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遲(資料圖)
人物簡介:
徐遲,原名商壽。詩人、散文家和評論家。20世紀30年代起開始創作詩歌。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人民中國》編輯、《詩刊》副主編、《外國文學研究》主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奔赴前方採訪,寫出了許多戰地通訊和特寫。徐遲在報告文學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質之光》《祁連山下》《生命之樹常綠》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與《地質之光》獲中國優秀報告文學獎。2002年,以他命名的“徐遲報告文學獎”誕生,該獎項作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學會獎,專門用於關注和獎勵中國報告文學創作中的優秀作家作品。
代表作簡介:《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文章以陳景潤為主人公,最初發表於1978年1月的《人民文學》第1期。為了寫好這篇報告文學,徐遲進行了深入採訪和大量調查研究。他住在中關村,白天黑夜都排滿了採訪日程。他先后採訪了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其中有陳景潤的老師,有陳景潤的同志,也有現在的同事。有講陳景潤好的,也有對陳景潤有看法的。講好的、講壞的,正反兩方面意見他都認真地傾聽。他說:“這樣才能做到客觀地全面地判斷一件事物、一個人。”這期間,他花了很多工夫硬“啃”了陳景潤的學術論文。《哥德巴赫猜想》一經問世,立即引起讀者熱烈反響。許多人爭相購買和競相傳閱。各地報紙、廣播電台紛紛全文轉載和連續廣播。黨政軍領導干部喜歡文學的和平時不太關心文學的,也都找來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本段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