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媒体催生广告信息的“二次传播”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在他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2]。MV广告兼备了音乐和画面,它作为一种媒介同时延伸了人的视觉和听觉。MV广告的特征决定了MV广告的传播逃不开新兴媒体,也决定了受众在欣赏广告时心理上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受众主动在网络媒体下载广告进行观看,没有任何强迫性因素,在欣赏优美的旋律和精彩的画面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广告中包含的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对于传统影视广告而言,受众处于被动强制的状态下收看广告,势必会产生逆反情绪,对产品信息的接受效果不利。
在广告传播过程当中,传播主体是广告主,传播客体是消费者,传播客体的一部分会变为传播主体进行广告信息的二次传播。“从受众效应的角度看,传播与再传播是一条完整的信息价值链。[3]”一个有创意的广告,一个有欣赏价值的MV,在迅速发展的网络上传播,这个过程并没有因为广告播放的结束而结束,有一部分受众主动下载广告和音乐,在可信度较高的人际传播范围内再一次传播。
(三)MV广告是后现代广告营销的视听盛宴
“‘后现代广告时代’的广告呈现出隐蔽性,着重在文化上的诉求。[4]”MV广告将产品信息隐藏在音乐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当中,是后现代广告文化的产物,也是后现代视觉文化的产物。
1.叙事的块状化。MV广告将音乐流动的、抽象的听觉艺术加以具有感官刺激的画面,改变了只诉诸单一器官去欣赏音乐的方式,积极调动受众多种感官参与感受和理解,是视听艺术效果的完美结合。音乐善于表达语言文字不能或不便表达的信息,这就决定了音乐带来的是意境层面的。
中国的音乐电视从风格类型上看,有叙事风格音乐电视,抒情风格音乐电视和纪实风格音乐电视。[5]其中叙事风格的音乐电视最受青睐。MV广告的创作完全可以借鉴MV的制作方法和风格类型。MV广告采用画面讲故事和音乐意境之美完美结合,牢牢地抓住了受众的注意力。MV广告的叙事思维类似于电影拍摄的叙事思维,都属于块状化的叙事模式,在每个版块内部有故事情节串连。但是MV广告的叙事与电影的叙事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电影往往有较完整的故事交代,而MV广告的叙事比较零散,整体的叙事强度弱于电影的叙事。因此,MV广告的叙事策略就要打破常规,设置悬念避免毫无趣味。
2.快速剪辑手法吸引年轻受众。从MV广告的投放媒体可以看出,MV广告是后现代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的产物。 MV广告的受众主要针对的是现代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网络、电子游戏、视频等电子媒介,陶醉在快速剪辑带来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各种“拟像”中。保罗?梅萨里就证实了快速剪辑、颠覆传统的MV广告适合现代年轻人,充分体现了他们身上具有的青春特质。“违反传统风格原则的电视广告大都使用快速剪辑,由于有证据表明剪辑速度可提高电影的可感能量级,我们因此可以认为,快速剪辑是用来象征青春的特点。[6]”
MV广告采用的是音乐电视的拍摄手法和制作风格,在广告有限的时间内为了把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呈现,大都具有一定的逻辑链条。广告满足受众的视觉心理需要,就要在镜头的剪辑方面下功夫。MV广告利用情节引出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画面稍纵即逝,但产品在故事情节中“露脸儿”给受众在潜意识中留下印象,有利于品牌的推广,在消费者购买时作出有利于产品的决策。比如时间仅有一分半的OPPO real音乐手机广告,音乐和音响贯穿始终,楼道、教室、音乐教室三个场景不断切换,场景中的人物还没有看清楚就已切换到下一个场景。受众记起音乐时就会自然地想到某品牌,这样传播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聂晓梅.引入MTV的电视商业广告[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2).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周涧.第二传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钟以谦.媒体与广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何晓兵.音乐电视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6] (美)保罗?梅萨里著.王波译.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