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6期

無人機航拍之“上帝視角”

周會峰

2014年12月12日14:00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今年7月23日,台灣澎湖發生空難,中央電視台直播時,使用了航拍飛行器,高空視角展現空難現場﹔7月31日,台灣高雄市前鎮區多條街道陸續發生可燃氣體外泄,並引發多次大爆炸,四軸航拍飛行器投入使用,畫面被中央電視台直播節目時採用﹔ 8月2日上午,江蘇昆山市開發區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汽車輪轂拋光車間發生爆炸,騰訊新聞和《都市快報》使用航拍,多家媒體轉載……

一段時期,原本隻出現在大型紀錄片和影視作品中的航拍鏡頭,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新聞節目裡,以俯瞰的角度向觀眾介紹新聞現場,極具沖擊力和震撼力,業內人士稱之為“上帝視角”。

航拍又稱空中攝影或航空攝影,是指從空中拍攝地球地貌,獲得俯視圖,航拍的攝像機可以由攝影師控制,也可以自動拍攝或遠程控制。以往,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飛機、直升機、熱氣球、小型飛船、火箭、風箏、降落傘等。航拍圖能夠清晰表現地理形態,給人統攬全局的俯視視角,因此,除了作為攝影藝術的一環之外,也廣泛應用於軍事、交通建設、水利工程、生態研究、城市規劃等方面。

航拍對於日常電視新聞報道來說,是非常好的一種拍攝手段。首先,“上帝視角”的形態,可以讓記者更為全面地了解新聞現場的面貌,也能給觀眾帶來異乎平常的視覺體驗,提升新聞節目的畫面質量。其次,“上帝視角”的形態,可以讓記者掌握普通拍攝工具無法或很難拍攝到的內容,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怪叫不斷的樓房頂上到底有什麼東西,大門緊閉的非法生產窩點大院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再者,僅僅從技術角度來說,航拍可以實現大型搖臂、地面滑軌、飛貓索道攝像系統等多種大型設備的功能,甚至效果比這些設備更強大。

但對於電視台來說,航拍是一個“高大上”的技術手段。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熱氣球、三角翼,這些飛行器材價格昂貴、體型龐大、操作技術要求高、報批手續繁瑣、危險性大,還要在飛行器上安裝用來佩挂攝像機的雲台,配備經驗豐富的攝像師,這一套流程下來,要數萬、數十萬的費用。從找設備、報批、飛行,再到新聞制作,沒有一兩天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而且畫面的穩定性和流暢程度難以保証,這些對於高速運轉、以快取勝、經費緊張的新聞機構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因此,要想在日常電視新聞報道中使用航拍技術,價格適中、方便攜帶、易於操作、畫面平穩、危險性小等要素必須考慮。

隨著電子飛控技術的發展,用航模挂載帶有攝像功能的照相機進行航拍已經完全具備條件。目前,國內的大疆科技、零度科技、Xaircraft等公司已經制造出了集單片機技術、航拍傳感器技術、GPS導航航拍技術、通訊航拍服務技術、飛行控制技術、任務控制技術、編程技術等多技術於一體的飛行控制器,這些飛控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與之相對應,一些工業化制造程度很高的多旋翼飛行器開始量產,例如大疆公司的S1000、S800evo,零度公司的E1100、HighOne,這些產品的價格普遍在3-5萬元,一些萬元以下的飛行器也量產推向市場,例如大疆公司的Phantom Vision飛行器,單機隻要3000多元。使用相關飛控系統的DIY航拍設備也越來越多,價格更低,承載能力更高,便攜性更強。

這些設備有的可以折疊起來,放到轎車后備箱就能運輸,有的可以裝在背包裡隨身攜帶,飛行高度最高可以達到1公裡,最遠可以達到3公裡,經過簡單的培訓,單人或者雙人操控都非常方便。而且,這些設備採用了帶有GPS功能的飛控系統,飛行穩定,拍攝畫面流暢,飛出操作半徑或者遇到突發狀況后,可以自動返航或者人控啟動返航,安全性較高。平常將鋰電池和相機充好電,遇到突發新聞或者需要航拍的新聞,隻要沒有大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這些小而靈的航拍無人機都能夠迅速投入採訪拍攝。

以突發新聞為例。每年的“五一”長假,南京長江二橋高速公路擁堵的場景都是各家媒體必不可少的新聞內容,但由於二橋收費站附近沒有什麼高大建筑物作為拍攝點,所有的電視畫面都是從地面近距離拍攝,無法展現車輛擁堵的壯觀場景。今年“五一”,筆者第一次將挂載高清攝像機的四軸飛行器運用到了南京長江二橋堵車的新聞中。

在接到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負責人交派的任務后,5月1日早上7點,筆者攜帶飛行器來到距離長江二橋十公裡左右的玄武大道上橋口附近,站在高架橋下,遠遠就能聽到橋面上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直覺告訴我,堵車了。以傳統手法,帶著攝像機開車上高速公路跟隨擁堵的車流,非常費時費力,且難以從車流中脫身。總重量不到兩公斤的飛行器上天之后,通過地面的圖傳接收裝置,往長江二橋方向高速公路大擁堵的場景完全展現在眼前,操作飛行器和雲台,高空、低空、近景、遠景、動態等各種新聞畫面短短十分鐘之內就全部拍攝下來。上午10點,帶著飛行器來到長江二橋收費站,從百米高空到十米低空,各個角度的堵車畫面都非常震撼,也引來很多媒體同行圍觀。當天《零距離》節目中《假期第一天:帶您從空中看高速路況》的報道,以飛行器的飛行路徑為順序,穿插記者現場出鏡、受擁堵車主、發生碰擦車主和交警的採訪,一氣呵成。

此外,《市民支招:景區擁堵 休閑另有去處》、《外牆古色古香 牆內垃圾成山》、《新客運站突然搬遷的背后》等日常新聞也因為航拍技術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攝像機難以達到的視界,實現了畫面和稿件質量的大提升。

南京玄武湖公園清淤整治項目,大量泥漿被非法傾倒,但泥漿如何被抽到船上,設立在公園內部的大型泥漿池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每天有多少泥漿車運輸,如何運輸?施工現場嚴格封閉,大門緊鎖,無法通過攝像機正常拍到,這時,飛行器起了作用。記者以游客身份將飛行器帶到玄武湖公園內,在靠近泥漿池的地方放飛,相機准確清晰地拍攝到了泥漿被清理、運輸的過程,以及相關運輸車輛的牌照號碼和公司名稱,為后面為期多天的暗訪跟蹤提供了線索和思路。今年5月12日晚,《玄武湖泥漿“流向”了哪裡?》播出之后,航拍畫面為這個輿論監督類報道增色不少。

隨著微波發射技術的微型化、圖傳系統的高清化,目前,在多旋翼無人機上挂載這些設備進行電視直播連線的技術壁壘已不存在。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極短時間內,一台SNG衛星直播車,一架多旋翼無人機,三四個記者,多視角、全方位與演播室進行現場直播連線的場景將會發生。電視機前,“上帝視角”實時展現的新聞現場,勢必會深深吸引觀眾手中的遙控器。(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