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性戀是一個敏感話題,長期以來被主流文化排斥而邊緣化。上個世紀,同性戀被看作生理或精神疾病,日常生活中也被不少人貼上“變態”等負面標簽。然而,國家新聞主管部門對同性戀報道持不支持不反對的隱諱態度,使國內媒體對同性戀報道出現缺席的情況。隨著社會民主法制的進步,2001年4月中華精神科學會通過《中國精神障礙分類方案與診斷標准(第三版)》,不再籠統認定同性戀為精神疾病,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也由歧視向寬容轉變,國內媒體也不再對這一曾經的“禁區”失聲,同性戀報道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本文通過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統計方法、內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對《廣州日報》2007年至2013年關於同性戀的報道進行分析,分析近年來嶺南地區黨報同性戀報道的特點和態度,診斷報道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其可以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黨報 新聞報道 廣州日報 同性戀
在現代社會,大眾傳播是人們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實現國家和社會目標的重要手段。報紙作為大眾傳播中最早及最重要的信息載體,是受眾獲取信息的有效橋梁。報紙是受眾對同性戀群體了解和認知的重要渠道。因此,報紙肩負著傳播同性戀的形象和事件的任務,在推動社會大眾對同性戀群體的理性認識和寬容上,具有積極的作用。
黨報長期以來充當著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受眾心目中樹立了主流媒體的形象。而黨報對同性戀的報道,更能影響和引導受眾對同性戀群體的看法,在消除對同性戀的歧視和偏見上,黨報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對象及樣本
(一)目標媒體的選擇
本文選擇《廣州日報》2007年至2013年七年內關於同性戀的報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同性戀報道的特點和態度,從一定角度了解並考察黨報媒體在報道同性戀議題時是否過分渲染和歪曲,從而對受眾在理解和認知上造成了一定刻板印象,診斷報道中出現的問題,為黨報正確、及時、有效地進行同性戀報道提供策略。
創刊於1952年12月1日的《廣州日報》,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黨報之一。在嶺南地區乃至全國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是廣東省發行量、訂閱量、零售量、傳閱率第一的報紙。作為廣州市委的機關報,《廣州日報》引導著嶺南地區的輿論和導向,在報道方面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其對同性戀的報道更能代表當地官方對同性戀群體的態度和重視程度。
(二)樣本的選取
在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大洋網電子報搜索平台,輸入“同性戀”為關鍵詞,搜索到2006年5月3日至今關於標題或正文內含有“同性戀”的報道,共1000篇,篩選排除無效時間內的報道,同時,篩選排除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報刊《番禺日報》《信息時報》等其他報刊的報道來源,留下《廣州日報》來源的報道樣本,最后,剔除新聞報道整體與同性戀無關的無效樣本,保留有效樣本98個。:
二、報道特點分析
(一)總體情況:
1、數量增長:對同性戀越來越開放
如表1所示,2007年至2009年,《廣州日報》關於同性戀的報道數量每年隻有兩篇,而到了2010年,關於同性戀的報道數量上升至16篇,2011年比2010年減少了2篇,但也相對保持穩定,而到了2012年,報道數量呈上升趨勢,達到了24篇,而2013年,報道數量呈“井噴式”增長,達到了38篇,是2007年至2009年每年報道數量的19倍。
通過近年來《廣州日報》同性戀報道數量的變化可以看出,社會對同性戀的態度是越來越開放和寬容,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大眾對同性戀群體的態度逐漸由偏見和排斥向寬容和接受轉變,同性戀不再是社會上忌諱和禁忌的話題,大眾媒體不再對同性戀避而遠之,而是更為關注同性戀邊緣人員的情況,同時,報道由少變多的轉化,也提供了受眾更多地了解同性戀群體的機會。
2、內外有別: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如表1所示,2007年至2012年,《廣州日報》關於同性戀的報道,每年國內報道和國外報道數量相差不大,均有小幅度的失衡,但在2013年的報道中,國外報道比國內報道多6篇,總體來看,關注國外的報道比例偏大。在98個樣本中,國外的報道就佔54個,比國內的報道多10個,國外報道數量遠遠高於國內報道,出現了報道數量的不平衡,呈現出“內外有別”的現象。
