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媒體融合推動事件發展
“天價過路費案”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反響,無數網民的關注此事件的發展進程,在事件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網絡輿論的巨大力量角度看。網絡議題的持續升溫帶動社會更多人以及精英階層的關注,傳統媒體也加入報道行列,並對此事件發展進程進行了連續性的報道。傳統媒體依靠長期積累的品牌和專業化的傳播隊伍,發揮輿論導向的功能,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對網絡議題進行良性引導。
1.新舊媒體合力挖掘衍生出眾多“案外案”
據《新京報》報道,時建鋒的親屬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時軍鋒與自稱武警支隊官兵的“張新田”、“李金良”簽訂的一份合同。車輛挂該支隊牌照需支付給兩人120萬元,另給下湯收費站兩名站長每月5000元。合同規定稱:現武警××支隊搞基建與乙方合作,甲方雇用乙方四輛運輸車輛懸挂武警支隊牌照作為前提,甲乙雙方為共同利益。而被判無期徒刑的時建鋒是替弟弟頂罪的,其弟弟時軍鋒也已投案自首,承認其兄是替其頂罪。
試想,一個可以被判處無期徒刑的案件,居然荒唐到連犯罪的主體都沒有弄清楚,就把一個頂罪者當做主犯給判了。歷經公安、檢察和法院三道關卡,居然層層失察,稀裡糊涂地就給人判了個無期徒刑。而時建鋒親屬的爆料,如果此事屬實,那麼武警部隊、高速公路收費站顯然也牽涉到此案件中。
2.媒體議程影響到地方政府官員對事件發展的態度
“天價過路費案”曝光之初,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咬定“事實清楚”、“量刑准確”。地方政府官員的態度顯然無法達到網民的期待,於是,事件持續升溫,網民和媒體動用各種手段挖掘進一步相關“線索”,例如阿榮旗檢察院興建豪華辦公樓、劉檢察長在上海擁有房產、家中巨額財產曾失竊……諸多新“線索”不斷出現,使得當地公權力機關的公信力受損。
在網民對此事的關注度不斷攀升時,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和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對“時建鋒詐騙368萬元高速公路通行費被判處無期徒刑”案中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副院長、一庭庭長和主審法官都因“審查不細、把握不嚴等問題”受到追究,盡管案件本身尚無“說法”,但重審已可預期,時建鋒的命運或可出現轉折。
地方政府官員在此事件的處理上從最初的強硬做派,到現在為贏得民心,問責相關責任人,重判此案。地方政府官員與網民、媒體人之間的交流必須以理服人,不要以權壓人。及時糾錯、問責,方能快速重建司法公信,使人們相信事件能夠在法治的軌道下解決。能夠讓公眾看到,事件不會變成一件“懸案”,從而避免事件從司法領域向社會領域發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