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6期

出鏡記者之忌

茅震宇

2014年12月12日13:5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不少人習慣把記者出鏡稱為“記者出現場”,道出了記者出鏡的性質,即在新聞事件現場作報道。過去隻有直播(包括現場連線)時要求記者必須出鏡,現在出鏡已是常態。出鏡是電視記者的任務和職業特征,這既是電視記者的特別之處,也是電視新聞的優勢。如果放棄出鏡,等於削弱了電視的一大優勢。將電視新聞有形有聲的獨特優勢發揮好,電視新聞的魅力就能成為與其他媒體競爭的實力。

電視台不應該有專門的“出鏡記者”一職,但現實中“出鏡記者”之說卻很有市場,包括一些教科書上都有這樣的表述。讓主持人、播音員充當出鏡記者是常見的做法,但這種“出鏡記者”雖然語言流暢、字正腔圓,給觀眾的感受卻只是把現場當成了露天演播室而已。

如果出鏡記者可以單獨成為一種職業或崗位的話,就好比是演員,在新聞現場裝模作樣做報道式的表演,這就把記者秉持的客觀公正、忠實記錄、傳遞信息的職業特征給異化了。

一、出鏡是電視新聞的獨特優勢

第一,証明了“我在現場”。這是新聞記者最起碼的要求,也是電視記者特有的條件。記者以新聞事實的採訪者、見証者和敘述者身份,穿針引線地引導觀眾進入新聞事件現場,讓觀眾如臨其境、感同身受。

第二,讓報道形式靈動多維。通過呈現記者與被採訪者面對面對話、記者在現場的指點解說,使報道形式活潑多樣,也解決了一些新聞事件場面無法回放的缺憾。我們曾報道過這樣一條消息:一個小偷順手牽羊偷鳥玩,誰知這普通的鳥並不值錢,鳥籠卻是古董級別的,小偷因而被刑拘。讓當事者講述有困難,單純的旁白也顯得刻板干巴。記者如果能在現場,把玩鳥籠並與鳥籠主人對話,介紹鳥籠是什麼年代的古董、什麼材質、價值多少,還可以聊點關於鳥籠的故事,這條消息就厚實可看了。

出鏡在軟化一些硬題材上也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比如,成就性報道是我們常常遇見的難題,僵化的公文式、總結式內容和形式是主因。如果記者出鏡,從身邊的一人一事一物說起,無論是敘述方式,還是新聞故事,都會變得具體形象。

第三,便於將內容向縱深推進。記者在現場可以擔當採訪者、講述者、觀察者的角色,通過追問、評述使報道內容的深度廣度得到拓展,遠比純粹的畫外音深入。比配音更靈活、深入的是,記者在出鏡時,可以作一些點評,對所採訪的人和事作出評述。而旁白解說是不應也不能用評論式語言的,在消息中出現評論性語言是大忌,記者不能表達主觀想法。但當記者出鏡時,就已經“跳出來”了,角色也不僅僅是報道者,還可以是評論者。這一點區別,給記者出鏡帶來了更多的自由空間,也能把報道推向縱深。

第四,現場體驗更加傳神。記者出鏡所說的語言應該是自然的口語,而不是配音的書面語言。在現場,記者可以把自己的體驗轉達給受眾,特別是災難現場報道,如果沒有現場出鏡,報道內容再生動再豐富,也會因隔靴搔痒而大為失色。多年前太倉台一位記者站在長江江堤上,在台風中進行現場報道的一段視頻,至今仍是我們制作宣傳片時常選用的。雖然記者在現場有點聲嘶力竭,頭發雨衣零亂,但正是這種強烈的現場感,凸顯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特色和敬業精神。

第五,節目串聯靈便而新穎。記者出鏡后,新聞節目條與條之間的間隔感可以打破。有些台甚至嘗試全部採用記者現場音進行串聯,以增強報道的現場感、真實性、客觀性。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經常以記者在現場的播報,取代演播室的口導部分,使原有新聞節目編排結構發生了靈活多樣的變化,更凸顯新聞節目的快捷緊湊。

