

自央視2012年初涉“海採新聞”,到各地方媒體快速跟進,現在連網站都開始“一體共生”,衍生出豐富的新聞產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騰訊網《新聞哥路邊攝》,分解政府議題,關注社會熱點,賺足了眼球。在“海採新聞”中,不同地方不同職業的民眾對於提前設置好的“新聞議題”,無論是興奮、木然,還是顧左右而言他,或者不屑與嘲諷,五花八門,都直接地呈現在了觀眾面前,感性地勾勒出轉型中國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畫面。

“海採新聞”,是傳統媒體在互聯網和自媒體時代的一次成功創新。面對快捷的傳播途徑與海量的信息,多樣的傳播方式和受眾的交互參與,傳統媒體要在公共輿論場提升影響力,有效引導輿論,必須放下身架,學習新媒體的優點,“拼”在立場和現場,“贏”在權威和貼近,隻有在媒體格局重塑中轉型求變,才能鞏固主流媒體的地位。

央視新聞中心副主任楊華在總結《家風是什麼》成功實踐時說:“接通兩條線,打通兩個場。”兩條線即“天線”與“地線”,“天線”就是決策層的注意力在哪裡,家風和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有緊密的聯系﹔“地線”就是民眾的感受是什麼,社會人心的共鳴點在哪裡。兩個場,就涉及主流媒體如何同時面對傳統輿論場和自媒體輿論場。

“海採新聞”需要從話題設置、內容策劃、採編視角、播出形式上進行全方位的創新轉變。隨著各路“海採新聞”涌現熒屏,類似的新聞也會分化多元,策劃要求更高,不但要豐富多彩,還要講求營養指數和葷素搭配。話題設置上既要在圍繞決策、服務大局、打通淤塞上下工夫,也要在民生熱點、社會輿情、個體訴求上做文章,以主流媒體的擔當為出發點,更加善於把握時、度、效,以最大限度凝聚共識為目標,找到最佳結合點做出最佳處置。春節期間,我們也趕了一下“海採新聞”的時髦,做了《說說春節好風氣》和《你眼中的美德是什麼》兩檔專欄,頗受好評。下一步應該加大自身策劃力度,除了關注宏大敘事,還要更多關注細微變化,設置好接地氣、觸碰人心的話題,尊重群眾的需求,傾聽普通人的聲音,讓更多真實的生活呈現出來。

在新聞內容選擇上,“海採新聞”將會逐步由即興問答轉向深度思考。即採訪形式雖然是突然的、隨機的,但提的問題是大家平時一直思考的。導演過《紅白藍》等著名影片的波蘭電影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拍過一部紀錄片《談話頭》,採訪了許多不同年齡、身份和性別的人,這些人都是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提問的。問題也很簡單:“你是誰?你最希望什麼?你最害怕什麼?”每個人的回答都不盡相同,但當時的華沙人很認真地回答這些問題,仿佛這些就是他們平時一直思考的問題。這與我們目前一些“海採新聞”裡邊調侃漠視的“神回答”是完全不一樣的精神面貌。

有了好的策劃和選題,只是好的新聞作品的開端,採編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工序。受慣有新聞思維和工作習慣影響,當前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找不准自身定位,無論是主題報道還是“走轉改”新聞,始終有距離感和隔膜感。一篇連自己都打動不了的新聞,相信不會有誰喜歡。我們要學會放平自己的身架,找准自己的視角,不是俯視也不是仰視,慢慢實現由新聞事件的記錄者、報道者向觀察者、解讀者和推動者的角色轉變,做到人到身入、心到神入,真正去關注、了解、反映群眾的生活、情感、願望與訴求。在編播方式上,也要放下身架,別再端著。現在無論是《新聞聯播》還是其他新聞節目,從包裝到編排播報,都有了明顯進步。但還是有點緊張有余、活潑不足,面孔嚴肅、語境深沉,會給人壓抑之感。編排上要更多遵循新聞規律,有時候,一點小清新,也會令人眼前一亮。

接地氣,才能有人氣。媒體的身架越是放下來,形象越是能立起來。

(作者為山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