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6期

出镜记者之忌

茅震宇

2014年12月12日13:52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不少人习惯把记者出镜称为“记者出现场”,道出了记者出镜的性质,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作报道。过去只有直播(包括现场连线)时要求记者必须出镜,现在出镜已是常态。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任务和职业特征,这既是电视记者的特别之处,也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如果放弃出镜,等于削弱了电视的一大优势。将电视新闻有形有声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电视新闻的魅力就能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实力。

电视台不应该有专门的“出镜记者”一职,但现实中“出镜记者”之说却很有市场,包括一些教科书上都有这样的表述。让主持人、播音员充当出镜记者是常见的做法,但这种“出镜记者”虽然语言流畅、字正腔圆,给观众的感受却只是把现场当成了露天演播室而已。

如果出镜记者可以单独成为一种职业或岗位的话,就好比是演员,在新闻现场装模作样做报道式的表演,这就把记者秉持的客观公正、忠实记录、传递信息的职业特征给异化了。

一、出镜是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

第一,证明了“我在现场”。这是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要求,也是电视记者特有的条件。记者以新闻事实的采访者、见证者和叙述者身份,穿针引线地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事件现场,让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第二,让报道形式灵动多维。通过呈现记者与被采访者面对面对话、记者在现场的指点解说,使报道形式活泼多样,也解决了一些新闻事件场面无法回放的缺憾。我们曾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小偷顺手牵羊偷鸟玩,谁知这普通的鸟并不值钱,鸟笼却是古董级别的,小偷因而被刑拘。让当事者讲述有困难,单纯的旁白也显得刻板干巴。记者如果能在现场,把玩鸟笼并与鸟笼主人对话,介绍鸟笼是什么年代的古董、什么材质、价值多少,还可以聊点关于鸟笼的故事,这条消息就厚实可看了。

出镜在软化一些硬题材上也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比如,成就性报道是我们常常遇见的难题,僵化的公文式、总结式内容和形式是主因。如果记者出镜,从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说起,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新闻故事,都会变得具体形象。

第三,便于将内容向纵深推进。记者在现场可以担当采访者、讲述者、观察者的角色,通过追问、评述使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得到拓展,远比纯粹的画外音深入。比配音更灵活、深入的是,记者在出镜时,可以作一些点评,对所采访的人和事作出评述。而旁白解说是不应也不能用评论式语言的,在消息中出现评论性语言是大忌,记者不能表达主观想法。但当记者出镜时,就已经“跳出来”了,角色也不仅仅是报道者,还可以是评论者。这一点区别,给记者出镜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也能把报道推向纵深。

第四,现场体验更加传神。记者出镜所说的语言应该是自然的口语,而不是配音的书面语言。在现场,记者可以把自己的体验转达给受众,特别是灾难现场报道,如果没有现场出镜,报道内容再生动再丰富,也会因隔靴搔痒而大为失色。多年前太仓台一位记者站在长江江堤上,在台风中进行现场报道的一段视频,至今仍是我们制作宣传片时常选用的。虽然记者在现场有点声嘶力竭,头发雨衣零乱,但正是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凸显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色和敬业精神。

第五,节目串联灵便而新颖。记者出镜后,新闻节目条与条之间的间隔感可以打破。有些台甚至尝试全部采用记者现场音进行串联,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性、客观性。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经常以记者在现场的播报,取代演播室的口导部分,使原有新闻节目编排结构发生了灵活多样的变化,更凸显新闻节目的快捷紧凑。

二、记者不出镜的原因

尽管记者出镜已成趋势,但还是做不到人人都出镜、条条都有出镜。在基层台,个人素养、认识水平、管理规定、考核要求等诸多因素,使一些记者怕出镜、不肯出镜。

一是图省事懒得出镜。主要是对出镜认识不到位,误以为出不出镜不影响质量,或对质量追求不高。图省力省事,出镜当然比不出镜要多花时间,多动脑筋,多担责任。

二是怕这怕那不敢出镜。主要是怕怯场紧张,担心形象不好、普通话不标准、应变能力不强、口头表达不到位,害怕出错出洋相。

三是出不出镜一个样。主要反映出管理层的问题,编审和考核要求不高。

记者出镜是检验电视新闻记者和所在媒体实力的一个标志。敢不敢出镜、肯不肯出镜,反映出记者自信与否,也反映出媒体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否与时俱进,是否严格。不出镜,对于记者来说,是个人准备不足、能力不强的表现,对于媒体来说,是要求不高、水准过低的体现。

记者出镜是对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把控能力、个人形象魅力的检验,但也不能把记者出镜看得那么高难度。教科书上对出镜记者从形象、气质、着装、语言、表情、动作、思想等从内到外罗列了一大堆必要条件,实际上是把播音员、主持人、记者、演员,甚至是领导的标准,都集于一身,这明显是脱离实际的。记者出镜只要形象端正大方、自然亲切、口齿清楚、让人听得明白就行,其他条件和要求,没必要苛求十全十美。

三、出镜记者的“常见病”

为吸引人而故弄玄虚。曾有刚出校门的年轻记者为了把一条公路被重型卡车碾压损坏说得生动些,在现场这样说:“现在这条路就像是遭受了地震或炮火轰炸……”他是想通过夸张的语言来强化被损坏程度,结果适得其反,因为画面上出现的仅是几个浅浅的坑而已。记者夸大事实,受众会觉得记者在说假话。如此,不仅起不到引人关注的效果,反倒连最起码的信任也失去了。

为出镜而出镜。有人把出镜记者与外景主持人等同起来,因为两者都要能驾驭现场、潇洒大方、侃侃而谈,但记者更多的是要把自己知道的和感受到的传递给受众,而不是表演。有的记者为了表现现场感,对一些很简单的事装作不明白:“呀,这是什么呀……让我们去看看……”明知故问,让人一眼看穿你在“装”。还有,在群众反映问题的现场,记者手持话筒去找干部,推开干部办公室的门,干部马上热情相迎,接下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记者想要的是戏剧化的效果,但这种出现场给受众的感受就是在演戏,大大削弱了新闻的真实性、公信力。

不善利用情景“借题发挥”。好的出镜能把现场与报道内容、报道对象融为一体。我们曾有一条反映一家热电厂环保工作的报道,记者出现场了,但都是在介绍这家企业做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实际上就是把原本的画外音搬到现场来说了。记者如果用心观察一下现场,可以做得很精彩。因为镜头里记者是站在一个厂区的鱼池前,池子里有鱼,水面上有天鹅在游弋。记者完全可以用这池子和这场景来做文章,从鱼的鲜活、天鹅的安详、水的清澈说起,这样显得生动、贴切、真实。

找不到出镜点。有的记者想出镜,但面对报道的内容,觉得没法出镜,这是一些在策划和思考方面缺乏经验的记者常头痛的问题。太仓台的时政新闻和民生两个栏目,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个题材:160多封旧信函,透露出几十年前的医患情。题材非常好,采访也比较扎实,但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就是记者没有出镜。实际上有一个很好的出镜点,记者可以边翻阅一叠叠信,边与采访对象聊这些信背后的故事。

穿着打扮与现场的冲突。年轻女记者采访老妇,女记者穿红戴绿花枝招展,会把老妇映衬得黯然失色;记者西装革履站在田头或工地,会显得与场景格格不入;记者穿着吊带衫沙滩裤在党代会、人代会这种庄重场合采访,会显得过于随意,没有修养。(茅震宇:江苏省太仓市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