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人际网络分析--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 >>2012年·第12期

跨文化传播: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人际网络分析

刘  君,刘  佳

2012年12月04日13:3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越来越多的欧美学生来到上海留学,但是他们在上海的交际圈仍以欧美学生为主,很少有中国学生的加入。本文以传播网络为切入点来对上海大学的5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从浅层原因及根本原因入手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最后提出欧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际近几十年都不会深入,因为欧美国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层面最乐观的情况也只是停留在理解层面。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的还有很多很多,也远远不止是时间。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欧美留学生;人际网络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跟当地社会的个人、群体或者组织进行互动,重新建构自己的传播网络的过程。跨文化传播活动实际上就是在跨文化层面上编织网的过程。因此,他们的个人传播网络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跨文化传播情况。传播网络分析是以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关系为分析单位,分析网络中有关传播信息流的资料,从而弄清系统传播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中国社会心理学家黄光国从儒家关系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人际关系分为情感性关系、混合型关系及工具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普遍意义上说是一种经久稳固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满足个体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工具性关系。个人与生活中和家庭外的其他人建立该关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其学业、工作或物质方面的目标。混合性关系是个人最可能以人情与面子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范畴[1]。作者对以下两方面做进一步探讨: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个人传播网络的状况如何?本研究以传播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为切入点来对上海大学的5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

二、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个人传播境遇

欧美留学生的个人传播网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7名研究对象中每个人都跟自己本国的亲人、朋友有稳固的传播关系,从1名到30名间不等(问卷最多能记录30名)。其中有17名的欧美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居然和中国人没有任何的传播关系,只有一个以自己国家朋友关系为基础的传播关系和传播结构(群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的传播关系。其中30名研究对象跟中国人存在传播关系,从1名到14名间不等。其中有4名跟中国人只存在工具性关系,有18名跟中国人存在工具性、混合性关系,有5名跟中国人存在混合性关系,有3名跟中国人有情感性关系。

三、欧美留学生与中国人交流中的难题

(一)表面原因

1.本国的吸引力与他国的排斥力。欧美留学生虽然来到中国生活,但这是与他们自己国家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方面他们与本国的亲人、朋友、师长保持维护着联系;另一方面,他们开始与中国的同学、朋友、老师建立新的联系。人都倾向与已有的、建立良久的感情倾向,而陌生国家建立的联系多建立在工作、学习的基础上,这是极其脆弱的,且有意无意的,甚至会有一种排斥难以融入的巨大能量阻碍与他国的交流。他们从而又更倾向、依赖本国的交流,于是又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

2.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欧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往时,不同国家交往方式的不同使得他们不能向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欧美留学生的交际活动很多,时常会在不同的朋友间穿梭,表现出在新老朋友间游刃有余的姿态,这种交朋友多多益善的姿态与中国学生的交往原则大大不同。欧美学生的“圈子”似乎比中国人的要大得多。而中国学生则更看重朋友间建立感情的时间是不是长久,彼此间的感情是不是经得起考验,更倾向、更依赖固有圈子里的交流、活动。对扩大社交圈并没有特别大的热情。中国人因为其看重的交际圈稳固长久而欣慰,为失去这些圈子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与遗憾[2]。

3.彼此很少有共同的话题。欧美学生与中国学生因为彼此成长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很少有相同的话题,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经历看法迥异。同时由于彼此语言一般都处于浅层次的交流水平,因此一方面,从思想、情感方面找不到继续交流下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语言交流的局限性,彼此也没有深入交流的可能性。因此交流的话题长久停留在天气、饮食、专业、作业等浅显话题。同时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巨大的学业、工作压力,因此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交外国朋友。除非极少数的同学在外语方面有提高交流的需要。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