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今日都市报副刊从“萧条” 低谷攀上“繁荣“ 峰顶的可能途径
1、今日都市报副刊编辑整体素质必须要不断提高
1.1、对副刊要重视再重视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大家所公认的。由此可见,副刊对一家报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今日都市报副刊编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点,要想让其销售量增加,就必须想法留住客人,尤其是那些忠诚的受众。而要实现这些,编辑们就必须对副刊存在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要有重新地认识才行。那些轻视副刊不重视副刊编辑的编辑们将会后悔的,只有编辑们对副刊加以重视,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副刊的作用,一定要守住副刊所具有的文化品味和思想性,重新重视副刊还为迟不晚。
1.2、需虚心向“昨天“的前辈学习
我们的前辈编辑其实已经为我们今天的副刊编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范例。我们所熟知的鲁迅作为伟大的作家思想家也积极投身副刊的编辑工作中,并且编辑出了自己的特色,他是副刊编辑之中卓有成就的一位,也是今天副刊编辑和作者都所应该从他那里好好“取得真经”。
鲁迅认为,副刊不仅要有文学性,也要有批判性和战斗性。这正是今日都市报副刊编辑们恰恰最缺乏的。张恨水作为知名作家,也投身副刊编辑之中,也副刊“门庭若市”。他认为,副刊要为人民鸣不平,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这也正是今日都市报副刊编辑们和作者恰恰最缺乏的。因此,其要虚心向“昨天”的前辈们好好学习再加以灵活运用到副刊编辑工作之中,惟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这个社会。
1.3、必须要有浓厚的文学艺术思想性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没有浓厚的文学艺术性思想性的副刊是留不住“客人”的,而只有不断的“失客”。副刊不能只是一味的以“娱乐”的方式哗众取宠,这样“客人”是不会待见的。相反,有了文学艺术性思想性的副刊,“客人”会流连忘返而津津乐道的。今日都市报副刊要想“留住客人”,那就需要有浓厚的文学艺术性思想性。
1.4、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受众心理倾向
今日都市报副刊要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化,要去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很好的去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正如张恨水所说,副刊要满足受众需求,尊重受众,为受众着想,受众才会喜爱你,尊重你,选择你。
副刊今日非常欠缺的就是对受众心理需求的一知半解,不能恰到好处的把握其受众的心理需求,自然也就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了。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所有的都市受众都喜欢“被娱乐”只有做到充分了解你的受众心理倾向,去满足受众的需求,符合受众的口味,今日都市报副刊才能留得住“客人”。
1.5、要重视编辑人才地培养
副刊编辑需要人才,人才是副刊的宝贝。没有优秀的副刊编辑队伍,就不会产生优秀的副刊。今日都市报副刊编辑人才少之又少,因此优秀副刊也就不会多。
2、今日都市报副刊必须要有创新和拥有自己的品牌
2.1、副刊版面设计要有独特的风格
独特的版面风格是区别于其他副刊的一道亮丽风景。风格独具的副刊版面往往也会让受众“一见钟情”的。好的印象便是好的开端。副刊版面作为“面孔的面孔”需要编辑们精心打扮细心呵护的。
2.2、副刊要注重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
副刊要想吸进读者,不需要刻意去“娱乐”受众,而是需要在副刊要注重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上狠下功夫的。
2.3、副刊要倾向于有批判性的作者
受众首先是作为一个会思考的个体而存在的,受众不仅仅只需要那些轻松幽默的小品文而博人一笑的,他们也需要或更需要那些有批判性的东西,能让他们去感受,去深思,去有所改变的严肃而不失幽人以一默的东西。副刊就要倾向于有批判性的作者,副刊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2.4、副刊要尽早实现“报网融合”
新媒体不是洪水猛兽,今日都市报副刊要充分而合理的加以利用这种新兴媒体为其自身服务。副刊实现“报网融合“便是很不错的有益尝试。”报网融合“不仅可以在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也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所拥有的多种多样的功能和优势。这样做不是一举多得嘛,何乐而不为呢!
俗话说,金碑银丰碑不如百姓的口碑。通过以上途径去形成自己的创意和品牌效应,今日都市报副刊或许可以走出“萧条“的低谷攀上“繁荣”的峰顶。
六、结论
本文着重研究今日都市报副刊之所以在表面繁荣而实质内在日益萧条的原因和解决之道,从而促进其能长久发展和内在真正的繁荣,以及提高受众的阅读爱好和思想深度。
(作者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新闻系)
参看文献:
姚福申、管志华 .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
李宗泉、徐江.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图书馆论坛.1998年.
张伍.张恨水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2006年.
单晓红.传播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王文彬.中国报纸副刊.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