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歐美留學生在上海的人際網絡分析--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2年·第12期

跨文化傳播:歐美留學生在上海的人際網絡分析

劉  君,劉  佳

2012年12月04日13:3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越來越多的歐美學生來到上海留學,但是他們在上海的交際圈仍以歐美學生為主,很少有中國學生的加入。本文以傳播網絡為切入點來對上海大學的50名歐美留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0名歐美留學生進行了深度訪談,從淺層原因及根本原因入手對該現象進行了分析解釋。最后提出歐美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交際近幾十年都不會深入,因為歐美國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整個社會層面最樂觀的情況也只是停留在理解層面。而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需要的還有很多很多,也遠遠不止是時間。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歐美留學生﹔人際網絡

一、理論背景與研究問題

跨文化傳播指的是擁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號系統的人們之間進行的交流,跟當地社會的個人、群體或者組織進行互動,重新建構自己的傳播網絡的過程。跨文化傳播活動實際上就是在跨文化層面上編織網的過程。因此,他們的個人傳播網絡可以反映出他們的跨文化傳播情況。傳播網絡分析是以網絡中的人際傳播關系為分析單位,分析網絡中有關傳播信息流的資料,從而弄清系統傳播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中國社會心理學家黃光國從儒家關系主義的觀點出發把人際關系分為情感性關系、混合型關系及工具性關系。

情感性關系普遍意義上說是一種經久穩固的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可以滿足個體在關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工具性關系。個人與生活中和家庭外的其他人建立該關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達到其學業、工作或物質方面的目標。混合性關系是個人最可能以人情與面子來影響他人的人際關系范疇[1]。作者對以下兩方面做進一步探討:歐美留學生在上海的個人傳播網絡的狀況如何?本研究以傳播網絡(communication networks)為切入點來對上海大學的50名歐美留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0名歐美留學生進行了深度的訪談。

二、歐美留學生在上海的個人傳播境遇

歐美留學生的個人傳播網絡問卷調查結果表明:47名研究對象中每個人都跟自己本國的親人、朋友有穩固的傳播關系,從1名到30名間不等(問卷最多能記錄30名)。其中有17名的歐美留學生來到中國后,居然和中國人沒有任何的傳播關系,隻有一個以自己國家朋友關系為基礎的傳播關系和傳播結構(群體),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新的傳播關系。其中30名研究對象跟中國人存在傳播關系,從1名到14名間不等。其中有4名跟中國人隻存在工具性關系,有18名跟中國人存在工具性、混合性關系,有5名跟中國人存在混合性關系,有3名跟中國人有情感性關系。

三、歐美留學生與中國人交流中的難題

(一)表面原因

1.本國的吸引力與他國的排斥力。歐美留學生雖然來到中國生活,但這是與他們自己國家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方面他們與本國的親人、朋友、師長保持維護著聯系﹔另一方面,他們開始與中國的同學、朋友、老師建立新的聯系。人都傾向與已有的、建立良久的感情傾向,而陌生國家建立的聯系多建立在工作、學習的基礎上,這是極其脆弱的,且有意無意的,甚至會有一種排斥難以融入的巨大能量阻礙與他國的交流。他們從而又更傾向、依賴本國的交流,於是又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

2.人與人交往的方式。歐美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交往時,不同國家交往方式的不同使得他們不能向更加深層次的方向發展。歐美留學生的交際活動很多,時常會在不同的朋友間穿梭,表現出在新老朋友間游刃有余的姿態,這種交朋友多多益善的姿態與中國學生的交往原則大大不同。歐美學生的“圈子”似乎比中國人的要大得多。而中國學生則更看重朋友間建立感情的時間是不是長久,彼此間的感情是不是經得起考驗,更傾向、更依賴固有圈子裡的交流、活動。對擴大社交圈並沒有特別大的熱情。中國人因為其看重的交際圈穩固長久而欣慰,為失去這些圈子而感到深深的惋惜與遺憾[2]。

3.彼此很少有共同的話題。歐美學生與中國學生因為彼此成長於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很少有相同的話題,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方面的經歷看法迥異。同時由於彼此語言一般都處於淺層次的交流水平,因此一方面,從思想、情感方面找不到繼續交流下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於語言交流的局限性,彼此也沒有深入交流的可能性。因此交流的話題長久停留在天氣、飲食、專業、作業等淺顯話題。同時中國學生普遍存在巨大的學業、工作壓力,因此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交外國朋友。除非極少數的同學在外語方面有提高交流的需要。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