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因为媒体属性、发行范围、读者定位等差异,分别呈现各自的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两份报纸的“三农”报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的“三农”报道水平。
关键词:三农报道;《潇湘晨报》;《长沙晚报》
一、引 言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尤其是近几年湖南省长株潭经济圈按照“两型社会”的规划建设以来,《潇湘晨报》和《长沙晚报》加大了有关“三农”报道的力度,二者在“三农”报道上各具特色,为“三农”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范本。
《潇湘晨报》和《长沙晚报》在湖南省内的发行量分列前两位,其媒体属性、读者定位、内容产品、经营目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潇湘晨报》是一份市场化运作的大众化报纸,奉行“影响无处不在,权威只在人心”的办刊理念;而《长沙晚报》兼具党报性质与晚报特性,以“党的权威,人民的晚报”为办报方针。《长沙晚报》与《潇湘晨报》在受众市场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分度,前者主要读者群落是机关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等,后者则更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欢。
本文通过收集2011年至2012年两份报纸关于“三农”的新闻报道,主要从其报道数量、题材选择、版面设置、报道角度、同主题报道、原创采写、文字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出省会党报与都市报在“三农”报道中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重视“三农”新闻传播,不仅对广大农民是福音,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更是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二、《长沙晚报》和《潇湘晨报》“三农”报道的基本特征
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观念的误读,以及新闻传媒界“软文”的泛滥等因素,近十年来,一些省级乃至地方党报对“三农”新闻报道认识不足,致使“三农”新闻成为党报新闻报道的弱项。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都市报的兴盛,一些党报在“三农”报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时效不强,对“三农”热点问题重视不够,对基层农民缺乏人文关怀等方面。党报作为我国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必须最大化发挥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包括思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文化积淀功能和实用服务功能等。
众所周知,各级党报的“三农”报道,是农民获得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一直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长沙晚报》作为湖南省会长沙市委的机关党报,近几年来,有针对性地将党报的优势应用于“三农”报道领域,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在“三农”新闻传播中为其他媒体树立榜样,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潇湘晨报》作为一份创办已经十年的市场化报纸,其新闻报道紧抓社会热点,贴近老百姓生活。大部分报道以受众视角透析社会百态,将镜头对准普通群众,使他们成为新闻中心点。近几年,对于“三农”报道,该报力度较大,有一定数量的议题设置,也给予了诸多人文关怀,彰显出对农民、农民工的关心和尊重,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有关党政部门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相比之下,其报道的文本建构更注重故事化的话语方式,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更胜《长沙晚报》一筹。
三、《长沙晚报》和《潇湘晨报》“三农”报道比较
(一)报道数量的比较
为便于研究,报道样本来自于《长沙晚报》和《潇湘晨报》的网络版(2011.6~2012.6,下同),期间每周随机选择3天的网络版,输入“三农”、“农民”、“农村”、“农业”四个关键词,有关报道的样本篇数和报道体裁如1表所示:
由表1看出,关于“三农”报道,《长沙晚报》的数量多于《潇湘晨报》。就版面设置而言,《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主要在A版,集中于当日要闻、评述、综述、社会新闻、时政要闻等版面,而《潇湘晨报》的“三农”报道主要分布在B叠的“湖南?时政”和“湖南?综合”等版面。
(二)题材选择与头版比较
将两份报纸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的报道样本进行题材分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长沙晚报》作为省会党报,其党报的喉舌功能发挥显著,更注重有关“三农”政策的正面宣传;而《潇湘晨报》则更多关注农民医疗健康等民生大计问题。《长沙晚报》比较偏重报道领导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与活动,以及农民典型事迹。《潇湘晨报》则比较注重农村遭遇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等题材。
另外,两份报纸头版头条中关于“三农”报道的选材角度如下表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长沙晚报》与《潇湘晨报》在头版头条上,“三农”报道数量大致旗鼓相当,就其选材侧重点来说,近一年来都比较注重从农村医疗保障、环保等角度来展开报道。比如,二者在2011年12月24的头版中均出现相关农村医疗政策的报道,即《长沙晚报》的《社区医院看普通门诊可享医保 明年长沙城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普通门诊统筹 将惠及147万城乡参保居民》和《潇湘晨报》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者看门诊可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