在關於國外報道中,大部分轉載國外媒體,大多是圍繞體育明星、娛樂明星、政治名人等議題展開,僅有少量是關於國外同性戀維權運動的報道。這些議題雖然遠離普通受眾的生活,但能以較公正客觀的觀點去報道。而對於國內的同性戀報道,往往半吞半吐,深加隱晦,給予不同的待遇。這種對同性戀的“外平內貶”,表現出“國外月亮比國內圓”態度。
(二) 內容文本分析
《廣州日報》2007年至2013年的同性戀報道中,報道議題主要圍繞同性戀與艾滋病、刑事民事案件、同性戀情感生活、同性戀維權、同性戀名人軼事、同性戀教育研究、同性戀婚姻與法等這七個方面展開。如表2所示:
1、刻板成見:負面的標簽比比皆是
美國著名傳播學家沃爾特•李普曼曾提出“刻板成見”理論,他認為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一個社會有其社會成員廣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見,因而它也起著社會的控制作用。而大眾傳播是擬態環境的主要營造者,而且在形成、維護和改變一個社會的刻板成見方面也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受眾對同性戀的了解和認知,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媒體的報道中獲得。根據樣本的顯示,《廣州日報》的同性戀報道擺脫不了成見,常常被貼上負面的標簽,新聞報道側重於色情、凶殺、詐騙等負面事實。例如《同性戀人另結新歡 一怒刺死“情郎”》(2012年2月13日)《怕女友知道自己借錢18歲女學生錘殺債主》(2013年1月11日)等等。
暴力色彩常常在新聞標題上突出,這是對新聞報道全面性、公正性、客觀性的歪曲,無形中暗示受眾將同性戀與犯罪、丑陋等不良的印象加以聯系。
除此之外,《廣州日報》在《專家:帶小孩亂入廁所或致性變態》(2010年10月11日)報道中,引用廣州市精神病醫院前院長趙振環的話:“有的幼兒園男女生睡覺和大小便都不分開,種種不注意,日后便可發展為性身份障礙,出現異裝癖、同性戀、想變性等問題。”這篇報道中乍一看沒有對同性戀進行正面評價,但是在新聞處理上借專家之口把同性戀和異裝癖、性變態等進行排列,是從側面上對同性戀“病態化”的呈現。
久而久之,同性戀在媒體的呈現下,已經戴上“暴力”“變態”的帽子。一旦和同性戀聯系上就往往就附帶了很多的歧視色彩,這給同性戀打上了種種不良的烙印,極易使受眾對同性戀產生偏見,使受眾對同性戀群體形成了負面的刻板成見,產生了錯誤的認知。
2、娛樂至死:同性戀報道的娛樂化
弗洛伊德說過,“人人都有窺秘欲”。好奇心人皆有之,而現今大眾媒體為了迎合受眾“窺私”“好奇”心理,蓄意生產出來的同性戀新聞帶著濃厚的娛樂性,一些大眾媒體在對公眾人物報道的時候,往往會將同性戀作為一個吸引眼球的噱頭,作為地方黨報的《廣州日報》也難逃此劫,根據樣本顯示,《廣州日報》在報道同性戀議題時,常常將同性戀和名人兩者捆綁起來,如《茱莉亞•羅伯茨是同性戀》(2010年9月17日)《費翔劉文正同居幕后》(2010年11月3日)《黃耀明:我是喜歡男人不需要你的批准》(2012年4月25日)等,這些花邊新聞報道,同性戀無形中被消費,而一些名人也莫名其妙地“躺槍”。
而在報道名人軼事的過程中,新聞記者常常使用猜測的語氣,例如《容祖兒宣布“出櫃”?》(2011年10月25日)《傳奧蘭多因出櫃而離婚》(2013年11月5日)等,這種道聽途說、妄加猜測的新聞來源無疑是給新聞真實打上大大的問號。
這種媒體的獵奇心態,也可以看出同性戀被當成一種另類和異類來對待,隱形中透露出對同性戀群體的偏見和歧視。往往,這些新聞來源不明,難辨真假,不僅會對受眾出現誤導,對於新聞當事人,無疑也帶來了不少困擾,影響了其正常的事業和生活。
3、男男與艾:男同性戀染病率增長的此刻
大眾傳媒在報道艾滋病的新聞中,“男同性戀”成為一個高頻率詞匯。無安全措施的男男性行為很容易導致感染艾滋病。而在現今的報道中,往往忽略了“無安全措施”這個定語,把男男性行為成為艾滋病的罪魁禍首之一。
在《廣州日報》關於男同和艾滋病議題的設置中,則在新聞標題中做特殊強調處理,如《廣州男同艾滋感染率達8%》(2011年6月29日)《本地艾滋近兩成是“男同” 老年患者增加多為性傳染》(2011年12月2日)《十個“男同”就有一個染艾滋》(2011年12月1日)等,這樣反復強調同性戀和艾滋病的關系,無形中加深了受眾對同性戀群體的偏見,產生同性戀是艾滋病感染的源頭。
在2011年12月1日,《廣州日報》在報道當地現前艾滋病防御的現狀和問題時,引用了數據:“其中異性傳播所佔比例從2008年37.6%上升到今年的56.5%,男男同性性傳播所佔比例從2008年的6%上升到今年的15.2%。男男同性性接觸人群感染率呈快速上升趨勢,今年在珠三角監測到該人群HIV感染率高達10.7%。”在異性傳播率高於同性傳播率的實際情況下,新聞的標題卻用《十個“男同”就有一個染艾滋》,而從新聞中提取“亮點”在標題中避重就輕,對男同性戀的偏見和歧視態度暴露無余,無形給同性戀者帶來“污名化”,讓受眾的認知上出現誤解。
另外,報道中常常是對艾滋病嚴峻的數據進行羅列,而很少涉及如何預防避免艾滋病的手段和措施,缺乏對同性戀者的人文關懷。
