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日前召開專題會議,對在全國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行進中國·精彩故事”進行動員部署,推動新聞戰線進一步深化拓展“走轉改”活動、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地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腳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懷著多少真情,筆下就有多少精品。3年多來的“走轉改”,讓全國新聞工作者的步子走得更穩、作風轉得更實、文風改得更新,交出了一份份有熱度、有溫度、有關注度的答卷,對轉型期社會現實和社會熱點給予切實有效的正向回應。“走基層”讓新聞有了“泥土味”,增強了新聞工作者走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轉作風”讓新聞有了“人情味”,提升了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改文風”讓新聞有了“清新味”,堅定了新聞工作者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的信心與決心﹔“走轉改”深化了黨的媒體工作者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擔當意識。融入群眾之中,聚焦群眾生活,贏得群眾信任,也提振了媒體採編隊伍的士氣。
“用心走基層,用情寫群眾”。故事在基層,記者在路上,“走轉改”無止境。升級版“走轉改”——“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堅持之中拓展,繼承之上深化。目標更明確,要求更具體:用“真實具體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情節”、用“富於時代感、現實感的新聞語言和細膩鮮活的表達方式”,講“中國故事”、中國發展成就、發展道路、發展理念,展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主流﹔講“百姓故事”,百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展示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行進中國”發現“精彩故事”,“精彩故事”發出中國聲音,昂揚中國精神。
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精彩故事”從哪裡來?不是道聽途說湊出來,不是東拼西湊貼起來,不是閉門造車想出來,不是天馬行空編出來,而是要深入“第一現場”,尋找“真實故事”,接地氣才有生氣,講出來的故事才會動聽。故以,唯有“行進中國”,挽起褲管,下河摸魚,抓到“活魚”。心離基層有多近,作品就離群眾有多近,“行進中國”要求新聞工作者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心裡裝著群眾,感情貼近群眾,體味百姓冷暖,傾聽群眾心聲,真正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得到群眾的信任,才能採集到最真實、最鮮活、最動人的新聞素材,才能寫出感人的“精彩故事”。
講好廣州故事,傳播廣州聲音,樹立廣州形象。“走轉改”重在接地氣,“行進中國”落地廣州,“行進廣州”對廣大媒體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有更多擔當、更大作為,發現廣州普通人追夢、圓夢的故事,傳播廣州真實、客觀的聲音,弘揚廣州求真、務實的精神,樹立廣州開放、文明的形象。廣州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講好廣州“精彩故事”,傳播正能量,既是廣州城市發展之需要,也是媒體自我實現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