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者思想力刍议--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 >>2012年·第12期

新闻评论者思想力刍议

计科宪

2012年12月04日15:5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新闻评论作为“报刊的‘眼睛’”和“报刊自己的‘喉舌’”,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新闻评论者“思想的力量”,具体包括思维力、选择力和判断力。新闻评论者通过自己的选择、阐释、判断,增加了新闻事实的认知价值,提供了一种有附加值的新判断。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闻附加值;批判的价值次序

一、引 言

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潮中,随着博客、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新闻传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那就是“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有麦克风”[1]。这种状况,造成了事实传播的即时化和碎片化——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自由的同时,又一脚踏入了信息的泥沼。

以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为例。就在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消息的几乎同时,它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在各种“自媒体”中迅速蔓延开来。另一方面,消息传播的碎片化又使得大多数缺乏信息整合能力的人陷入海量同质化信息的泡沫泥沼中不辨东西,弄不清这样的事件——莫言获奖“究竟有何意义”。

类似这样对“意义”的追问和回答,有赖于新闻评论者的“思想的力量”。

二、逻辑思维的能力

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闻评论者思想力的核心。对新闻评论来说,“见解是第一位的。[2]”有的评论文章写得很长,但通观全篇,却什么也没有说;而有的评论尽管很短,读之却满眼生辉,令人拍案叫好。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别,原因就在于评论者的思维能力差异:能力高者意丰,言简或繁皆能达其意;能力低者,或言之无物,或条理紊乱,令人不知所云。

评论需要经营:谋篇、布局、节奏、语言,但第一位的还是观点、见解。观点新颖、见解深邃,即使修辞略嫌简陋、笔法略嫌稚嫩,有时甚至不必过多留意修辞,仍是可观之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闻评论者正是凭借其思维能力在纷纭复杂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习焉不察的思维范式中发现新思想的线索,在细微之处谛听时代的心音,在历史进程中作出富有远见的预测。深刻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可以使人打开一个新的境界,视野为之一变、是非为之一新,达到思想认识上质的飞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新闻附加值”的概念,意即新闻评论中要包含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独特的价值认知,要能使读者获得他所不知道或忽略的信息和知识[3]。

这种“附加”,超越了新闻已预设的判断和已包含的信息,是评论者用独到的分析告诉读者从新闻中看不出的结论和读不出的信息。这样的“附加值”正是人们在读了新闻之后还要来读评论的理由。

有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即给某条新闻“配一个评论”。一个“配”字反映了一种对新闻和评论关系的认识:评论是个配角,是为新闻显得更丰满而存在,是新闻产品“买一送一”。

事实上,评论绝不是新闻的附庸。它也是“新”的,也属于新闻的范畴,它的“新”不是表现在提供事实信息上,而是观点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基于理性分析而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的事实判断。它引导人们超越新闻中包含的事实信息,看到新闻背后更多的问题,提供一种有附加值的新判断,用观点完成新闻无法完成的任务,提起某个议程,从而推进新闻发展的进程。

在这一点上,郭光东的《国旗为谁而降》是个恰当的例子[4]。1998年9~10月间,郭光东在给学生讲授宪法中关于国旗、国徽、国歌有关条文“对于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也可以下半旗志哀”的规定时,联想到当时最大的新闻事件——“九八抗洪救灾”。他认为,国旗应该为那些在洪灾中罹难的普通民众而降。后来,《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刊发了他的评论,并将题目由《被遗忘的法条》改为《国旗为谁而降》,使文章更有气势,传播效率也因此大大提高,成为一篇具有经典意义的评论文章。

评论要避免成为新闻的配角和附庸,必须要有超越新闻的独立价值。这也正是写评论的“门槛”:要提出有附加值的观点,评论者必须“知道得比读者更多”[3]。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得更多”从而让读者读了评论后“醍醐灌顶”、“深受启发”呢?这要靠长期的积累。正所谓:“云厚者,降雨必猛;弓强者,射箭必远。”评论者思维能力的提升,一要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理论建设,二要按照贴近性的要求以极大的热心和耐心观察和了解时代的变化,三要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惯,以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砥砺思想。新闻评论者新颖、深刻和独到的见解正是长时间思想劳动的果实。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