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的生成機制分析--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的生成機制分析

——以“武漢水污染事件”為例

周乾憲

2012年12月05日17:0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本文以“武漢水污染事件”議題為研究對象,運用文本分析和內容分析方法,從輿情傳播路徑的角度,發現網絡輿論生成中的幾個主要推動因素,包括新聞報道、網民討論(包含意見領袖推動)、政府回應等,並對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的生成機制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關鍵詞】突發公共事件﹔微博﹔網絡輿論﹔輿情生成機制

引言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進行信息溝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交互式的傳播模式為公眾所青睞。在突發公共事件[1]中,網民很容易被一些核心議題所吸引,參與到討論之中,最終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所謂的輿論,指的是“他人腦海中的圖像——關於自身、別人、關於他們的需求、意圖和人際關系的圖像,就是他們的輿論。”[2]在進入網絡發達的21世紀,兼具開放性與匿名性的網絡平台成為輿論形成和發展的新興載體。結合本研究需求,將網絡輿論定義為:在網絡平台上,公眾對於社會問題表達其意見、情緒和態度等,並由一系列輿情生成因素推動,直至出現相對穩定的意見共識。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由於某些因素的刺激,人們對事件的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常常出現集合的趨勢,進而轉化為網絡輿情。研究網絡輿情的發展過程及生存機制,有助於從正面角度引導輿論,避免網絡輿論向錯誤的方向發展。鑒於此,本文以“武漢市水污染事件”個案,採用武漢大學ROST虛擬學習團隊新聞統計軟件來分析網絡微博的相關數據,探討網絡輿情的生成機制,為網絡輿論引導提供參考。

2012年2月29日,市民在微博爆出武漢武昌區自來水中有異味。當晚,武漢市水務集團相關人士稱,白沙洲水廠水源出了問題,經緊急處理,現已恢復正常。接下來兩天,市民發現自來水仍有異味。網上謠言紛飛,微博質疑井噴,超市的礦泉水也被搶購一空,引發了公眾的恐慌情緒。武漢水污染事件的突然爆發,對武昌區居民的衛生安全以及武漢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可歸於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公共衛生事件一類,具有代表性。

一、網絡輿論生成過程及推動因素

梳理武漢水污染事件輿情形成和發展過程,發現其呈現出發酵、高漲、持續幾個特征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輿情發酵期:2月29日:新浪微博@哆咪達達等人爆出武漢自來水異味。長江商報報道,有“大量讀者撥打本報新聞熱線反映武昌片區自來水有異味。”第二,輿情高漲期:3月1日:由於武昌區內自來水中有嚴重異味,造成居民中間開始出現恐慌心理,紛紛購買礦泉水,有關部門也開始就此事件進行說明,稱自來水已經處理,達到引用標准。媒體與網民開始對相關部門問責。16點17分@武漢生活情報發出“武昌地區供水安全的緊急報告”,1917次轉發,279次評論。3月1日該事件達到百度指數最大峰值數1989。第三,輿情持續期:3月2日,武昌水務集團就此事件向公眾致歉,武昌自來水中的異味也逐漸消失。7點38分@蠻子文摘#熱點聚焦#武漢水污染事件匯編,1149次轉發,198次評論。

利用武漢大學ROST虛擬學習團隊新聞統計軟件分析網絡輿情走勢,發現網絡輿論生成的主要推動因素包括新聞報道、普通網民討論、意見領袖推動、政府回應等。

新浪和騰訊原創微博數達到高峰值在3月1日,時間集中在事件發生或被網絡曝光的1天內,為一次高點型。由於武漢水污染事件本身議題比較明晰,二次解讀的可能性較小,但由於事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問題短期難以解決,網民討論越來越多。

從百度新聞搜索量來看,高峰值出現在新浪和騰訊原創微博數達到高峰值之后2-3天,即網民討論與新聞報道之間存在時間差(Time-lag)。微博爆出特定事件后,漸次發酵,累積到一定程度新聞報道才達到高峰。這是由於微博與即時通訊相連結,作者在極短的時間發出簡單訊息,讀者也能立即接收到他人更新的資訊,並在短期內轉發、評論。而媒體新聞報道需要記者實地採訪、調查,寫成稿件,在編輯把關后才能發表,所以有時滯后於微博網民討論。但在輿情持續發展階段,新聞報道的影響力漸顯,微博轉載新聞報道的帖子逐漸增多,新聞報道助推網絡輿論的形成。

對公共事件的綜合影響力上,微博意見活躍分子可分綜合型與單一型。綜合型意見活躍分子可以跨領域對諸多事件輿論產生影響,單一型意見活躍分子隻在某個領域或事件中發生較大的影響。[3]前者如@蠻子文摘,后者如@武漢生活情報。輿論領袖的作用,在於運用評價的思維方式分析社會問題,把群眾的不同認識和分散的意見集中起來,喚醒人們的知覺。[4]意見領袖的原創微博使事件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武漢水污染事件牽涉政府環保部門、水務公司等責任方,它們借助各種渠道對事件進行回應,在網民中引起強烈反響,相關聲明不斷被傳播討論,使輿情走勢在形成了一次高點之后,引發很多小的高潮。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