4、博取眼球:標題的惡性處理
大眾媒體在同性戀報道中,常常對新聞標題進行特殊加工,為了博取受眾的眼球,使用一些違反常理的思維進行渲染,充斥著“性”“暴力”“XX門”等字眼,如《女同性戀請戀人掐死自己》(2008年5月31日)、《脫衣門”后再現“同性門”德國女足世界杯麻煩不斷》(2011年7月1日)、《QQ漂流瓶交往未成年人 男處長誘惑性侵犯數男童》(2012年8月7日)等,此類“標題黨”把新聞的重點放在如何引人尖叫上,想方設法引起受眾特殊注意和閱讀沖動,把基本的新聞採編規范置於九霄雲外。
在報道廣州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局稽查處處長李軍誘惑猥褻男童一案時,因為李軍的同性戀身份以及猥褻男童的事實,《廣州日報》在對該案件的報道中,多次把“怪哥哥”的標簽貼在被告人李軍身上,在新聞標題上呈現,如《是否批捕怪哥哥最遲后日有定論》(2012年8月8日)、《“怪哥哥”未上訴》(2013年7月9日)《“怪哥哥”今一審宣判》(2013年6月14日)等,這是對新聞當事人的一種“污名妖魔化”的處理,不僅是對當事人的人格破壞,也側面體現出對同性戀者的固有成見。
三、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報道客觀和公正,消除偏見和歧視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因此,黨報的客觀和公正格外重要。作為黨報,在報道同性戀議題的時候,應當堅持客觀性公正性。通過對同性戀群體生存環境公正、客觀的報道,讓社會受眾正確理性地了解和認知同性戀群體。
黨報作為主流媒體,在傳播文化的多元形態、糾正對異質文化的偏見、弘揚對多元文化的寬容上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社會對同性戀的寬容和理解,也代表著社會文明和進步。在報道同性戀新聞的時候,根除“娛樂化”,避免為吸引眼球而故意使用的夸張、歧視的言語,脫掉有色眼鏡,不給同性戀者貼不良的標簽和戴上負面的帽子。對同性戀的態度上,引導客觀和公正的輿論環境,改變大眾對同性戀者的刻板印象。
(二)關注同性戀生活,提高人文關懷
據法制網2009年12月3日報道,“在中國,同性戀者佔總人口比例為3%—6%,具體說,是3600萬以上在中國。”而3600萬以上的同性戀者在社會上還屬於“邊緣化”,雖然社會上對同性戀越來越寬容,但是同性戀者被誤解、被妖魔化的現象還依然存在。
這3600萬以上的群體,就生活在我們身邊,而在輿論環境中他們還屬於弱勢群體。因此,黨報對同性戀者的保護和理解則更為重要。在關於同性戀的議題上,應當多把焦點聚集在同性戀的情感生活上,實現報道手段的多樣化,通過深度報道、人物專訪等多種報道形式,擴寬他們的生活空間,讓他們也能發聲,在新聞報道上體現出對同性戀者的人文關懷。
(三)信息的橋梁作用
黨報是黨和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是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在同性戀的報道上,黨報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作用格外重要。
在有效傳達黨和政府政令的同時,黨報要履行傳聲筒的職責,深入同性戀群體,及時反映同性戀群體的呼聲及問題。在關於艾滋病報道選題上,除了公布醫療衛生機構的最新調查數據外,還應該從提高同性戀群體健康意識的角度出發,對防艾等健康知識進行宣傳。
四、小結
本文通過對《廣州日報》2007年至2013年的同性戀報道研究分析,發現黨報在報道過程中,對同性戀群體仍然存在偏見、歧視的色彩,在報道主題和角度以及新聞處理方法上無形中給同性戀貼上了標簽,使受眾對同性戀產生了刻板成見,也給同性戀群體帶來了心理負擔和思想包袱。
在一個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如何客觀、公正地進行同性戀報道,有效消除社會矛盾,是值得每個新聞工作者及傳媒學者思考的議題。(作者系雲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
參考文獻:
[1] 沃爾特`李普曼:《輿論學》,林珊譯,華夏出版社,1989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 彭薇:《國內媒體同性戀報道現狀分析》,《青年記者》,2006(2)
[4] 徐江玲:《艾滋病報道中對同性戀報道的特點分析》,《第三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優秀論文集》
[5] 吳思媛:《同性戀報道中的偏見與應把握的原則》,《青年記者》, 2009(8)
[6] 法制網:《全國同性戀者人數達3600萬以上 同性婚姻走向何方》鏈接:http://www.legaldaily.com.cn/0801/2009-12/03/content_1190877.htm
[7] 申婧:《中國內地報紙媒體同性戀報道研究》[N] 西北大學,2010
[8] 劉麗霞、馬輝:《同性戀我國媒體的報道現狀與影響分析》,《新聞知識》,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