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 传统文化“活”起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2014年12月27日02: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兰州12月26日电  (记者林治波、银燕)90后大学生蔡小文来到敦煌莫高窟旅游,游客中心播放的主题影片《梦幻佛宫》,着实让她吃了一惊:巨大的球幕上,数字洞窟颜色鲜亮,线条清晰流畅;佛像身上的丝绸垂坠感生动至极。“数字洞窟+实体洞窟”的参观模式让她倍感新鲜。

11月11日晚,兰州黄河剧院内,国家级精品舞剧《丝路花雨》演出结束后,市民小魏和许多观众一样,使劲鼓掌,不愿离去。

“如果在甘肃大剧院看一场的话,至少要上百块钱,这场《丝路花雨》是惠民演出,票价只要20块。”小魏说。

2014年10月,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暨第七届甘肃省文博会上,108个485.76亿元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再创历史新高。80后女生方玲说:“今年甘肃不仅有文博会、旅游节,还有电影节,有意思的节会不仅多,而且‘国际范儿’,点赞!”

近年来,甘肃省文化项目投资屡创新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实属必然:2013年,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战略,成为迄今为止国家批复的唯一以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平台。

“抱着金饭碗,啃着窝头酸菜。”一直以来,甘肃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文化资源未能合理利用转化。

基于此,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希望借此助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而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快两岁了。这样一盘“文化大棋”下得如何?

新鲜事,无前例。甘肃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着手顶层设计,制定了“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搭起了高层次学术平台,开展论坛、学术会议和重大项目论证。

反复讨论中,大家形成共识:将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永续利用和创新发展三者统一,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展示。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批以来,甘肃省的文化产业已连续两年实现快速增长。而仅在今年上半年,甘肃文化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已达到2.32%,超过了全年目标。

相关报道:

古丝路 新亮点(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7日 01 版)

分享到:
(责编:白宇、刘军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