二、記者不出鏡的原因

盡管記者出鏡已成趨勢,但還是做不到人人都出鏡、條條都有出鏡。在基層台,個人素養、認識水平、管理規定、考核要求等諸多因素,使一些記者怕出鏡、不肯出鏡。

一是圖省事懶得出鏡。主要是對出鏡認識不到位,誤以為出不出鏡不影響質量,或對質量追求不高。圖省力省事,出鏡當然比不出鏡要多花時間,多動腦筋,多擔責任。

二是怕這怕那不敢出鏡。主要是怕怯場緊張,擔心形象不好、普通話不標准、應變能力不強、口頭表達不到位,害怕出錯出洋相。

三是出不出鏡一個樣。主要反映出管理層的問題,編審和考核要求不高。

記者出鏡是檢驗電視新聞記者和所在媒體實力的一個標志。敢不敢出鏡、肯不肯出鏡,反映出記者自信與否,也反映出媒體對新聞報道質量的衡量標准是否與時俱進,是否嚴格。不出鏡,對於記者來說,是個人准備不足、能力不強的表現,對於媒體來說,是要求不高、水准過低的體現。

記者出鏡是對記者口頭表達能力、現場把控能力、個人形象魅力的檢驗,但也不能把記者出鏡看得那麼高難度。教科書上對出鏡記者從形象、氣質、著裝、語言、表情、動作、思想等從內到外羅列了一大堆必要條件,實際上是把播音員、主持人、記者、演員,甚至是領導的標准,都集於一身,這明顯是脫離實際的。記者出鏡隻要形象端正大方、自然親切、口齒清楚、讓人聽得明白就行,其他條件和要求,沒必要苛求十全十美。

三、出鏡記者的“常見病”

為吸引人而故弄玄虛。曾有剛出校門的年輕記者為了把一條公路被重型卡車碾壓損壞說得生動些,在現場這樣說:“現在這條路就像是遭受了地震或炮火轟炸……”他是想通過夸張的語言來強化被損壞程度,結果適得其反,因為畫面上出現的僅是幾個淺淺的坑而已。記者夸大事實,受眾會覺得記者在說假話。如此,不僅起不到引人關注的效果,反倒連最起碼的信任也失去了。

為出鏡而出鏡。有人把出鏡記者與外景主持人等同起來,因為兩者都要能駕馭現場、瀟洒大方、侃侃而談,但記者更多的是要把自己知道的和感受到的傳遞給受眾,而不是表演。有的記者為了表現現場感,對一些很簡單的事裝作不明白:“呀,這是什麼呀……讓我們去看看……”明知故問,讓人一眼看穿你在“裝”。還有,在群眾反映問題的現場,記者手持話筒去找干部,推開干部辦公室的門,干部馬上熱情相迎,接下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記者想要的是戲劇化的效果,但這種出現場給受眾的感受就是在演戲,大大削弱了新聞的真實性、公信力。

不善利用情景“借題發揮”。好的出鏡能把現場與報道內容、報道對象融為一體。我們曾有一條反映一家熱電廠環保工作的報道,記者出現場了,但都是在介紹這家企業做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實際上就是把原本的畫外音搬到現場來說了。記者如果用心觀察一下現場,可以做得很精彩。因為鏡頭裡記者是站在一個廠區的魚池前,池子裡有魚,水面上有天鵝在游弋。記者完全可以用這池子和這場景來做文章,從魚的鮮活、天鵝的安詳、水的清澈說起,這樣顯得生動、貼切、真實。

找不到出鏡點。有的記者想出鏡,但面對報道的內容,覺得沒法出鏡,這是一些在策劃和思考方面缺乏經驗的記者常頭痛的問題。太倉台的時政新聞和民生兩個欄目,不約而同地做了同一個題材:160多封舊信函,透露出幾十年前的醫患情。題材非常好,採訪也比較扎實,但都有一個同樣的毛病,就是記者沒有出鏡。實際上有一個很好的出鏡點,記者可以邊翻閱一疊疊信,邊與採訪對象聊這些信背后的故事。

穿著打扮與現場的沖突。年輕女記者採訪老婦,女記者穿紅戴綠花枝招展,會把老婦映襯得黯然失色﹔記者西裝革履站在田頭或工地,會顯得與場景格格不入﹔記者穿著吊帶衫沙灘褲在黨代會、人代會這種庄重場合採訪,會顯得過於隨意,沒有修養。(茅震宇:江蘇省太倉市廣播電視總台副台長)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