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约稿组稿阶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资深的编辑如果没有稿件来源,图书出版也将成为一句空话。约稿组稿阶段是畅销书内容基本确定时期。约稿即编辑向具有写作能力的作者提前约定稿件的活动;组稿即编辑人员按照预定的选题计划从作者队伍中组织所需要书稿的活动。编辑在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是合理配置出版资源,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发现和正确的评估稿件,并且将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以奠定成为畅销书的可能。
(一)发掘作者,扩大稿件来源
稿件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作者主动投稿,另一种是编辑主动约稿。可想而知,作者主动投稿的举动比较零散,编辑们如果大半靠这种稿源肯定会闹饥荒。并且这种盲目投稿并不了解其稿件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也不了解编辑手中是否会存有其他类似稿件,以及编辑是否对其选题有兴趣等情况。而主动约稿可以充分调动编辑的积极性,使他在明确的目的指导下进行约稿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基本上可以体现出编辑的业务水平、辨别稿件质量的眼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编辑在选取了选题后,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作者进行相关题材的写作,成为了这一阶段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基本上编辑们会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会通过相关领域专家的推荐与介绍进行作者的选择。术业有专攻,即使他是各方面知识都懂的杂家也未必能很精准的说明具体专业中问题存在的核心。所以,通过相关领域专家指导和推荐的作者,应该对该专业的问题了如指掌,并且还具有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浅出文字讲述的能力。这种通过直接认识的人间接介绍选择作者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遇到最合适作者的机率很大。其次,是通过查阅相关领域资料以发现合适作者。比如在报刊、图书、网络上的介绍文章中,会有他们各自信息的具体详述,通过这些信息的整理,编辑可以比较容易的判断出这些人是否符合他们所选题材的写作。比如遇到法律方面的写作内容时,编辑可以在各大法律类报刊以及网络上关于法律类方面的内容中进行寻找。如果发现在这方面的人群中恰好有人写作的文章与现今已然选好的选题相近,就可以将该人划为预备役作者,从而缩小了选择范围,可以更进一步进行对该文章作者的情况了解,以确定其写作文风是否适合选题阐述以及其是否具备作家潜能,是否值得培养。
(二)编审稿件中必须以内容为王
我国每年图书出版品种基数以十万记,题材内容囊括生活、社会、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出版领域都是书满为患,仓库中积压的图书也往往是很长时间不见天日。在如此多的同类产品中,任何精心构思的选题策划,如果在内容上缺乏新意,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睛,抓住读者的心,那它就是将前面工作的心血白白浪费,让编辑的选题策划付诸东流了。内容也是决定该书能否成为畅销书的重要因素,因此,编辑必须牢牢把握内容为王这一原则。
我国关于雷锋事迹介绍、人物传记的图书多如牛毛,可以说想在这一选题上创新是比较困难的。但三联出版社出版的《雷锋:1940~1962》另辟蹊径,独胜一筹。编辑师永刚将内容控制在揭秘意味或者重现历史的范围内,不但完整公开了300多张雷锋照片,(其中140多张是首次公开),还在图书装帧设计上紧跟时尚[5]。
于丹以经典著作为源,讲述的个人人生感悟《于丹<论语>心得》的成功销售,也是内容为王原则的完美体现。这本“心灵鸡汤”式的励志书一出,引发空前高涨情绪,甚至其译本在邻国日本也风靡一时。于丹对《论语》文本的创意领悟,使得其中很多话语成为耐人寻味的流行语。比如:“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6]”
(三)整合各方关系,创造条件工作
一本书要想成为卖场排行榜的畅销书,需要符合“三三原则”。即图书内容、、书籍形态占、营销推广三足鼎立。这就说明,畅销书的成功,离不开编辑各个方面的关系调节和协作。要成功打造畅销书,编辑除了要与作者沟通好,并努力赢得读者的青睐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有效的沟通与推动工作,让出版社内部各个配合此项工作的部门,都知晓此书的内容、相关操作特点以及种种重要性。
除此之外,编辑在宣传推广上也要各方联系,全面打点。除了发书讯、书评、书摘、做连载或专访之外,新闻发布会、作品研讨会、签名售书等环节也必须一应俱全。只有在强大的媒体宣传攻势下,才会通过市场运作产生畅销书。
如今,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做出一本畅销书实属不易。在畅销书从选题策划到组稿,从宣传到刊发的各个环节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编辑的辛勤劳动。并且编辑只有在这些方面紧抓实干,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才能繁荣文化市场,实现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 杜宝花.由畅销书的差异性特质看编辑的出版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0(9).
[2] 李伟.试论畅销书的选题策划[J].现代营销,2012(6).
[3] (日)井狩春男.邱振瑞译.这书要卖100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任晖.编辑选题策划中的营销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2010(4).
[5] 刘观潮.畅销书的“蓄意”操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上海: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