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城市形象片”的“真實性”問題【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2年·第12期

探討“城市形象片”的“真實性”問題【2】

單  娟

2012年12月04日14:5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四)對城市的復制

黑格爾曾說:“如果藝術的形式方面的目的隻在單純的摩仿,它實際所給人的就不是真實生活情況,而是生活的冒充。[2]”這正是人們稱繪畫為藝術,但許久不肯承認攝影也是藝術的根本原因。照片是利用光學設備對場景真實、完整地還原。但對於繪畫作品來說,藝術家往往會在創作過程中對看到的場景進行元素的添加和刪減、變形與變色等處理,以此展現畫家自己眼中所見和內心所想的東西,即在繪畫作品中更多地注入了藝術家主觀的創作思想,這些情感和意圖等內容都是照片難以實現的。

城市形象片同樣如此,作為藝術創作形式的一種,盡管使用的攝像機本身同照相機一樣,可以真實還原生活情境,但它應該同繪畫一樣,在創作的過程中,對鏡頭中出現的元素進行刪剪、添加、處理、整合等。正如法國著名哲學家丹納所說:“藝術品的本質是把一個對象的基本特征,特別是重要的特征,表現的越突出越好。因此,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要刪掉那些遮蓋特性的部分,挑選出那些能表現特征的部分,對於已經變化或消失的那部分特征,則加以改造修正[3]。這是對“假定性”的一種藝術處理,是內容和形式的提升。同樣可以流露出創作者情感,甚至可以借此表達一種理想。

但是有些城市形象片中始終以所謂的“真實地再現生活”為創作依據,將城市裡所有樓宇小巷、人群車隊等景物一覽無余地盡收到形象片中,對城市進行了動態的復制。實際上,城市形象片目的在於吸引觀眾,以產生旅游上的經濟效益,而不是風土人情的紀錄片,並不該以全面、客觀為根本。也就是說,想要達到宣傳形象的目的,應是以光彩鮮亮的一面示人,以美好的一面打動人。而非“回歸生活”的“親切”。否則將大大降低了藝術感染力以及重點內容的突出。

二、對城市形象片“真實性”的反思

(一)真實性與假定性的平衡

城市形象片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既有真實的成分在,又有經過藝術化處理的虛構成分。優秀的城市形象片,必然是真實性與假定性完美平衡的作品。一方面,真實性建立在對該城市真實的呈現,無論是城市風貌、獨具的特色、蘊含的主題等,都要真實、符合該城市的宣傳本質。這些真實的內容是進行藝術渲染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要在真實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提煉和升華,去除不利於展現主題或與形象展現無關的元素,將重要的信息進行強化,並出於畫面美感的考慮和內容的豐富,而虛擬一些富有詩意和象征意味的表演性鏡頭。

但是,真實性與假定性的內容並非隻要存在就可以,關鍵在於二者之間的平衡關系。真實性過多,則形象片傾向於紀錄,會損失一定的藝術美感。而假定性大於真實性的時候,內容則難免浮夸,更像藝術片,淡化傳遞有效信息的功能。因此,二者的平衡尤為關鍵。

(二)復制性的本質

通過對上述城市形象片創作過程中四種常見的誤區的分析,不難看出它們之間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復制”。隻不過復制的內容有所不同,有的是復制了形式、有的是復制了制作方法、有的則是復制了內容或元素。事實上,復制性是后工業時代的產物,它體現著獨特的社會背景。許多藝術家盡管受益於后工業時代的技術更新,享受過“復制”時代獨有的各種便利,但對“復制性”卻始終持有反對態度。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在用機械復制的再現真實世界的過程中,創作者的個人情感和對藝術的體會已被排除在外。這樣“制作”出來的東西,是缺乏靈氣的,不能算作“藝術品”。這一方面來說,它所帶來的“弊”要遠遠大於“小恩小惠”的“益”。“靠單純的摩仿,藝術總不能和自然競爭,它和自然競爭,那就像一隻小虫爬著去追大象。”當然,除了黑格爾以外,還有很多人都對這個時代的“復制性”表示不滿甚至排斥。如:在批評馬克思•賴因哈特的電影版的《仲夏夜之夢》時,威弗爾對機械復制做出評價——模仿的能力令人驚訝,但終究只是對現實的逼真模仿,不僅不是真正的藝術,而且還會妨礙真正藝術的發展。

客觀地評價上述觀點,其實並非沒有道理,只是過於偏激。事實上,我們沒有必要這樣極端地排斥“復制”特性,而是需要意識到“機械”的負面影響,盡量避免靠犧牲藝術情感表達而換來的“復制品”。人類非機器,是飽含情感和豐富思想的高級生物。若是能夠用自己的意識去駕馭“機器”,那麼“復制性”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會增強藝術感染力。反之,如果被機器所操控,“復制性”則會磨滅人類獨有的創造力。

三、小 結

綜上所述,創作中的“真實性”誤區,會使城市形象片的內容與質量受到極大的影響,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方面是需要在真實性內容與假定性內容之間找到最恰當的平衡點,另一方面需要正確認識本質的“復制性”特征。

參考文獻:

[1] (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 (法)丹納著.曾令先,李群編譯.藝術哲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 (德)瓦爾特?本雅明著.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