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識防范
維護網絡文化安全,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網絡信息技術,而是掌握和運用網絡技術的人。人的安全意識對網絡文化安全具有決定作用。許多網絡行政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安全意識淡薄,安全防范措施不夠或缺失﹔多數網民常常隻顧各種網絡應用,而對網絡安全威脅往往缺乏警覺,麻痺大意。所以進行網民媒介素養教育,增強其網絡文化安全意識非常重要。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能夠賦予人們完善的知識結構,提供人們解讀媒介信息的正確視角,培養人們不被媒介信息所牽制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信念和行為的能力,使人們成為積極的信息使用者。提高網民的媒介素養,能夠提高其對各種網絡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是網絡運用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批判是真理的生命,人類精神與文化如果要有未來的話,就不能沒有真正的批判,人類不僅需要娛樂,也需要真理和思想。[2]”現代網絡社會,媒介素養是一個人整體文化修養的重要體現,具備批判意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往往就能夠正確判斷網絡文化的主流社會價值,識別網絡文化安全威脅,規避各種網絡文化安全風險。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等多方面的教育手段普及網絡倫理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息安全意識等內容,提高網民對網絡不良文化的免疫力,使之成為真正健康的網民。
據統計,18∼30歲的網民是我國網民的主體,網絡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是媒介素養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應該是現代學校教育的應有內容之一。通過對青少年進行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一是培養其正確使用網絡傳播信息、發展自我的能力﹔二是培養其對網絡信息的批判質疑、分析評價的能力,使青少年學會判斷網絡信息的多重意義,認識網絡文化對網民的影響和操控。其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使青少年能夠避免對形形色色網絡文化的絕對信任和被動接受,而是能夠對網上信息進行主動選擇,以理性、成熟的態度支配自己的網絡行為。
三、我國網絡文化安全建設
要使我國網絡文化達到一種積極性安全狀態,必須加強網絡文化建設。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主流社會價值觀,我們進行網絡文化建設,首先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文化發展戰略出發,慎重把握其價值取向和社會效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努力建設符合時代潮流的有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
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建設,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也就是說,現階段,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建設應當堅持以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我國的網絡文化鮮明的中國特色。它決定了我國網絡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展方向。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文化建設方向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我國的網絡文化建設必須提倡多樣化,反對多元化,提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指導下,多種文化形式、思想觀念同時並存。正如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所說: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和平演變的最早提出者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說:“如果我們教會蘇聯年輕人唱我們的歌曲,跳我們的舞蹈,那麼我們遲早會教會他們按照我們的方式思考問題。[4]”這個預言在1989年不幸應驗了。這就是多元化的危害,如果在多樣文化中缺少主旋律,最終必將導致文化建設的變質、轉向。而隻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指導思想,才能在世界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文化價值觀的相互沖擊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抵制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的侵蝕,永葆網絡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本色。對人們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突發性事件等,用有說服力的事實真相如錄音、錄像及相關數據等來引導網民,使他們理性地討論問題、表達意見,而不是狂熱盲躁。要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指導,創造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相結合的新模式,通過各種各樣的藝術手段,提高網絡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建設,要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偉大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絢麗多姿的一束藝術奇葩。我們要為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插上網絡的翅膀,使之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並在世界文化整合中,顯示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要從那令西方國家神往不已的東方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注入到網絡文化建設中,使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之樹根深葉茂,永葆青春。在網絡文化建設中,我們要以網民為本位,制作一些令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制作文化精品,讓廣大網民在賴以生存的網絡空間中沐浴著和諧文化的陽光雨露,回歸精神家園。
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建設,要借鑒和吸收國外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在網絡文化建設中,我們要立足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以開闊的視野、恢宏的氣度包容一切,以批判的眼光、辯証的思想反觀一切,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並加以融會貫通、創新發展。在多種思想文化的碰撞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優勢,發展我國的網絡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有理由相信,有中國特色的和諧網絡文化之樹,一定能夠枝繁葉茂,成功抵御各種思想病虫害的侵蝕,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積極容納異質文化,在世界文化整合中彰顯東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 (美)塞繆爾•亨廷頓,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動力:當今世界的文化多樣性[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2] 周祥林.當代大眾文化成因及其雙重效應探析[J].邵陽學院學報,2003(4).
[3] 詹衛武:當前我國網絡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輕工業學院,2011.
[4] 美國文化如何打遍天下[EB/OL].南方網,http://www.southcn. com/news/international/gisp/200311060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