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口记者:如何擅“跑”又善“刨”--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3期

跑口记者:如何擅“跑”又善“刨”

王媛媛

2013年03月13日14:2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跑口记者如何跑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跑口记者,不但要擅“跑”,更要善“刨”。文章从跑口记者找准自我定位、新闻是跑出来的、“刨”字上见真功夫三个方面论述,首先让跑口记者认清实行新闻跑口制度的好处,进而揭示如何经营自己跑口单位以及怎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现新闻线索、报道更多的新闻,最终实现整合所有资源,为跑口记者所用。

关键词:跑口记者;跑口;刨

跑口记者起于何时,跑口制度起源于何地,目前无从考证。但从国际到国内,新闻跑口制度已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保障与固定的采访单位信息渠道通畅,各类媒体都会安排相对固定的记者,负责该部门或领域的新闻采访事务。这些被安排长时间与固定采访单位对接并负责采访的记者便是“跑口记者”。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同样作为“跑口记者”,有的记者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独家新闻,有的记者能与跑口单位精心策划选题,有的记者能与跑口单位融为一体,而有的“跑口记者”只是消极待命、名存实亡……

那么,一个成功的“跑口记者”怎样才能守土有责,既擅长跑口,又善于从跑口单位中“刨”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写出更多鲜活的新闻?

一、跑口记者找准自我定位

新闻“跑口”制度能够产生并成功运转肯定有其合理性。正是因为报道对象的多样性,使得新闻媒体对记者进行内部分工,客观上促进了 “跑口”制度的形成。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确定自己的“跑口”记者,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当报社、电台、电视台或者其他媒体将某类对口单位或某一领域确定为某一记者的跑口单位后,该记者在与该单位或该领域对接时,一方面会学习与跑口单位或领域相关的知识,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日后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随着在跑口单位或领域工作的开展,跑口记者对跑口单位或跑口领域的工作从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从外行逐渐转变成内行,最终成为该行业或该领域的专家。

其次,新闻“跑口”制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同一媒体内部资源合理配置,避免了资源浪费。在没有“跑口”记者和新闻“跑口”制度尚不健全的时候,在一个新闻现场会出现同一媒体多个栏目或多个部门的记者进行采访,无疑造成了该媒体财力和人力的浪费[1]。而在“跑口”制度已基本成熟的今天,这种现象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同一媒体内部新闻资源共享。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所采制的新闻,除了供新闻频道如《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栏目之外,还可供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的相关新闻栏目播出。

第三,新闻“跑口”制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同一媒体内部分工更为科学、合理,突出策划意识。这一点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应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突发事件,往往是热线记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源。热线记者获得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写或播报新闻。但是,为了保证报道的平衡性和新闻报道的安全,必然要突出官方的意见和声音,而热线记者一时很难第一时间拿到这些材料。目前,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媒体大都加强了策划意识:由热线记者赴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由政府职能部门的“跑口”记者负责协调关系并采访官方的意见和措施。这样,二者合一,便极大地节约了采访时间和周期。

作为跑口记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拥有了跑口单位或领域只是意味着拥有相对固定的采访领域或对象,只有定位精准,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赢得主动。

(一)分了“责任田”,不要“做地主”

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作为新闻跑口制度也不例外。给新闻媒体带来一系列好处的新闻跑口制度也饱受诟病:跑口记者收受红包,跑口记者为了维护跑口单位利益进行虚假报道,跑口记者垄断跑口资源、擅自决定报道方式及报道与否;甚至有的跑口记者干脆变成了跑口单位安插在媒体中的“卧底”,为跑口单位通风报信。其实,新闻跑口制度只是媒体内的一种分工,分给跑口记者的单位和领域类似农民的责任田,跑口记者应该潜心经营,而不是让其坐享其成。

(二)“跑口记者”不是“跟屁虫”

跑口记者,对待自己对接的部门,应该做到守土有责。跑口记者所代表的是自己所在媒体的形象,应该始终以自己所在的媒体利益为重。跑口记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跑的单位和领域既不是自己的领导单位,像个“跟屁虫”似的一味对其唯唯诺诺,任其随意呼唤。也不能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以舆论引导者和监督者自居。而应该把握住其中的度,与其在工作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以求共赢。

二、新闻是跑出来的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做“跑新闻”。意思是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闭门造车、关在屋里苦思冥想出来的,也不是别人给您送上门来,更不可能新闻自己找上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手机、电话、互联网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等等都为人们提供了跨越时空的新的采访手段。有人将跑口记者的工作就简单地理解为收一下通讯员的稿件,适当加以改动,然后再打打电话补充相关的东西,便可大功告成。其实不然,了解新闻采访规律的人都知道,新闻之所以能吸引读者,是因为新闻有其自身的新闻价值,最具有价值的新闻出自哪里?无疑出自现实生活之中,出自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是新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到群众中去,到实际中去,到生活中去,“留心处处皆文章”。跑口记者要有一双新闻慧眼,或善于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新闻事实,或以独到的视角解读新闻事实,彰显自己的特色[2]。

(一)跑口记者要善于“公关”

跑口单位跑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跑口记者,特别是依赖跑口记者的“公关”,有人甚至因此而称跑口记者为“公关”人才。因为跑口记者要想把跑口单位的新闻做好,必须广搭人脉,广交朋友;不但要和负责宣传的外宣部门建立联系,还要尽可能地结识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这些部门的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直至能简化采访程序,在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3]。

(二)跑口记者要吃透两头,并且沉得下去

跑口记者要吃透两头,要求跑口记者一方面要了解上头的形式、方针和政策,又要了解下头的情况和反映;另一方面,还要求跑口记者要了解所处媒体的需求,又要了解跑口单位的诉求。吃透两头不是采取迎合的做法,不能将“吃透两头”变成“迎合两头”:对上下“两头”采取了“迎合”的做法,报喜不报忧,很难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新闻报道发挥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新闻同样来源于生活。作为跑口记者,亦应关注“草根”阶层,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接地气,能为百姓所关注;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获得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一名合格的跑口记者,他(她)不仅是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忠诚的记录者,他(她)更应该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组织者、实践者。只有在跑口过程中,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且将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将人文关怀贯彻始终[4]。这样的跑口记者肯定会令人尊敬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